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温州篇章

2023-03-01 18:43: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3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放眼长远,党的二十大部署的“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启航;着眼当下,全力拼经济成为高度共识。

  新春伊始,全国各地为冲刺“开门红”动作连连,以“五六七八九”撑起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广受关注。而作为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温州再度进入了公众视野。出国抢订单、跨省抢招工,捷报频传,温州在新一轮竞速中再度占得先机,显示出非凡的“抢跑”能力和“元气”满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温州今时今日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版图中的独特地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回顾历史,从改革开放以来,几乎在每次重大风口,温州总是能领先一步。

  四十年前,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大浪淘沙中,温州人最先摸索试水,栉风沐雨,而勇立时代潮头,形成了“温州模式”的雏形。

  三十年前,南巡讲话吹皱一池春水。掘到第一桶金的温州人,从小商户、小作坊、小工厂,向现代企业过渡,向全国布局,引领全国民营经济风向,“地瓜经济”在商业沃土中蓬勃生长。

  二十年前,“入世”之后的中国马力全开。面对先发优势相对弱化的挑战,温州民企组团出海,加大引资力度,提升“温州制造”的附加值与竞争力,加快与世界经济接轨。

  十年前,新时代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温州不断增创新优势,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实体经济,实施工业强市,推动温商回归,提升特色产业水平,加快大都市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城乡融合,让全体百姓普惠共享发展成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温州人的敏锐嗅觉、强劲爆发力、持续韧性,来自深厚的内功底蕴。很多人对温州的了解,局限在几十年的范围。实际上,要真正洞悉解码温州的发展历程,就必须从千年历史时空去审度。

  整整1700年前,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设立永嘉郡,这是温州成为区域中心的重要里程碑。千百年来,从诗仙李白都甘愿拾其旧履的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到主张“以利和义”“通商惠工”的永嘉学派;从“佐定天下”“一代文宗”的明初开国元勋刘伯温,再到“三百年绝等双”“朴学大师”的晚清学术泰斗孙诒让……文化璀璨、才智荟萃,不断温润着这片“温润之州”。

  以永嘉学派为例,最早提出了“事功”思想,主张“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道不离器”“学与道合”,强调以民为本,反对“重农抑商”,倡导“通商惠工”。这种义利一致的义利观,崇尚实务,反对空谈,在当时需要巨大理论勇气和前瞻眼光,也为温州人的商业哲学、发展逻辑、独特精神气质,涵养了深厚底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千年长河中,中原文化与瓯越文化、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山地文化与海洋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温州大地上不断融合共生、扬弃进化、推陈出新,锻造了温州人骨子里的创新因子。

  在温州人身上,自立自强与外向并举,刚毅不屈与灵活务实共存。困境中,温州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敢为人先,勇于“吃螃蟹”,开拓新路,永不服输;顺势时,温州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居安思危,主动转型,打破传统路径依赖,不断自我突破蝶变。

  正是依靠民间的力量,温州首先通过改革开放,崛起为“民营经济第一城”的高地。而这一过程中,温州也成为了治理创新的试验田。有限、有为、有效的服务型政府,简政放权,尊重老百姓的首创精神,干群融洽相处,政民良性互动,共同呵护、促进市场的发育完善。千千万万普通人投身市场大潮,一代代温州人秉持浓厚家国情怀,服务桑梓,回报乡土,培育出共同富裕的“百姓经济”。

  从八十年代“先富起来”“致富光荣”,到如今依法保护产权,“有恒产者有恒心”,温州让企业家拥有了切实的安全感、荣誉感、归属感。不断拆墙破障、清道铺路,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2022年,温州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排名中保持全国第二。民间的改革动力、发展潜力、创新活力持续喷涌,成为温州繁荣稳定和谐的不竭源泉。

