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两会观察)为林业碳汇探路,如何打通GEP向GDP转化通道?

2023-03-08 19:4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题:为林业碳汇探路,如何打通GEP向GDP转化通道?

  中新网记者 张玮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体量为每年100多亿吨,专家估算中国森林碳汇每年的贡献在20亿吨以上。林业碳汇作为凝结生态保护建设成果的优质生态产品,如何架起市场与生态建设企业的桥梁,打通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向GDP(国内生产总值)转化的通道?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专家建言为林业碳汇探路。

  完善“基础设施”,让林业碳汇“活”起来

  “林业碳汇”是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增加森林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宏光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林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每年达7857.95亿元(人民币,下同),在固碳、储碳方面具备突出优势。

  近些年,内蒙古大兴安岭率先在中国国有林区开展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搭建了中国首个碳汇项目资源管理矢量数据库。

  在闫宏光看来,中国作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领跑者,未来的“碳中和”很大一部分就是要靠生态系统的碳汇效应来实现。

  “所以,要在增加森林蓄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碳汇资源矢量数据库,构建林业碳汇资源管理体系,并将内蒙古大兴安岭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全力开发储备VCS(自愿碳标准)和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等碳汇项目,且实现《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国家标准申报的突破。”闫宏光认为,为林业碳汇注入“活力”很重要。

  聚焦碳汇改革,实现林间真金白银交易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洪湖鹏称,聚焦环境权益、林业碳汇、绿色技术等重点领域改革,湖州正实现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可变现、能交易。

  洪湖鹏说,例如安吉县87万亩毛竹林流转完成后,预计每年可新增碳汇34万吨左右。

  姚鑫富是内蒙古森工集团克一河森工公司碳汇办主任,他告诉记者,克一河森工公司VCS碳汇项目自2019年交易以来,共达成交易17笔,交易碳汇量共873563吨,交易总金额1654.29万元。

  “依据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我们正在尝试开发建设人工造林碳汇储备项目,项目面积共1378.92公顷,目前已编制《人工造林碳汇储备项目建议书》。”姚鑫富说。

  “如果我们自己能把项目文件技术解决了,对开发项目会有很大帮助。”在领跑“卖空气”这件事上,姚鑫富很认真。

  内蒙古森工集团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已开发储备林业碳汇项目12个,预计减排总量7800万吨,估算总产值约23.4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实现碳汇产品销售3516万元。

  推进固碳增汇,让森林释放“碳元气”

  “双碳”战略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郑重承诺。中国林科院科信所研究部副主任、林业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何友均给记者算过一笔账:按照每生长1立方米林木、平均吸收固定约1.83吨二氧化碳计算,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碳储总量约17.2亿吨,是中国重要的碳汇区。

  “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年净生长量2000万立方米以上,到2030年,林区碳汇总量将超保守计量的1.6亿吨。”何友均说。

  无论以碳汇交易提升碳汇资产价值,还是健全技术标准以拓宽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抑或建立金融支持碳汇价值创造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内蒙古大兴安岭都在不断探索碳汇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最大限度释放森林里的“碳元气”。(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激发企业科技自立自强澎湃动能

      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在参加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希望,“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

    时间:03-09
  • 预算报告“敲重点” 2023年国家账本这样读

      家庭有小账,咱们国家还有一本大账。国家这个账本就是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手里拿到的预算报告。今年预算报告中有哪些重点内容呢?先来通过一个关键词——“赤字率”来看一看。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赤字率按3%安排  2023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其中,加力主要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

    时间:03-09
  • 国家发改委:国家级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全面展开

      国家发改委近日部署推动各有关部门全面展开国家级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全面梳理“十四五”国家级专项规划实施情况,持续推动各专项规划任务举措落细落实,为“十四五”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3-09
  • 【两会·经济大家谈】王青:促消费为何要重视年轻人和小微实体商户?

      中新网3月9日电 (中新财经 左雨晴)“展望全年,消费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更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6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在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23年工作重点的第一项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有哪些?政策...

    时间:03-09
  • 上百吨澳洲“掺杂”金条卖到中国?真相是→

      中新网3月9日电(中新财经 刘阳禾 宫宏宇)近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称,该国著名的珀斯铸币厂(The Perth Mint)涉嫌将上百吨不符合中国上海黄金交易所要求的金条卖到了中国,而且对中方隐瞒了这一情况。  “突然担心家里的黄金不真了。”上述消息在网上传播后,国内不少网友纷纷发帖热议。事件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已经成型的...

    时间:03-09
  • 中国联通去年业绩创“四个新高” 净利润同比增长16.5%

      中新社香港3月8日电 (魏华都 钱晓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国联通(股份代号:0762)8日在港召开业绩发布会,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167.4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5%。  根据业绩报告,去年中国联通取得“四个新高”,一是营业收入达3549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创近9年新高;二是净利润为167.45亿元,同比增长16.5%,在剔除非经营性...

    时间:03-08
  • 全国人大代表陈军:让产业需求“有地儿研发”,专业人才“有地儿实践”

      中新网3月8日电 (中新财经 吴家驹)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建议,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陈军认为,基础研究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再“从1做到N”,需要打通产业链条上的“堵点”,实现各要素紧密联系的链式创新。如果把科研成果项目比作一颗颗“珍珠”,想要凝聚所有的光芒,就要将它们用“一根...

    时间:03-08
  • (两会观察)找寻2023年外贸增长点,代表委员们提三大“关键词”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夏宾)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的数据和目标为经济工作发出了“任务清单”。  过去三年,中国外贸表现逆势上扬,成为中国经济的一抹亮色和强劲动力。对于外贸,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进出口促稳提质,并且要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如何找寻2023年外贸增长点?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提...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东方航空总经理李养民:预计2035年航空运输规模将增一倍以上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夏宾)全国政协委员、东方航空集团总经理李养民近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加快建设智慧民航是我国实现从民航大国迈向民航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民航业正在加速恢复之中,预计到2035年,航空运输规模还将增长一倍以上,基础设施保障、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亟待破解。  李养民称,回顾...

    时间:03-08
  • 专家称,我国苗木产业已进入调整转型发展期

      中新网合肥3月8日电 (徐勇 张强)新华指数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李水艳8日分析称,长期以来,我国苗木总量是过剩的,同时也存在结构性供给不足现象。但我国苗木育苗面积近些年不减反增,从2020年开始育苗面积才有所下降,2021年降幅达10.71%。可以说,我国苗木产业已经进入调整转型发展期。  当日,2023年度“新华·中国(合肥)苗...

    时间:03-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