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在时代洪流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3-02-24 16:21: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概括和深入阐述,具有极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实践遵循。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努力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梦想与追求。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腐朽统治下,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危亡,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苦苦探寻,洋务运动以器卫道的现代化之路、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推崇的制度革新的现代化之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文化改造的现代化之路等,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轮番碰壁。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此,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现代化探索有了主心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勇于探索,不懈奋斗,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党的百年奋斗始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同向同行。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带领人民,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在战略上不断完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纵观党的奋斗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依靠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激发创新精神与创造活力,不断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断赢得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优势。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表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奋进新时代过程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方案、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在思想理论上表现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在抗日结束以后……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首次较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首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为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正确路径,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基于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不是国外现代化理论的翻版,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理论与实践的再版,而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同中国现代化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版,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指导着不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从世界现代化发展史的视域来看,西方国家率先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但“西方模式”不是也不可能是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的老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运用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视域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深刻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全面反映了基本国情、人民意愿、发展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改写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第三,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与最终成败,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谋划者、领导者与推动者,是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取得伟大成功的坚强核心。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应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应勇于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不断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目标任务,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运用科学思维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战略思维,增强战略的全局性,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增强战略的稳定性,一抓到底、善作善成。同时,善于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坚持系统思维,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系统工程。坚持创新思维,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清醒,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的底气;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张政文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镇馆之宝 | 杨海涛:中国出土的最重金器如何与海外结下“金”玉良缘?

      编者按: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2月20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二),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中新社南京2月24日电 题:中国出土的最重金器...

    时间:02-24
  • 王志刚谈科技教育人才统筹推进:科技部要当好“主角和配角”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的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大目标如何统筹部署推进?科技部部长王志刚24日形象提出,加强科教协同和人才工作已有相关机制,有些是科技部当“主角”,有些是科技部当“配角”,当“主角”要承担主体责任,当“配角”要配合相关部门把工作做好。  国务院新闻...

    时间:02-24
  • 三十年完成“三步走”,中国载人航天如何走向广袤太空?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题:三十年完成“三步走”,中国载人航天如何走向广袤太空?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幕,这是官方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

    时间:02-24
  • 国家高新区自创区2022年贡献全国13.6%GDP 实现 “三高三新”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在北京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回答媒体关于国家高新区和自创区建设相关提问时透露,2022年,高新区、自创区贡献了占全国13.6%的GDP,同时在节能降耗方面走...

    时间:02-24
  • 汪文斌:中国吸收外资数据迎来“开门红”,充分表明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邢翀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开年首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2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规模稳步上升,结构持续优化。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国吸收外资数据迎来“开门红”,充...

    时间:02-24
  • 国家林草局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24日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当天,国家林草局视频调度全国“两会”期间林草系统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形势,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  调度指出,各级林草部门要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健全完善“...

    时间:02-24
  • (受权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任命的名单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任命的名单(2023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一、批准任命朱雅频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二、批准任命陈凤超为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三、批准任命董开军为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时间:02-24
  •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会见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消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24日在浙江杭州会见来华访问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双方就深化中国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交流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胡和平欢迎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访问中国,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引领全球...

    时间:02-24
  • (受权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23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一、免去杨春雷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  二、任命丁晓华(女)、凡俊、王才玉、王立琴(女)、王佳(女)、王海(蒙古族)、王燕(女)、付婧...

    时间:02-24
  • 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 云南已发布防火令

      中新网昆明2月24日电(记者 缪超)“云南95%的县(市、区)属于森林火灾高危区和高风险区,总体来看,本轮防期,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形势较往年更加严峻复杂。”云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副指挥长,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万勇24日向媒体介绍,日前云南已发布《2023年森林草原防火命令》,确定本轮云南森林草原...

    时间:0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