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冲击,中国还是“稳定器”吗?

2023-02-27 19:58: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冲击,中国还是“稳定器”吗?

  ———专访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文康农

  中新社记者 刘亮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极端天气、供应链遇阻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几度创下新高,贫困和饥饿人口数量急剧攀升,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面对诸多粮食安全挑战,作为全球重要农业大国,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安全的“稳定器”吗?展望今年,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新形势?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文康农(Carlos Watson)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中国粮食生产形势如何?

  去年,面对疫情灾情交织叠加、国际粮价剧烈波动等多重冲击的严峻形势,中国粮食生产顶住压力,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文康农表示,很高兴看到,随着粮食产量增加,中国农民收入也在稳步增加。“2022年,中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人民币)。考虑到2022年的各种挑战,包括疫情大流行、高温等气候变化影响、生产成本增加等,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连续丰收表明,中国多年来采取的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是有效的。对中国世界而言,中国农业粮食生产的强劲发展势头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康农说。

  展望今年,他对2023年中国粮食生产的前景充满信心,也期待2023年中国粮食再取得丰收。“这不仅是中国实现粮食安全的前提,也是全球粮食供应的重要稳定器。”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如何?

  近年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文康农强调,当前,全球面临贫困和粮食不安全水平的上升。供应链中断、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新冠疫情大流行、金融紧缩以及地区冲突对全球粮食体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饥饿人口在7.02亿至8.28亿之间。严重粮食不安全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已从2020年的10.9%大幅上升至2021年的11.7%,不少人陷入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困境。

  “从长远看,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贫困和不平等、地缘政治紧张和冲突、气候变化等,正对社会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他指出,这迫切需要向更可持续、更具抗灾能力和包容性的农业粮食体系转型,需要包括政府、消费者、企业、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在内的所有利益攸关方立即采取行动。

  中国为全球粮食安全做了什么?

  多年来,中国农业取得显著发展。在文康农看来,中国的农业发展成就,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难得的一笔经验财富。

  “中国在农业上的成功经验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丰富的农业发展解决方案,包括知识、良好做法、政策、技术等。未来,粮农组织希望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加快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文康农说。

  当前,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上,中国的作用不可或缺。文康农强调,从全球层面上看,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出口国和进口国,具有强劲的粮食供应、储备、贸易和消费,这为国际粮食市场的稳定和全球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中国发展也推动了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他指出,目前,中国已向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提供了1.3亿美元资金,用于减贫和改善粮食安全状况。中国国际农业发展的贡献,促进了发展中国家间的农业创新和经验交流,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言道|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万物生,备春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时间:02-28
  • 组建会诊平台、建立用药保障机制……我国多措并举提高罕见病诊疗能力

      今天是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目前,全世界约有7000多种罕见病,我国罕见病患者约有2000万人。  罕见病群体因为发病人群少,在疾病的诊治和药物的研发上往往容易被忽视。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非常低的疾病,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符合其中一项的疾病,即可...

    时间:02-28
  •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直达基层 兜牢“三保”底线惠民生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董道勇、贾云鹏、崔璐)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地方各级政府加强管理,将“三保”支出足额纳入预算安排,腾出更多财力优先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支出。  数据显示,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时间:02-28
  • 中央统战部理论学习中心组: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央统战部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充分认识团结奋斗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

    时间:02-28
  • 作业少了,孩子睡得早了吗

      “超过晚上9点无条件停止做作业,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日前,江苏省常州市一所小学发出通知称,为了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将启用作业“九点熔断机制”。一经报道,这则新闻立刻冲上热搜,拨动了万千家长敏感的神经。  支持的家长欢呼雀跃:“孩子终于能睡个好觉了!”也有人认为,仅凭一个作业熔断...

    时间:02-28
  • 粮食产能,再增千亿斤咋实现?

      在1.3万亿斤这个高平台上,越往上走难度越大——   粮食产能,再增千亿斤咋实现?(“一号文件”新提法透露哪些信号①)  惊蛰将至,农时催人。眼下,春耕备耕陆续铺开,田间地头,亿万农民正挥汗耕耘促丰收。  粮稳天下安。新的一年,粮食安全如何保障?乡村振兴怎样推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

    时间:02-28
  • 中方呼吁支持利比亚民族和解进程

      新华社联合国2月27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27日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利比亚民族和解进程,强调这一进程是利愈合创伤、凝聚重建发展共识的必由之路。  戴兵当天在安理会利比亚问题公开会上表示,前不久在非盟峰会期间举行了利比亚问题高级别会...

    时间:02-28
  • 极不平凡的历程 来之不易的成果——写在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之际

      春暖花开。这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天。  熟悉的景象,翩然回归;流动的中国,生机无限。  1000多个日夜,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同心抗疫3年多,对亿万中华儿女来说,却是又一份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  疫情,我们防住了;经济,我们稳住了;压力,我们扛住了;安全,我们保住了!  3年多来,我国抗疫防...

    时间:02-28
  • 黄河小浪底加大下泄流量保春灌用水

    原标题:黄河小浪底加大下泄流量保春灌用水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为保障今年下游春灌用水,从今天下午2点起,黄河小浪底水库提升闸门,由500立方米/秒下泄流量加大到600立方米/秒,为下游沿线灌区增加水量,预计3月1日准备再次加大。截至目前,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等五大水库蓄水量为278.8亿立方米,为我国粮食主...

    时间:02-28
  • 第九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

    原标题: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目前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左右近期,全国总工会发布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以“迈向新征程的中国工人阶级”为主课题,另设置13个分课题、1个网络调查课题以及15个省(区、市)课题和10个产业工会课题,与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相比,增加了新就...

    时间:0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