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代表委员聚焦“财务打假” 力促资本市场风清气正

2023-03-09 10:43:44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两会报道组 朱宝琛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聚焦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引发广泛关注。

  财务造假是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根据证监会披露的数据,2022年全年,证监会办理信息披露违法案件203件,其中,涉及财务造假94件,占比46%。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背景下,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建议,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设立打击资本市场财务舞弊的大数据平台,建立打击资本市场财务舞弊跨部门定期沟通会商机制,更好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则重点提到了整治第三方配合公众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根据公开信息,2020年至2022年证监会(不含下属派出机构)共对41件公众公司财务违规类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其中存在第三方参与的案件占比超过60%。贾文勤建议,严格贯彻“零容忍”方针,加大对第三方配合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立体化追责的防范治理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前院长黄世忠长期从事报表分析、资本市场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他建议明确配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相关当事方的法律责任。

  “对配合造假的相关当事方,需依法追究其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黄世忠称,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是履行法定职责,关联方、客户、供应商和金融机构蓄意向其提供虚假信息,可视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因此应从修改刑法和注册会计师法入手,或者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来明确配合造假当事方的法律责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金融企业等的财务、会计行为监督,严肃查处财务数据造假、出具“阴阳报告”、内部监督失效等突出问题。3月1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专门介绍了2023年将要开展的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提出严厉打击财务会计违法违规行为,将坚持强穿透、补漏洞、用重典、正风气,加强会计信息质量和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严肃查处财务舞弊、会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证监会日前在谈及“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在放管结合方面措施安排”时表示,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行为,严肃追究发行人、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责任,形成强有力震慑。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诚信的支撑。监管部门正以极大决心,打击上市公司造假等资本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让市场参与各方敬畏法律和规则,让资本市场风清气正。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市公司别对股价“恐高”

      年报披露进行时,部分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转”预案,似乎对股价普遍“恐高”,认为高股价很难获得投资者青睐,总想着趁业绩好的时候把股价降一降,这是一种过时的观念,类似贵州茅台这样的优秀公司,高股价反而是标榜企业身份的专属名片。  截至3月8日收盘,A股的百元股有169只,相比逾5000只的A股总数来说,这个数量太少了。  实际上,A股...

    时间:03-09
  • 美联储鹰派搅动全球资本市场 百亿私募看淡美元指数

      (原标题:美联储鹰派声音搅动全球资本市场!百亿私募看淡美元指数,国内成长股仍在播种期?)  美联储释放的鹰派信号,搅动了全球资本市场。  由于美联储加息风险卷土重来,全球风险资产普遍承压。3月8日,更多国际资金参与的港股,受到影响明显更大,恒生指数跌幅逾2%,恒生科技指数跌3.23%。而A股受益于宏观政策的独立性,整体仍是窄幅波...

    时间:03-09
  • 多位代表委员热议氢能产业发展 上市公司布局进入加速期

      本报两会报道组 李万晨曦 许林艳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氢能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我国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对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多位代表和委员为氢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代表委员热议亮点多  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提出...

    时间:03-07
  • 上市公司年报暴露明星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原标题:上市公司年报暴露明星基金经理调仓动向,周蔚文、周雪军加仓森麒麟...  上市公司的2022年年报正在陆续披露,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的调仓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  例如,天味食品在2022年业绩大增,扣非净利润增幅创历史新高,却遭遇了刘彦春的逢高减持;周蔚文、袁维德、曹文俊、周雪军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在四季度不谋而合地对...

    时间:03-06
  • 工信部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多家上市公司已布局关键技术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丁 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产业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将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

    时间:03-04
  • 上交所:将更多上市公司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

      中新社上海3月3日电 (高志苗)“坚持‘放得开、看得清、管得住’总原则,在防范业务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沪股通股票选取标准的包容性,将更多上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并就修订内容答记者问。 ...

    时间:03-03
  • 上市公司热衷“钱生钱”,稳字当头最爱买存款

      随着理财市场逐渐回暖,开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纷纷大手笔采购理财产品。根据choice数据,2023年至今,共有786家上市公司发布委托理财公告,以公告发布日期统计,合计拟理财额度达到6272亿元(含预案、实施中、已实施)。  其中大部分上市公司仍以求稳为主,热衷购买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低风险理财等产品。随着A股市场逐渐回暖,也有...

    时间:03-01
  • 纳睿雷达上交所上市 珠海上市公司数量增至47家

      中新网珠海3月1日电 (记者 邓媛雯)珠海再添一上市企业。1日,在相控阵雷达领域处于国际先进地位的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睿雷达”,股票代码:688522)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成为今年珠海市首家上市的企业,至此,珠海上市公司数量增至47家。  据了解,作为相控阵雷达第一股,纳睿雷达是国内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时间:03-01
  • 新证券法实施三周年 资本市场法治化市场化迈出新步伐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见习记者 毛艺融  3月1日,新证券法实施满三周年。  作为资本市场的“根本大法”,新证券法作出了一系列制度改革,为“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的本质,注册制改革完成“三步走”,建立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全流程公开透明的...

    时间:03-01
  • 定增市场显著升温 年内86家上市公司发布预案同比增100%

      本报记者 刘 钊 刘 欢  定增作为再融资的一种有效方式,备受上市公司青睐。今年以来,无论是启动定增的公司数量、拟募资金额,还是完成定增的募资金额,都较上年同期明显增加,定增市场显著升温。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7日,已有86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同比增长100%。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

    时间:0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