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大变革!机构改革六大举措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3-03-08 09:11:1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再迎重磅变革。

  3月7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根据方案,关于金融机构改革的内容大体有以下6项:

  1.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将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银保监会。

  2.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由证监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

  3.统筹推进央行分支机构改革,撤销央行大区分行及分行营业管理部、总行直属营业管理部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分行,在深圳、大连、宁波、青岛、厦门设立计划单列市分行。不再保留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相关职能上收至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

  4.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按照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相关管理规定,将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市场经营类机构剥离,相关国有金融资产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由其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

  5.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及其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均使用行政编制,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

  6.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

  组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一监管银行、保险、金控公司

  此次金融机构改革是中国金融监管体制迈向更加完善的重要一步。这也意味着,成立近5年的银保监会将完成其历史使命,“一行两会”时代落幕。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话题,也是金融监管部门面对的主要任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从金融业发展历程看,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并存,金融业态的不断创新发展会给金融监管带来诸多挑战。监管空白或监管不协调而造成的监管真空问题也曾发生,统一监管必要性增强。

  在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总架构下,上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银行业、保险业监管体系进行了整合。此次改革将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移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意味着后者将统一监管银行业、保险业,以及金控公司及其控股的金融机构。这无疑能更好地提升监管合力,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

  根据方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此举则能缓解一些此前分业监管时出现的政策冲突,并减少相关监管盲区。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

  此次改革后将不再保留的银保监会是上一轮机构改革的产物,成立于2018年,由原银监会与原保监会整合而成,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历经“分分合合”。自改革开放至1992年间,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主要围绕专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进行,人民银行则是唯一的金融监管者。

  1992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央行正式将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权移交,标志着金融监管体系开始由统一走向分业。1993年底,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抓紧拟订金融监管法律草案。

  1998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合并,成立新证监会,统一监管全国证券和期货经营机构;同年成立的保监会则负责保险业的统一监管。2003年,银监会成立,“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形成。

  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设立金融稳定和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作为国务院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协调机构。金融委的成立,标志着新金融监管体系的确立。

  在2018年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被整合,组建了银保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同时,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至此,“一行三会”的监管体系转变为“一委一行两会”的综合金融监管体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速递)中国拟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不再保留银保监会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披露,中国拟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受国务院委托,向大会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

    时间:03-07
  • 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

    时间:03-07
  • 中国证监会发布新规防范化解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风险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3日发布《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有效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规范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防范化解行业网络和信息安全风险,维护资本市场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据介绍,《办法》全面覆盖了包括证券期货关...

    时间:03-03
  • 中国财长出席第五次上合组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印度3日主持召开第五次上合组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合组织成员国财政部和央行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可持续和包容发展战略、利用数字技术推进普惠金融两项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发...

    时间:03-03
  • 中国财长出席第五次上合组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印度3日主持召开第五次上合组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合组织成员国财政部和央行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可持续和包容发展战略、利用数字技术推进普惠金融两项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发...

    时间:03-03
  • 证监会: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及REITs业务

      中新网3月3日电 据证监会网站3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部署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的有关工作安排,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制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引》(以下简称《业务指引》),支持公司治理健全、内...

    时间:03-03
  • 中国住户存款较快增长 央行称将逐步回归常态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王恩博)去年以来,中国住户存款增加较多。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3日在北京表示,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好转,居民消费和投资信心都将增强,居民储蓄也将逐步回归常态。  刘国强当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中国住户存款新增17.8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多增7.94万亿。今年以...

    时间:03-03
  • 中国央行回应会否降息:目前实际利率水平比较合适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王恩博)针对中国今年会否考虑降息刺激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3日在北京表示,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变量水平是比较合适的,实际利率水平也比较合适。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易纲在会上谈及中国利率政策时强调,要以国内经济为主来考虑问题,...

    时间:03-03
  • 中国央行:房地产行业尤其优质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王恩博)去年底中国官方出台“金融16条”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目前落实情况如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3日在北京回应说,近一段时期,市场信心加快恢复,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房地产行业尤其优质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举行“权...

    时间:03-03
  • 央行最新发声!事关买房、物价、存款保险……信息量巨大

      中新网3月3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今年是否会降准降息?房地产市场会如何发展?物价会走高吗?怎么看居民储蓄创新高?存款保障程度如何?  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介绍“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时间:03-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