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大额存单一单难求 银行力推特色替代

2023-03-08 09:07:42

来源:北京商报

  今年以来,储户认购大额存单的热情不减,“一单难求”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也使得不少银行在大额存单发售前,通过短信、客户经理朋友圈等方式提醒储户提前做好购买准备。3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抢购热潮下,为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亦有银行推出专属大额存单,仅面向新客销售。与此同时,不少银行客户经理转而强力推荐特色存款和保险产品以求客户青睐。

  大额存单额度靠抢

  大额存单的抢购热情不减。3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多家银行发售大额存单,并通过短信或客户经理朋友圈等方式提醒储户做好购买准备。

  “我行将于3月8日上午8:30发行人民币大额存单产品,建议您提前准备好资金,准时抢购”,某城商行北京地区支行客户经理表示,该行此次发售的大额存单20万元起购,3年期的利率为3.43%,由于额度有限,建议客户在当日8:30前就登录手机银行App,到点直接抢购。

  据了解,该银行大额存单通常会在每周二、周三发售,可以在柜台或手机银行App进行购买。上述城商行客户经理介绍,3年期的大额存单由于额度有限,每次发售都需要客户进行抢购。

  购买大额存单“拼手速”的现象并不少见,据北京商报记者此前调查,多家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刚上线就出现了额度不足或售罄的情况。

  在持续不断的抢购热潮下,为吸引新客户,亦有银行推出了专属大额存单。以某股份制银行为例,该行近期发售了新客户专属大额存款,20万元起购,3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为3.3%,但目前也已告罄。该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透露,新客户专属大额存款每周一10:00抢购,但较难购买,本周一上线不到1分钟就已无额度。

  为何大额存单仍“一单难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明显增加,短期仍缺乏更有吸引力的资产投资,以及担忧未来利率进一步走低,部分投资者对大额存单仍有一定需求;另一方面,银行为控制负债成本,更多希望增加活期存款,对发行大额存单规模有一定限制;此外,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偏积极,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居民超额储蓄,银行整体负债压力不比往年负债紧张时期。

  替代品也成香饽饽

  据了解,大额存单是银行面向个人和企业、机构客户发行的记账式大额存款电子化凭证,是具有标准化期限、最低投资金额要求、市场化定价的存款产品,具有起点高、利率高、可转让等优势。

  在大额存单仍需“拼手速”抢购的情况下,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为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银行客户经理转而强力推荐起了特色存款和保险产品。

  前述城商行客户经理表示,3年期的大额存单由于额度有限、购买客户较多可能存在买不上的情况,建议客户可以关注该行50元起存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为3.4%,20万元定期存款存够3年利息与大额存单仅差180元,相差不大。

  “我行有特色储蓄存款安心存,3年期利率为3.25%,目前收益较高。”上述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推荐到,这款产品1000元起存,可登录手机银行直接查询购买,20万元起购需要预约。若资金长期闲置,也可考虑购买该行代销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保额3.5%年复利递增,拉长投资周期后收益更高。

  “大额存单是限额发售,3年期利率优势较大,部分银行会出现大额存单‘一单难求’的现象。”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对银行而言,如果大额存单额度不足,向客户推荐风险等级和期限相似、收益相近的产品也是正常情况,比如结构性存款、普通定存、年金险等。而对于储户来说,面对部分银行大额存单额度吃紧,则可多关注一些额度相对充足的中小银行或是购买替代品。

  利率下行空间有限

  通常情况下大额存单为20万元起购,期限为1个月至3年不等,在市场供需、政策推动、息差收窄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大额存单利率一直处于下行状态。以3年期的大额存单为例,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国有大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普遍降至3.1%,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利率大多数在2.9%至3.3%之间。

  上述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透露,去年上半年新客户专属大额存款利率是3.4%,现在已降至3.3%,近一年的存单收益预计只会下调,不会上涨。而另一家城商行客户经理也透露,目前该行3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为3.43%,相较于一个月前的3.45%已有所降低,未来预计利率还会再降低。

  不过,长期来看,专家则认为大额存单利率下调幅度有限。刘银平认为,银行需要在年初向央行报备全年大额存单发行计划,每年额度增长有限,所以即使今年投资者购买大额存单热情高涨,大额存单额度依然不会明显宽裕。大额存单长期利率可能仍有一定下行空间,但比较有限。

  “随着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大额存单利率下行空间受抑制。”周茂华认为,主要是国内经济稳步复苏,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回暖,投资者对大额存单需求有所减弱;同时,基本面复苏、信贷需求复苏等,大额存单需求降温,也将限制利率进一步走低。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银行大额存单热卖 利率走低仍抢手

      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  实习生 黄钰霖  “没想到现在大额存单这么抢手。”过完春节,古先生在微众银行App上预约存入20万的三年期大额存单,截至2月14日,这笔存款依然是“待存入”状态。证券时报记者从古先生手机银行的界面看到,在预约存款等待期内,银行将按1.85%计算活期利息,成功存入后收益率则为4%。  2022年9月,六大行集...

    时间:02-17
  • 今年以来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超1万亿元 有望“量增价涨”

      本报记者 彭 妍  2023年同业存单热度持续。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同业存单发行公告。《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2月2日,银行同业存单实际发行规模已超过1.15万亿元。  从发行主体来看,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银行的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均已超过百亿元。  此外,据...

    时间:02-03
  • 春节前专享专属理财陆续上架 银行力推结构性存款、封闭式固收类产品

      本报记者 彭 妍  临近春节,一些专享专属理财产品陆续上架。《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近期银行力推的理财产品以结构性存款、封闭式固收类型为主。  多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这类产品的最大卖点就是“稳健低波动”,投资者目前对该类产品更为青睐。  固收类产品成主角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银行网点人员更...

    时间:01-18
  • 2023年开年银行大额存单热销 额度有限储户“拼手速”抢购

      记者 彭 妍  2023年开年以来,大额存单市场热度上升,不少银行的大额存单甚至出现“抢购”“售罄”的情况。  有银行理财经理表示,最近银行大额存单比较火爆,一天6亿元额度上架,20分钟售罄。目前大额存单额度很少,即使提前预约,也未必能买到。  “去年以来债市和股市震荡调整,理财净值化转型后也出现了‘破净’问题,居民风险...

    时间:01-11
  • 银行2023年“开门红”新变化:同业存单基金、保险成投资热门选项

      记者 彭 妍  受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今年银行“开门红”营销活动与往年的不同处在于,存款和银行理财失宠,银行代销的一些基金产品和保险产品开始走俏。总体来看,低风险稳收益产品是今年“开门红”的最大卖点。  银行“开门红”  主打基金、保险  从今年各银行“开门红”主打产品的特点来看,同业存单基金更受欢迎,主要是...

    时间:01-09
  • 大额存单仍抢手 存款定期化趋势加深

      欧阳剑环 彭扬  “我行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已由之前的3.30%下调至3.25%,但仍旧抢手,发售后,一般会在3分钟之内售罄。”北京市西城区某股份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如上述客户经理所言,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部分银行近期再次对大额存单利率进行下调。尽管如此,大额存单仍受投资者追捧。  专...

    时间:0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