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GDP万亿元城市”稳增长路径明晰

2023-02-28 09:57:5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中国证券报》27日刊发文章《“GDP万亿元城市”稳增长路径明晰》。文章称,近日,随着西安、成都等城市相继召开2023年两会,24个“GDP万亿元城市”全部召开了两会,明确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中国证券报记者2月26日梳理发现,作为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顶梁柱,“GDP万亿元城市”聚焦促消费、抓项目、发展数字经济三大领域,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提振发展信心,稳定经济增长。

  多向发力促消费

  在这些城市中,不少城市将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济南、重庆、南京、无锡等地表示,要加快培育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武汉明确,鼓励发展银发经济、亲子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合肥提出,创新数字化、品质化消费场景,发展新零售、电商直播等新业态。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记者梳理发现,在24个“GDP万亿元城市”中,一些城市把汽车和住房等大宗消费作为促消费关键抓手。郑州提出,落实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放宽二手车迁入限制等政策,用好省市汽车消费券,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杭州强调,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绿色家电、住房等消费。

  “当前,汽车和住房是消费的主要领域,也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两大行业。”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应该推动消费新业态的发展,为之创造更好环境。

  在政策合力作用下,消费和经济运行近期出现加快恢复迹象。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预计,今年消费会实现两位数增长。“如果按两位数增长趋势测算,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提升至50万亿元。”他表示。

  重点抓项目投资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具有托底作用,不少城市把项目投资作为重点来抓。

  其中,上海安排市重大工程正式项目191项,涉及总投资约1.7万亿元,全年计划完成投资超过2150亿元,比2022年计划数增长7.5%。泉州安排市重点项目884个,总投资12951亿元,年度投资2167亿元,同比增加17.48%。武汉列出1154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清单,总投资达4.5万亿元,年度投资4600亿元以上。

  “多地发布重大项目投资清单而且投资额巨大,说明地方政府把重大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通过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冲刺投资“开门红”,为推动全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形成坚实支撑。

  在项目投资中,产业项目占比最大,是绝对的“主角”。不少城市聚焦本地优势产业,纷纷招商引资、上马重大产业项目强链补链延链。例如,成都重大产业领域项目共531个,占比近六成。青岛将“新项目”持续扩量作为要打好的“四场硬仗”之一,363个重点建设类项目中24条产业链项目共297个,占81.82%。

  专家表示,产业项目是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的重要牵引力。由于传统制造业在产业链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上马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可强链补链。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锚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一些“GDP万亿元城市”不约而同的选择。

  北京提出,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左右。杭州要求,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全面落实“1248”计划,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5%。上海明确,未来五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认为,立足当下,数字经济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包括新产业、新投资、新消费和新动能。着眼长远,加快数字技术进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生产要素投入,将加速供给侧和需求侧高效匹配,推动市场繁荣和经济长期增长。

  赛迪顾问去年年末发布的“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显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连续多年稳居数字经济一线城市的位置,综合经济实力与数字经济领跑全国。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呈强相关关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我国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将提升至约3.5。

  “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调结构提供新引擎。”温州大学副校长潘玉驹表示,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在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服务精准化和制造过程数字化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新华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2022年人均GDP为85698元 同比增长3%

      中新网2月28日电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698元,比上年增长3.0%。国民总收入1197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2977元/人,比上年提高4.2%。(中新财经)...

    时间:02-28
  •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全年GDP超121万亿元

      中新网2月28日电 国家统计局网站28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时间:02-28
  • 韩央行报告:中国疫后经济重启有望拉动韩国经济增长

      中新社首尔2月28日电 (记者 刘旭)韩国银行(央行)当地时间27日发布《中国经济重启对韩国的影响》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快速恢复有利于韩国出口和旅游业,将对韩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报告说,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经济快速恢复,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这有望拉动韩国今年经济增速提高0.3个百...

    时间:02-28
  • 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新疆数字经济产业如何释放“乘数效应”?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6日电 (苟继鹏)新疆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数字强基”工程,推进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数据中心建设,支持新疆软件园创建“中国软件名园”,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带动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

    时间:02-26
  • 第二届中国数字经济投融资机构四川行活动在蓉举行

      中新网成都2月26日电(王利文)第二届中国数字经济投融资机构四川行活动25日在成都举行。  此次活动由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数字经济投融资联盟、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四川证监局联合主办,旨在通过打造政策、产业、资本“三轮驱动”活动平台,帮助企业直连优质创投机构,提升融资概率,助力投资人集中发掘创新项目,与行业资源...

    时间:02-26
  • 如何推动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 专家热议

      中新网成都2月25日电 (中新财经 左雨晴) 落实“双碳”目标,数字化正在成为实现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推动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议题。  2月25日,以“数字引领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成功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数字化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  绿...

    时间:02-25
  • 金融业占横琴GDP比重超1/3 已成重要支柱产业

      中新社广州2月24日电 (记者 许青青)《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23日印发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24日表示,将全力推动《意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该行介绍,在金融改革开放措施的有力促进下,横琴金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2年横琴金融业增加值达164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

    时间:02-24
  • 王志刚谈科技教育人才统筹推进:科技部要当好“主角和配角”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的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大目标如何统筹部署推进?科技部部长王志刚24日形象提出,加强科教协同和人才工作已有相关机制,有些是科技部当“主角”,有些是科技部当“配角”,当“主角”要承担主体责任,当“配角”要配合相关部门把工作做好。  国务院新闻...

    时间:02-24
  • 国家高新区自创区2022年贡献全国13.6%GDP 实现 “三高三新”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在北京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回答媒体关于国家高新区和自创区建设相关提问时透露,2022年,高新区、自创区贡献了占全国13.6%的GDP,同时在节能降耗方面走...

    时间:02-24
  • 加“数”奔跑 九龙坡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走进区域看发展】加“数”奔跑 九龙坡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新华网重庆2月23日电(李华曾 刘文静)智慧工厂内,运料机器人正在有序作业。数字大屏上,生产场景被可视化再现,并能实时显示机器人工作状态、产品数量及合格率,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采访团来到重庆九龙...

    时间:0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