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汇丰全球调查:逾七成受访国际人士称未来一年继续留在中国内地

2023-02-28 22:1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2月28日电 (记者 姜煜)汇丰集团28日发布的一项最新全球调查显示,生活在中国内地的受访国际人士中有75%表示未来一年将继续留在当地,这一比例在全球受访市场中最高(全球平均61%),显示出中国内地对国际人士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汇丰本次的全球调查委托Ipsos市场调研公司于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进行,覆盖了澳大利亚、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新加坡、美国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余名受访者,旨在深入了解和分析新冠疫情以来,移居海外国际人士的跨境金融需求的变化趋势、移居海外的动力,以及融入新环境时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调查发现,随着全球跨境人员流动的恢复,34%的全球受访者计划在未来12个月里返回家乡或者移居去新的国家和地区,61%打算继续留在现居地。而在中国内地市场的调研中,计划未来一年继续留在当地的国际人士比例(75%)在全球九个受访市场中最高。

  在已移居海外的全球受访者中,45%表示平均需要半年时间适应新环境,54%在移居前并未做好充分的财务准备,在刚刚抵达阶段曾感到焦虑的有53%。而管理个人财务的复杂性也会给新生活带来负能量——开立银行账户、获得公共服务和开通互联网等“必修课”给他们造成了压力。此外,近六成全球受访者表示,因为没有当地的信用记录,在新移居地申请手机号码或信用卡等基本服务时都可能遇到困难。

  汇丰中国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总经理章筠表示,中国跨境往来的正常化促进了国际商业活动以及海内外人员的流动,随着与世界的连接和交流更为频密,跨境金融服务和国际化投资理财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高效专业的国际化银行服务可以为多样化的国际商业和个人需求提供帮助。(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今年全球六级以上地震已有20多次,如何减轻地震灾害?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韦香惠)最近,地震似已成为新闻高频词。全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应当如何减轻地震灾害?对此,有关专家向中新网表示,每年都有很多中小地震,历史上全球强震一直都很多。专家提醒,建筑物抗震设防是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当地时间2023年2月22日,叙利亚阿勒颇,地震发生后,叙利亚艺...

    时间:02-28
  • (两会声音)中国消费者全球网购 委员建议提高跨境供应链数字化水平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夏宾)从国内网购到国际海淘,中国消费者在电商平台的购物车已经推到全球,跨境电商如今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生力量。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当前,国际贸易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跨境电商平台及物流仓储已经成为新型跨境贸易数字基础设施,...

    时间:02-28
  • 全球首艘大容量电池混动双头豪华客滚船在穗建成即将启航

      中新网广州2月28日电 (记者 郭军)“油电混动,四驱推进,双向航行”,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为英国P&O Ferries公司打造的全球首艘大容量电池混动双头豪华客滚船在广州建成,并即将于近日启航前往英国。之后这艘船将投入到英吉利海峡运营,主要往返于英国多佛港和法国加莱港。全球首艘大容量电池混动双头豪华客滚船“PIONEER(...

    时间:02-28
  • 刘卫东研究员:“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卫东研究员指出,“一带一路”本质上是新型全球化道路,是中国引领的全球化道路,其全新的理念在于“包容性全球化”。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平稳期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正在引领...

    时间:02-28
  • 广州南沙“买卖全球”出新招 启动“离岸易”综合服务平台

      中新网广州2月28日电 (王坚 罗瑞娴)据广州市南沙区政府28日消息,南沙“离岸易”综合服务平台于27日正式启动,将解决真实性校验难、重复性审核难、业务流程长监管难等离岸贸易业务发展三大痛点。  离岸贸易,是随跨国公司业务发展演化而来的一种新贸易模式,其最关键的特征是订单流、货物流和资金流“三流”分离。南沙区委常...

    时间:02-28
  • 国际热评: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复苏稳定之锚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谢欣然 孔庆玲)经过三年多努力,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多名外国专家、学者评论称,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强大的经济活力,并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寒冬已过,春日将近”,当前,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和出入境限制的放宽,中国生产生活稳步恢复,旅游交流蓄势复苏,贸易...

    时间:02-28
  • 安全问题成全球经济复苏重要变量

      安全问题是上周全球密切关注的重点话题。一系列相关讨论和碰撞,反映出凝聚国际共识、推动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等已十分紧迫。在世界经济缓慢企稳回升之际,能否妥善处理好各类安全问题正成为影响经济复苏走向的重要变量。  2月21日,中方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阐释了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了重点...

    时间:02-28
  • 全球旅游业复苏进行时 中国如何奏响“春之曲”?

      (经济观察)全球旅游业复苏进行时 中国如何奏响“春之曲”?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刘文文)经历了三年“寒冬”,旅游业终于迎来暖春。随着各国陆续放松旅行限制,全球旅游市场持续复苏。在此趋势下,中国旅游业如何奏响“春之曲”?  在近日举办的“2022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上,与会嘉宾围绕全球和中国旅游业的复苏展...

    时间:02-27
  • 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冲击,中国还是“稳定器”吗?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冲击,中国还是“稳定器”吗?  ———专访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文康农  中新社记者 刘亮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极端天气、供应链遇阻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几度创下新高,贫困和饥饿人口数量急剧攀升,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

    时间:02-27
  • 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冲击,中国还是“稳定器”吗?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冲击,中国还是“稳定器”吗?  ———专访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文康农  中新社记者 刘亮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极端天气、供应链遇阻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几度创下新高,贫困和饥饿人口数量急剧攀升,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