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减碳意识大幅度提升 企业走向碳中和仍面临四大挑战

2023-03-02 19:57: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日电 题:减碳意识大幅度提升 企业走向碳中和仍面临四大挑战

  中新财经作者 庞无忌 曹旭帆

  随着“双碳”进程向纵深迈进,作为经济发展基本单元的企业,所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企业如何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跨国电气巨头施耐德电气近日发布《奔向长青——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报告,对14个领域的110余家企业高管进行调研。报告显示,企业减碳呈现三大趋势。

  首先,企业的减碳意识大幅度提升,相比上次调研(2021年),制定明确碳中和时间表的企业占比从39%提升至54%。

  其次,企业的减碳动力正从外压转向内生,“社会责任”“降低成本”“下游用户需求”“品牌价值”“出口因素”成为减碳五大内生动力。

  报告指出,此次调研中,除已纳入碳市场企业外,有58%的受访者认为所在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可能被纳入全国或地方碳市场。减碳压力不仅限于控排企业,调研中有54.1%的非控排企业也提出了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这个表明很多非控排企业在法律政策的硬性要求外,开始主动布局减排工作

  此外,绿色低碳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七成受访企业认为,绿色低碳的产品或服务可以获得竞争优势或溢价。

  尽管减碳意识明显提升,但报告指出,企业在减碳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四大挑战:一是方向不明,部分企业陷入急于求成的误区,以抵消代替自身减碳,不具可持续性。

  二是路径不清,多数企业尚未形成清晰可执行的碳中和路线图,仅19%的受访企业确定了清晰的减碳规划。

  三是执行不力,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减碳落地,近60%的受访企业表示急需提升工艺减碳和新能源技术。

  四是回报不定,企业无法准确地预估和量化投资回报,43%的受访企业担心减碳的投资回报不及预期。

  企业如何拥抱碳中和?

  多位专家建议,将可持续纳入到企业经营的核心战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毅锴近日表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大趋势与时代潮流。作为承接“碳中和”战略的市场主体,企业需要寻找与自身发展相融合的减碳之路,将“双碳”目标与自身核心战略相关联,形成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中欧绿色与循环经济政策专家、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与公共事务总监高杨也认为,面对气候变化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与废弃物三大环境资源危机,全球都在寻求绿色复苏,未来10年,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将是世界经济的增长点与核心抓手,也是企业构建新型核心竞争力的机遇所在。同时,他认为,只有全价值链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循环转型。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公司事务及可持续发展中国区负责人王洁表示,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企业在业务运行、组织机构以及生态链上都进行深刻的变革。此番报告也显示,53%的受访企业已尝试进入碳中和相关的新业务赛道。38%的受访企业设立低碳相关部门或进行职责调整。82%的受访企业正在着手打造绿色产业链。

  企业如何处理好增长和减碳的关系?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表示,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把绿色和减碳作为增长的核心,否则就没法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增长。即使减碳有一些短期的成本,但一些新的行业、相对比较先进的企业,还是把减碳作为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因为无论是对企业的客户、供应链,还是在市场上的企业价值,减碳都能带来更多的认同。

  对于当前许多企业面临的“减碳”误区,熊宜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企业总是期待在节约成本和收入提升等方面的投资能很快获得成效,常常“摸着石头过河”,行动先于计划。比如在数字化、信息化方面,过去有很多企业陆续推出了几十、上百个系统,结果发现每个都是“孤岛”的时候,才认识到应该规划先行,否则要花冤枉钱。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国企业在碳中和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需要更加重视整体规划的重要性,这其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东完成9个“两高”项目减碳替代方案审核 可减排逾212万吨

      中新网济南3月1日电 (孙婷婷)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管言明3月1日介绍,该省紧抓碳排放“牛鼻子”,在中国率先出台“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截至目前,已完成9个“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方案审核,替代源落实后,可减少碳排放量212.27万吨。  山东省人民政府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碳...

