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内蒙古农牧民种“太阳” 喜分“阳光红利”

2023-03-06 15:40: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鄂尔多斯3月6日电 题:内蒙古农牧民种“太阳” 喜分“阳光红利”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我们牧民就喜欢这样的晴天,只要有阳光,我们就有收入。”春光明媚,鄂托克前旗城川镇糜地梁嘎查(嘎查相当于村)光伏电站管护员刀格图像往常一样来查看设备,小心翼翼地把光伏板上的灰尘擦去。

  鄂托克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南隔长城与陕西搭界,西临黄河与宁夏相望。

图为管护员擦拭光伏板上的灰尘。 贺文涛 摄

  连日来,糜地梁嘎查闲置土地上,一排排整齐铮亮的光伏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

  靠太阳馈赠就能赚钱?这样的生活,对于糜地梁嘎查的村民们来说,以前想都不敢想。

  糜地梁嘎查党支部书记贺文涛告诉记者,过去嘎查集体经济薄弱,乡村振兴后劲不足。如何实现嘎查集体稳定增收,成为摆在党支部面前的一件大事。

  为探寻“出路”,2021年,糜地梁嘎查利用集体闲置建设用地资源和光照充足、电网接入条件较成熟等优势,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嘎查受益”的运作机制,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嘎查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和企业自筹等共筹集资金2500万元,建设了一座占地210亩的5兆瓦光伏电站。

  “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以为嘎查集体经济带来固定分红20万元,连续分红25年,还能提供30余个就业岗位,吸纳嘎查农牧民就地务工,实现嘎查集体和农牧民双增收的目标。”贺文涛说。

  一排排小小的光伏板,串组成一大片电池组件,享受着阳光的沐浴,成为嘎查集体经济蓄积财富的补给站。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我们这光照强度大,日平均光照时间能达到10个小时以上,这样发电量就多。”贺文涛说,有了好的资源条件,就能利用光伏发电来为农牧民谋利。

  草原里种“太阳”,农牧民喜添“阳光收入”。2022年,光伏电站从建成并网发电至今,产生经济效益110余万元,激活了村级集体经济的“一池春水”。

  贺文涛介绍,通过建设光伏电站,不仅使村委闲置资源转化为资源优势、盘活了集体资产,而且也为嘎查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同时,光伏项目受益期可达25年,实现了一次性投入、长期稳定获得收益的目标。”

  光伏电站的建成使用,为嘎查有劳动能力的生活困难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巴音恩克就是受益者之一。

  巴音恩克夫妻俩的身体都不好,并且妻子还患有精神疾病,经常吃药。光伏电站建成后,巴音恩克通过公益性岗位当上了电站环境保护协管员,每年有固定的工资收入,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

  “每年发电能赚到18000元,对我们家庭困难的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我还能照顾妻子。”这份阳光收益,照得巴音恩克心里美滋滋的。

  截至目前,光伏电站共吸纳8名低收入人员成为光伏管护员,负责光伏电板清洗、杂草杂木清理、环境卫生清理等工作,实现当地村民再就业。

  嘎查集体经济腰包鼓了,村干部干事的劲儿也足了。光伏项目不仅为嘎查带来了稳定持续可观的收益,也解决了嘎查“无钱办事”的难题。

  贺文涛告诉记者,嘎查每年投入2万元,推进村规民约和积分制管理。村民可以根据自己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积分,可以在嘎查的“红色超市”兑换生活日用品,可以在糜地梁红色影院观看红色电影,也可以在同心书屋学习种养殖技术。

  “推动正向奖励机制的形成,撬动嘎查乡风文明蓬勃发展,使‘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纵深推进。”贺文涛说。

  集体资金的使用,除了慰问生活困难户、残疾户、大病户,糜地梁嘎查今年还准备专门拿出10万元,给60周岁以上老年人缴纳大病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为困难大学生提供资助。

  如今,放眼望去,阳光洒在一排排光伏板上,像一片片蓝色的海洋,散着阵阵光芒。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嘎查和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嘎查的糜地梁,正在静悄悄地收获阳光的馈赠。

  光伏项目作为新型绿色清洁能源,既增加了村集体和农牧民的收入,也有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既有金山银山,也保护了绿水青山,让草原农牧民尽享‘阳光红利’,一举多得。”贺文涛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合肥“光伏大脑”守护光伏电站 担起“智慧管家”

      中新网合肥3月3日电 (项磊 储玮玮)在全国率先采用“大基地多台机库联动”模式,构建无人机“鹰眼系统”,智能巡检近六万亩光伏基地,比人工效率提升约8倍;采用“云边协同”理念,建设大型光伏电站智能控制一体化系统——“光伏大脑”,每年能减少约1000万元的电量损失……  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绿色能源基地,国能宁夏电力公司...

    时间:03-03
  • 习近平的两会关切事——去嘎查的路,这么走!

      “不负人民”系列策划  习近平的两会关切事——去嘎查的路,这么走!...

    时间:02-27
  • 【科学的温度】中国如何打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的硬核“防火墙”?

      中新网成都2月24日电 (王利文)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释放光和热,科学家们希望利用该原理,为人类开发一种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因此,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又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可来源于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够人类使用上百亿年。核聚变能源也被誉为人类未...

    时间:02-24
  • 太阳鸟时评:深耕“三农”,让广袤田野欣欣向荣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深耕“三农”, 让广袤田野欣欣向荣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从黄淮平原,到荆楚大地,在希望的田野,亿万农民像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开始新一年的耕耘,广袤乡村展现欣欣向荣新气象。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

    时间:02-21
  • 国家能源局:要加大力度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20日消息,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2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会。  会议强调,当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还面临部分地区消纳空间不足,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困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还存在“电网等项目”“项目等电网”和“电网等规划”等问题。要切实加强政策供给和行业服务,推动解决各单...

    时间:02-20
  • 国家能源局:要加大力度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20日消息,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2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会。  会议强调,当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还面临部分地区消纳空间不足,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困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还存在“电网等项目”“项目等电网”和“电网等规划”等问题。要切实加强政策供...

    时间:02-20
  • 中企承建光伏电站扩建项目在赞比亚并网发电

    当地时间15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光伏电站扩建项目在赞比亚铜带省基特韦市举行并网发电仪式,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将大幅增加基特韦及周边地区的电力供应,造福当地民众。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出席了并网发电仪式并为项目揭牌剪彩。赞比亚能源部部长彼得·卡帕拉、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临时代办孟昊,以及中赞两国政府及企业代表...

    时间:02-17
  • 中企承建光伏电站扩建项目在赞比亚并网发电

    当地时间15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光伏电站扩建项目在赞比亚铜带省基特韦市举行并网发电仪式,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将大幅增加基特韦及周边地区的电力供应,造福当地民众。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出席了并网发电仪式并为项目揭牌剪彩。赞比亚能源部部长彼得·卡帕拉、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临时代办孟昊,以及中赞两国政府及企业代表...

    时间:02-17
  • 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今天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比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

    时间:02-14
  • 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今天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比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

    时间:0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