首页 > 经济·科技

“量化宽松之父”为何点赞中国央行?

2023-03-09 12:16: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9日电 题:“量化宽松之父”为何点赞中国央行?

  国是直通车 作者 陈康亮

  新近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经济总量突破12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大幅低于美国8.0%、欧元区8.4%、英国9.1%等发达经济体的涨幅。

中国人民银行。(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考虑到去年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这份成绩来之不易。经济高质量发展、物价稳定的背后离不得稳健货币政策的支持。在牛津大学教授、量化宽松(QE)学术概念的最早提出者理查德·维尔纳(Richard Werner)看来,在提振经济、稳定物价等方面,西方央行应该向中国央行学习如何做好工作

  中国央行的“窗口指导”是有效的货币政策

  对于货币政策和经济刺激之间的关系,理查德·维尔纳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增长取决于实体经济的银行信贷创造,这是央行可以掌控的。在生成银行信贷创造方面,政府财政政策不如央行政策重要。对央行来说,他们的目标应是创造可持续、高而稳定的、非通胀的、无危机的经济增长。欧洲、北美以及日本央行大多背道而驰,经济增长不可持续、低效且不稳定,伴有通胀和金融危机。

  “现在,西方央行应该向中国央行学习如何做好工作,因为中国央行认识到,经济由银行信贷创造推动。”理查德·维尔纳说。

  在理查德·维尔纳看来,如果银行信贷创造用于消费,消费物价就会上涨。如果银行信贷创造主要用于资产购买,如购买公寓和房地产,就会资产通胀。两者都不可持续。与此相对,央行应确保银行信贷创造被用于生产性商业投资,主要是为提高生产力或产生新商品、新服务,提供的价值要高于投入成本。这将带来高速、稳定、可持续的增长,而不会出现资产通胀或消费物价上涨,也不会出现危机。

  那么,如何能有效引导信贷流向?理查德·维尔纳认为,中国央行实施的“窗口指导”是实施货币政策的最有效方式。

  所谓窗口指导,是指央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货币政策的要求等情况,引导商业银行贷款增减,以保证经济优先发展部门的资金需求。它是央行为了避免市场机制失灵而创设的补充性工具。

  然而,在理查德·维尔纳的语境中,窗口指导显然带有更宽泛的意义,即央行对信贷流向的引导。

  正如理查德·维尔纳所言,窗口指导是监测、协调银行整体和部门信贷创造的工具,并确保这种通过发放信贷创造的货币只用于公共利益。

  在引导信贷流向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方面,我国央行近年来推出了适度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所谓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发挥精准滴灌、杠杆撬动作用的工具,通过提供再贷款或资金激励的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支持重点集中两方面:一是支持小微企业、民营经济;二是绿色金融。其中,2022年,普惠小微贷款的余额接近24万亿元,授信户数超过5600万户。

  “这(窗口指导)不是专制,因为银行可以在窗口指导的工业部门中自由选择给谁贷款。”理查德·维尔纳说,与此同时,这种信贷指导政策也是合理的,因为银行信贷创造影响到所有人,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应该有一个协调人确保这种公共产品只在合理情况下使用。

  理查德·维尔纳表示,放宽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数量,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商业投资的银行信贷形式,是促进实体经济的正确途径。如果银行主要向小公司贷款,那么这将是更公平的增长。在一般情况下,大银行不愿和小公司打交道。但是,小公司占社会所有就业的三分之二,它们对一个健康的经济很重要。回顾20世纪80年代日本货币政策,当时日本央行利用窗口指导,迫使银行增加主要用于资产购买的银行信贷,造成史上最大的住房和房地产泡沫之一。

  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谁进谁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关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思路,央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一方面,货币信贷的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另一方面,还要适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继续对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央行将持续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估,做好分类管理,做到有进有退,对一些需要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构性货币政策会给予较长期的、持续的支持;对一些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工具,要及时退出,当然退出的时候也要注重“缓退坡”,不要急转弯。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分析称,央行已明确提出要做好结构性工具的评估及分类管理工作,做到有进有退。预计未来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阶段性特征明显的工具可能会逐步退出。此外,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可能会向绿色行业、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等领域给予长期且稳定的金融支持。

  值得注意的还有,日前央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提出,“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报告》在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部署上还新增了“推动消费有力复苏,增强经济增长潜能”的表述,预计后续央行将发挥结构性工具对于消费需求的推动作用,或将有增量促消费结构性工具推出。

