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山东以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助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

2023-03-05 13:14: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3月5日电(孙婷婷)“今年计划新上各类聚乳酸制品生产设备及配套模具70台套,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人民币,下同)。”在山东临沭县青云镇工业园,中科芯华新材料公司的20余名技术人员正对生产设备进行重新定位、布局。公司总经理王芯隆称,该公司应用自主研发的聚乳酸改性和聚乳酸制品制备工艺,将逐步打造成山东全生物降解一次性制品“头部企业”。

  上述案例是山东实施科技引领助力产业振兴,冲刺新年工业首季“开门红”的缩影。2023年,山东将聚焦冶金、化工、机械、建材等传统优势行业,启动实施“万企转型”“万项技改”,其中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1万个左右,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据临沭县科技局党组书记王顶明介绍,2023年以来,该县设立3000万元县级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激发和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为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县里专设了1000万元工作经费予以重点扶持。该县还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筑巢引凤”,使临沭成为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的高地。

  在临沭县召开的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50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4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达75亿元,项目领域涵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高端制造、现代高效农业、现代轻工纺织等。“临沭将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引进转化科技创新成果,打通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推进实现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王顶明说。

  正在施工中的“嘉和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化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是泰安市泰山区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推动产品向“智能制造”转型的重要一步。目前,其中一个车间正在搭建内部墙板,预计3月底主体完工,5月底投入使用,另一个车间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公司现有车间年销售收入约3亿元,新车间全部投入使用后收入可达10亿元。”泰安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同德说。

  “项目主要建设先进技术推广培训及孵化中心、专业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中试车间(验证基地)、国家级先进印染装备制造中心等。”在位于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的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基地(一期)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搭建办公区板房、建设洗车台。据项目负责人李龙介绍,该项目预计今年6月份完成主体建筑施工,12月份交付使用,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当前,枣庄市薛城区正深耕锂电转型发展新路径,总投资10亿元的“智慧储能专用锂电池及储能装备高端制造基地项目”,融合了来自牛津大学、昆士兰大学、中科院等机构和锂电池行业资深专家团队技术,主要生产智慧储能系统专用锂电池和模组,产品在安全性方面通过严格的第三方测试,满电针刺不冒烟、不起火,火烧30分钟不爆炸,此外,可充分循环8000次剩余容量80%以上,电池动态一致性高,储能设备可使用10年以上。

  据悉,薛城区的这一项目在枣庄建设发展成功后,可在山东省内和国内复制,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应用范围,预计拉动社会投资超过25亿元。

  据悉,为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山东还将重点支持1200项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一业一策”地提升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让短板企业补链,传统产业强链,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身边的大国工匠】“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走向世界”

      2月28日晚,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现场,揭晓了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身着蓝色工装阔步走上舞台。  “在党的二十大期间,总书记到我们广西代表团参加讨论,我印象非常深刻……”郑志明笑容满面地与观众们分享了...

    时间:03-04
  • 行业首台钠离子电池试验车亮相 锂电池“江湖地位”将被钠电池取代?

      记者 许林艳 张军兵  2月23日,中科海钠与思皓新能源打造的行业首台钠离子电池试验车公开亮相。据了解,此次装车试验的思皓花仙子首次应用蜂窝电池技术的钠离子电池包。该款车型续航里程为252km,电池容量为25KWh,快充充电时间为15分钟至20分钟。  一石激起千层浪,锂资源的紧缺本已令钠离子电池热度居高不下,而首辆试验车的...

    时间:02-24
  • 动力电池将迎“退役”高峰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锂电池回收

      记者 许 洁 见习记者 陈 潇  锂价不断下跌,上市公司“找锂”的步伐却并未停止。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布局锂电池回收业务,备受市场关注。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测,2017年至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36.4GWh、56.9GWh、62.2GWh、63.6GWh、154.5GWh和294.6GWh。而动力电池大多为锂电池,其使用年限一般为5...

    时间:02-23
  • 650公里续航锂电池“上新”!大科学装置在东莞“抱团”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650公里续航锂电池“上新”!大科学装置在东莞“抱团”   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消费大省,当下,全国每6台新能源汽车便有一台来自广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离不开动力电池等新型储能产业的支持。当能续航650公里、成本更低的新一代锂电池,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推向市场,会带来怎样的未来?  2月21...

    时间:02-23
  • 总投资1.5亿美元 德企SEW在天津打造“智能制造样板工厂”

      中新社天津2月8日电 (王君妍 王顺琦)SEW-传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智能装配中心项目开工仪式8日在天津经开区举行。该项目将采用SEW公司智能物流核心技术,打造SEW中国“智能制造样板工厂”。  据介绍,德国SEW集团成立于1931年,总部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专业生产电动机、减速机和变频控制设备以及相关配套产品。SEW中国公司...

    时间:02-08
  • 外贸新动力!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成外贸出口“新三样”,新能源为何强势增长?

      2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2022年中国外贸有三大精彩表现,就是站上了新高度,释放了新动能,作出了新贡献。  什么是“新动能”?李兴乾说,在去年,以电、光、锂这“新三样”为代表,就是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的出口为代表,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

    时间:02-06
  • 新疆喀什因何吸引锂电池企业纷至沓来?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8日电 (记者 朱景朝)近日,新疆喀什市迎来一场降雪,气温有些下降。记者在喀什经济开发区看到,招商引资工作依然热度不减。  1月12日至13日,来自深圳市、安徽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3家锂电池企业来访考察。14日,深圳市荣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飞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喀什经济开发区签订锂电池产业投资合...

    时间:01-18
  • 科学家发明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新方法 可有效提升电池续航能力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魏梦佳、王琳琳)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心脏”,续航极大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随着市场对续航要求的不断提升,高能量密度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科学家以锂电池正极材料为突破口,针对电池在高电压服役时容易出现的失效和燃爆等安全问题,发明了一...

    时间:01-15
  • 中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制造”项目机械完工

      中新社天津1月10日电 (王在御 王君妍)记者10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渤中29-6油田开发项目WHPA平台完成连接调试并顺利通过机械完工验收,标志着中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取得关键进展,进入投产倒计时。  据了解,渤中29-6油田开发项目是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项目,也是中国海洋油气...

    时间:01-10
  • 出口翻倍 新能源汽车目前已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

      央视网消息:新能源汽车目前已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的信息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品方面进一步发力,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保持全球领先。去年前11个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了一倍。在欧洲,每十台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台来自中国。 ...

    时间:01-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