  温州的发展史,是一堂生动的探索现代化的“公开课”。毋庸讳言,在温州发展过程中,也遭遇过瓶颈期。本世纪初,面对市场环境中的一些不规范问题,温州审时度势,打造“质量立市”“品牌兴业”“信用温州”,不但夯实发展的深层次内核。时任温州主要领导指出:“信用,作为制度文明的核心,是实现温州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完善温州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柱,是温州应对全球化挑战、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温州更快更好地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实践证明,拥有巨大张力和鲜明底色的“制度文明”,是对“温州模式”进行了更高维度的顶层设计与提炼,也推动温州发展步入了“自信、自觉、自省”的良性循环。坚定不移从制度层面破旧立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成为温州最鲜明的特征。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弄潮儿向潮头立,温州人不断开拓蓝海,进阶升维。进入新时代,续写创新史。温州作为市场经济的发祥地和共同富裕的示范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之路上,又迎来了新契机。

  一系列战略性大手笔全面铺开。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提速打造“数字丝绸之路”节点城市。

  继续全面优化为企服务,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帮企云2.0”、政企直通车、企业健康诊断等为企服务平台, “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榕树计划”……让超百万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创新创富。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通过深化“瓯越英才”“温青回归”“瓯越工匠”“数学家之乡”人才培养计划,温州以人才高地、教育高地支撑创新高地,创新后劲。

  毫不动摇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山水林田湖海岛一体的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巍巍雁荡山下、温峤岭南,浩浩欧江两岸、东海之滨,屹立起一座繁荣宜居之城。

  遍布全球的几十万“温州大使”,借助连通五大洲的商业网络,与所在国人民增进交流了解,双赢共富,展示了中国人的和平、友好、勤恳、敬业的形象,在民间外交中发挥积极作用。温州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达济天下的志向,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温州元素”。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中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节点。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闪亮“超级IP”之一,温州的不懈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众多具有启发参考意义的探索。

  一代代温州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驭风而行,因而能够穿越不同时代背景和历史阶段,不断丰富“温州模式”“温州密码”“温州道路”“温州精神”。

  站在新节点上,温州正在以山的坚韧和水的通达,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温州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增光添彩。

  (作者:叶日者,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观点)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对推进中国式现...

    时间:03-01
  • 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90后代表展望中国式现代化图景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出现了多名90后代表。  生于1998年的张雨霏在东京奥运会游泳项目比赛中斩获两金两银,是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最近几天,25岁的她正忙着完善自己的建议。  奥运会冠军如何履职?张雨霏把关注点锁定在青少年体育话题,体育课怎么上,年轻人怎样参与竞技体育……她告诉中青报·中...

    时间:03-01
  • 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90后代表展望中国式现代化图景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出现了多名90后代表。  生于1998年的张雨霏在东京奥运会游泳项目比赛中斩获两金两银,是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最近几天,25岁的她正忙着完善自己的建议。  奥运会冠军如何履职?张雨霏把关注点锁定在青少年体育话题,体育课怎么上,年轻人怎样参与竞技体育……她告诉中青报·中...

    时间:03-01
  • 从十个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前景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从十个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前景  新华社记者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漫漫征程中,新时代十年绘就浓墨重彩的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2022年,党的二十大擘画全面建设社会...

    时间:02-28
  • 山东首家“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机构在济南揭牌

      中新网济南2月28日电 (记者 沙见龙)“山东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28日在济南揭牌成立。该研究院是目前山东省内首家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机构,将全方位研究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努力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和山东实践的重要平台。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时间:02-28
  • 联播+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总书记强调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

      联播+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首要原则,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拓展的根本保证。央视网《联播+》...

    时间:02-27
  • 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好人才保障(新视角)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主...

    时间:02-27
  •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网上海2月25日电(记者 范宇斌)当下,变革的新时代,构建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人所要思考的问题。  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24日在上海举行。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

    时间:02-25
  • 美媒称“发展中国家从中国式现代化中汲取经验要比照搬西方现代化的老路好得多”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邢翀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薛伟 摄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中国式现代化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近期,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指出,发展中国家从中国式现代化中汲取经验要比照搬西方...

    时间:02-24
  • 在时代洪流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概括和深入阐述,具有极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实践遵循。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时间:0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