  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展望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是重中之重。首先,前期的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有望进一步发力;其次,普惠小微贷款减息支持工具、收费公路贷款支持工具、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也将发挥更大作用;最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在2023年或上升至万亿元级别,进一步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撬动有效投资。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今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精准有力”,除了隐含总量适度外,还包括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关键作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北海构建能源多元化发展新格局 打造综合能源基地

      中新网北海3月9日电 题:广西北海构建能源多元化发展新格局 打造综合能源基地  作者 翟李强  3月上旬,位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广西液化天然气项目(以下简称北海LNG)5#6#储罐罐壁施工正如火如荼,正式迈入外罐施工的阶段。  北海LNG是北部湾经济圈唯一的大型LNG接收站,在中国西南地区天然气供应中承担主力气源...

    时间:03-09
  • “五一”出游热提前到来 中国旅游市场春意正浓

      原标题:(经济观察)“五一”出游热提前到来 中国旅游市场春意正浓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题:“五一”出游热提前到来 中国旅游市场春意正浓  中新社记者 刘文文  近期,中国经济回暖迹象愈发明显,旅游市场也迎来一片春意。虽说距离“五一”假期还有月余,但作为中国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不少民众已经按捺不住旅行的冲动,提...

    时间:03-09
  • 云南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2025年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中新网昆明3月9日电 (记者 韩帅南)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数字政府体系框架基本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安全保障、制度规则、数据资源、平台支撑等数字政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方案》提出云南省数字政府建设主要目标为,到...

    时间:03-09
  • 晋煤外运铁路通道石太线启动“集中修”

      中新网太原3月9日电 (任丽娜)“线路封锁,可以上道作业!”3月9日凌晨2时30分,随着施工命令的下达,石太铁路线东赵站至北合流站间,120多人的施工队伍和一台台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有序进入铁路护网,开始忙碌的大机清筛作业。2023年石太线集中修施工全面展开。  连接山西省会太原和河北省会石家庄的百年石太线,是山西省第一条铁路,也...

    时间:03-09
  • 山西加码智能制造 对症下药补产业短板

      中新网太原3月9日电 (记者 李新锁)在智能制造的赛道上,能源和装备制造大省山西既有探索,又有短板,如何对症下药?9日,在第一届山西省智能制造推进大会上,山西借助国家联盟平台,集聚全国知名智能制造集成商资源,加快山西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智能化转型。  近年来,山西持续发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煤矿智能化升级。  其间,山西加...

    时间:03-09
  • 刨“穷根” 助“共富” 上海社会力量携手参与乡村振兴

      中新网上海3月9日电 (记者 李姝徵)“漫山的苹果,个头不大,样子也有点‘丑’,但味道很甜。”2021年,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李桃芝第一次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西北勒乡,那从石头缝里长出的苹果的滋味,让她至今不忘。  “石头缝里刨穷根”是当地的一句老话,也寄托着当地农户发家致富的希望。虽然地理、...

    时间:03-09
  • (两会观察)新发展格局下,浙江“地瓜经济”如何越耕越甜?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奚金燕 朱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高水平开放更有力促改革促发展。地处东南沿海开放“窗口”,浙江如何发挥好优势,融入新发展格局?杭州上德立交北侧的月季花成为靓丽风景线。(无人机照片) 王刚 摄  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浙江的代表委员认为这是一道有“...

    时间:03-09
  • 国家医保局:2022年底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同比增长2.3%

      中新网3月9日电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3月9日消息,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截至2022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57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727万人,同比下降1.3%,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  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242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811万人,同比增长2.3%。在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中,在职...

    时间:03-09
  • 杭州富春江流域首条过江隧道实现双线贯通

      中新网杭州3月9日电(钱晨菲)9日,杭州市富阳区秦望通道工程过江隧道双线贯通暨“秦望号”盾构机接收仪式举行,标志着杭州富春江流域首条过江隧道实现双线贯通。  据了解,秦望通道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市政隧道层,下层为轨道交通预留层,是浙江省首条公铁合建隧道。  作为首条穿越富春江的过江隧道,在国内外无类似经验可以...

    时间:03-09
  • 农大肥业“腐植酸+”行动,助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3月5日,2023“腐植酸+”护理中国土壤健康高峰论坛在山东泰安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合作伙伴、业务精英、媒体代表等500余人,相聚泰山脚下,一起共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腐植酸+”之良策。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广泛开展的耕地土壤改地力培肥、治理修复等产品及技术的试验示范、效果评价和推广...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