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央行最新发声!事关买房、物价、存款保险……信息量巨大

2023-03-03 13:53: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3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今年是否会降准降息?房地产市场会如何发展?物价会走高吗?怎么看居民储蓄创新高?存款保障程度如何?

  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介绍“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谈居民储蓄创新

  ——今年居民储蓄将逐步回归常态

  去年,我国居民存款储蓄创新高。刘国强表示,随着宏观经济好转,居民的消费和投资信心都将增强,居民储蓄也将逐步回归常态。

  今年,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为实际的消费需求。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出台落地,政策效果也将逐步显现。此外,经济好转以后有利于增强居民的投资信心,居民投资也将逐步回到正常水平。

  谈存款保险

  ——能够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

  易纲介绍,央行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各省份都已经建立了省级领导牵头的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责任,监管部门的责任和地方党政的属地责任,形成金融风险防控的正向激励。

  “目前,全国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加入了存款保险,存款保险能够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易纲称。

人民币资料图。中新财经 刘阳禾 摄

  谈是否降准降息

  ——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

  易纲称,目前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变量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实际利率的水平也是比较合适的。过去五年,通过14次降准,不到8%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像过去那么高了,但是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使整个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今年人民银行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刘国强表示,要统筹短期和长期,强化跨周期调控和逆周期调节,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

  易纲提到,下一步,一方面,货币信贷的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另一方面,还要适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继续对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

  谈物价走势

  ——2023年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是主基调

  刘国强表示,2023年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是主基调,从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是可控的,因为当前我国经济处在恢复发展的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供给比较充足,居民通胀预期比较平稳,具备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

  从更长的时间看,外部环境还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需求还在逐步恢复,虽然通胀的概率不大,但是不等于没有,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对通胀保持警惕。

资料图:福建福州,正在建设中的房地产楼盘。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谈楼市恢复

  ——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

  潘功胜表示,近一段时期,市场信心加快恢复,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今年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超过3700亿,同比多增2200亿。境内房地产债券发行400亿,同比增长了23%。

  “下一步,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持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谈人民币汇率走向

  ——人民币汇率还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

  易纲称,近五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度破“7”又回到“7”以下,双向波动,弹性增强,在全球各种货币中,人民币都是非常稳健的。接下来,一方面要保持汇率稳定,另一方面汇率是有弹性的。总体看,人民币汇率还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有一些小的双向浮动也是市场驱动的。

  另据潘功胜介绍,人民币国际地位有较大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权重排名现在是第三,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位列全球第五位主要储备货币。

  谈金融稳定

  ——金融业运行稳健,总体风险可控

  易纲表示,中国的金融业运行是稳健的,整个金融风险是收敛的,总体风险是可控的。人民银行在去年已经完成了历史上承担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改革成本的核销任务,进一步夯实了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财务基础,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

  他说,央行全面实施资管新规,压缩“类信贷”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大约30万亿元,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

  “金融稳定法已经通过了全国人大的第一次审议,央行将推动金融稳定法的出台,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保护最广大的老百姓、中小投资者、被保险人的利益。”易纲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央行:将推动金融稳定法出台

      中新网3月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3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会上表示,央行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易纲介绍,我们最近这些年化解金融风险,我国金融风险总体上是收敛的,目前我们4家最大的银行都是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它们的资本实力居全球前四...

    时间:03-03
  • 国家发改委:要建立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提高制造业贷款投放的可持续性

      中新网3月2日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2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在山东省烟台市组织召开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监测培训暨现场会。  会议要求,各方面要察实情、出实招,努力开创2023年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工作新局面。要继续做好项目推送,着力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要探索建立地方...

    时间:03-02
  • 上海探索防范金融风险“新解法”:做风险“体检” 开法治“良方”

      中新网上海2月27日电 (记者 李姝徵)如何为金融高水平开放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同时如何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作为排头兵和先行者,上海率先探索防范金融风险的“新解法”。  数日前,上海金融法院公开宣告全国首个金融市场测试案例司法意见,明确了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纠纷的法律适用,并...

    时间:02-27
  • 天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新进展 风险抵御能力提升

      中新网天津2月16日电 (庞喻文)“2022年共处置不良资产1074.12亿元,其中处置不良贷款879亿元。截至2022年末,天津市不良贷款率1.67%,同比改善0.95个百分点;天津市银行业平均拨备覆盖率191.61%,较年初增加45.9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提升。”记者16日从天津银保监局获悉,天津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新进展。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时间:02-16
  • 强化市场之手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稳定并非一家之事,而是需要市场主导、监管规制、社会监督,多方协同配合。夯实金融稳定基础,关键在于确保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规则开展经营管理。公正、公平及有效竞争是落实市场化原则的重要因素。  为了健全我国金融法治体系、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能力,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再次向社会征求意见,对金...

    时间:01-18
  • 中国GDP增长3%:专家指金融稳定大盘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0%。数据公布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说,金融对稳定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的流动性、社会融资和贷款等数据都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的两次降准...

    时间:01-17
  • 我国首部专门金融稳定立法紧锣密鼓

      奠定法律基石 构建四梁八柱  我国首部专门金融稳定立法紧锣密鼓  本报记者  朱宁宁  首部专门的金融稳定法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之后,目前正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近年来,我国金融法治建设不断加强,但缺乏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处置的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相关规定散见于中国人...

    时间:01-10
  • 美联储加息推高全球金融风险

      美联储加息推高全球金融风险(经济透视)  去年12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50个基点到4.25%至4.50%之间。这是2022年内美联储连续第七次加息,2022年成为美国自冷战结束以来总体加息幅度最大的年份。美元是国际核心货币,美国在制定货币财政政策时只顾自身眼前利益,恐进一步拖累世界经济复苏。  新...

    时间:01-06
  • 金融稳定法落地临近!央行再贷款可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提供流动性支持

      作者:杜川  作为金融稳定制度的顶层设计,金融稳定法距离出台再进一步。  中国人大网12月30日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下称《金融稳定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将《金融稳定法》草案予以公布。  就在3天前(12月27日),《金融稳定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时间:12-31
  • 完善维护金融稳定长效机制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近期,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配合有关部门履行后续立法程序,推动金融稳定法立法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稳定取得历史性成就,金融服...

    时间:12-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