    时间:03-01
  • 中国饭店业社会责任报告:制止餐饮浪费成效显著

      中新网2月28日电 题:中国饭店业社会责任报告:制止餐饮浪费成效显著  中新财经记者 刘文文  近日,由中国饭店协会和责任云联合编制的《2022中国饭店业社会责任报告》在“饭店业金鼎奖”颁奖盛典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2022年全国餐饮和住宿行业受到较大冲击,比上年下降6.3%。但即便在困难的环境中,行业依然积极勇...

    时间:02-28
  • 初心向善践行社会责任 爱尔眼科荣膺“2022年度公益企业”奖

      2月23日下午,第七届中国公益年会在北京举行。年会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发展”为主题,深度解读2022年度公益领域的重要议题,全面展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成就,并对为年度公益事业发展作出特别贡献的主体进行表彰。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尔眼科)凭借其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及推动眼健康公益事业方面所做出的突出...

    时间:02-23
  • 全国工商联发布《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王捷先)全国工商联21日在北京发布《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总结揭示2021年度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时代内涵和阶段性特征。  《报告》数据来源于全国21112家民营企业参与的问卷调查和11个省市近百家民营企业的实地调研,结合有关部门的公开信息,对参与调研的全样...

    时间:02-21
  • 解决电动自行车续航痛点 标准与创新成行业突破口

      中新网2月7日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 作为国家绿色环保交通出行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电动自行车承载着上亿消费者日常出行的重任。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郑小玲介绍,行业统计显示,2022年电动自行车年销量在10万左右,增速达10%,社会保有量已经达到3.5亿辆。  随着电动车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高端化、智能化、个性...

    时间:02-07
  • 广东开年拼经济 高质量制造业成突破口

      中新社广州1月16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两会16日落下帷幕。开年拼经济,“制造业当家”成为代表委员们连日来热议的话题之一。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去年GDP预计达12.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连续34年领跑全国。广东设下2023年GDP增长5%以上的预期目标,并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全力谋划推动经济增长。  从“...

    时间:01-16
  • 上海去年三轮“稳增长、助企纾困”政策 逾六成受访企业获益

      中新网上海1月15日电(记者 陈静)去年上海出台了多项助企纾困、稳增长的政策。上海市市长龚正15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记者招待会上披露,调查显示,60%以上受访企业已经从政策直接受益。  龚正介绍,去年3月份以来,上海先后出台实施了三轮“稳增长、助企纾困”相关政策,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全年累计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针对短...

    时间:01-15
  • 安徽省政协香港地区委员吴志斌:科创是深化皖港合作新突破口

      中新网合肥1月14日电 (记者 张强 吴兰 张俊)“目前,安徽省正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车道,努力成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在此历史发展的契机下,要深化皖港两地的经济文化互动合作,科创必然是一个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更是开创皖港合作的新面向。”安徽省政协香港地区委员、安徽省侨联副主席...

    时间:01-14
  • 减碳能当抵押物?“海洋蓝色碳汇贷”探索金融助力“双碳”新实践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夏宾 程玉杰)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创新实践又有了最新尝试。1月11日,江苏省首笔“海洋蓝色碳汇贷——紫菜贷”在盐城市大丰区成功落地。南京银行大丰支行向盐城市大丰区交通控股集团“大丰滩涂紫菜种植”项目授信2亿元,贷款期限8年。  据悉,该笔紫菜贷,以紫菜养殖产生的减碳量、固碳量远期收益...

    时间:01-12
  • 中国银行(香港)金边分行发行首笔社会责任存款

      中新网金边1月6日电 (欧阳开宇 余湘珺)中国银行(香港)金边分行6日举办社会责任存款证书颁发仪式。柬埔寨央行行长助理兼监管局局长Rath Sovannorak出席,并与中银(香港)金边分行行长刘道志一同为多家中企颁发社会责任存款证书。  据介绍,中银(香港)金边分行于近日发行ESG领域的“社会责任存款”,发行总额为2000万美元,首期1...

    时间:0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