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如何推动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 专家热议

2023-02-25 22:13: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2月25日电 (中新财经 左雨晴) 落实“双碳”目标,数字化正在成为实现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推动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议题。

  2月25日,以“数字引领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成功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数字化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

  绿色经济为何需要数字化?

  “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的经济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走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之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表示。

  杨开忠指出,走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之路,是抓住和引领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内在要求,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既符合培育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需要,也符合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发表演讲。 左雨晴 摄

  “为落实走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之路,必须把握和强调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法和基于数字化网络的解决方法。”杨开忠强调,其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法是指与自然合作以减缓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粮食安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或增强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使生态系统造福人类的发展过程;基于数字化网络的方法强调通过互联网络收集、整合、分配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支撑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杜祥琬认为,数字技术在能源方面,特别是在电网当中如何应用以提高效率,意义非常重大。

  “要正确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先立后破。”他表示,我国的煤炭油气并不富足,煤炭储采比仅40年,因此要注意节约高效清洁利用煤炭,同时也要逐步发展非化石能源。“这样先‘立’,‘立’得足够了再逐步减少煤炭。”

  数字化如何“助推”绿色经济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指出,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危害健康的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而数字化正在为环境和人体健康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数字孪生——观测数据以及模型的融合,为我们预测未来环境和气球变化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工具;个体健康方面,暴露组学和多组学结合起来,在大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的挖掘里,也为我们揭示健康产生的原因以及干预和防护,保护我们每个个体的健康,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发表演讲。 左雨晴 摄

  “ChatGPT也好,AI也好,它只是改变一种方式,给我们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工具。”在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电子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任福继看来,先进智能可以助推绿色发展

  “先进智能主要是把虚拟的经济,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效率。”任福继表示,2030年的碳达峰,以及2060年碳中和,必须要基于先进智能的理念技术革新,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

  聚焦碳普惠 多项重要成果发布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还发布了四项重要成果:宣布数字碳中和认知中心公益平台筹备启动;发布《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发布“2022 数字碳中和案例征集活动”成果和“碳减排数字账本”;为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轮值单位授牌。

  “碳普惠作为一种低碳发展机制创新,旨在鼓励个人和中小企业的低碳行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企业生产低碳转型,提升全社会低碳发展水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田成川在论坛上表示。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田成川发布“碳普惠合作网络”研究成果之《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 左雨晴 摄

  据介绍,《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梳理了我国碳普惠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碳普惠的内涵、特点、优势及作用进行了阐释,并通过案例研究提炼出当前全国各地开展碳普惠的类型及不同特点,提出了促进碳普惠发展的对策建议。报告的发布将有助于全社会了解碳普惠推动碳普惠、实践碳普惠。

  作为数字碳中和的典型产品之一,以数字云的形式搭建的第三方绿色生活减碳计量底层平台——个人数字碳账本的出现和成长发展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据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介绍,碳账本可将每个人的碳减排量量化、可视化。“一位点外卖早餐的办公室职员,在下单界面选择无需一次性餐具,成功下单后,他的碳账本获得了45.72克碳减排量。在同一时间,分散在北京、山西、四川泸州等地的人们,在正常工作生活的同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愿景,贡献了他们的碳减排量。”

  “个人日常生活的碳减排行为虽然比较微小,但是叠加起来就是规模相当庞大的减排量,促进微小处改变碳排放习惯的养成,整体上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这就是碳账本的重要贡献。”杜少中表示,碳账本以数字化方式带动每个人参加碳减排行为,推进数字碳中和成果的应用,支持地方政府碳普惠平台建设,为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提供了典型案例。(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花园工厂”领跑低碳高质量发展

      光明网讯(记者 赵金悦)天蓝水透、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随手一拍都是一幅漂亮的风景照,这就是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的一座“花园式工厂”。一提到钢铁企业给公众的印象往往是污染大户,但是宝钢湛江钢铁却不同,他们本着必须坚守绿色环保这条底线,致力于打造全球排放...

    时间:02-25
  •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网上海2月25日电(记者 范宇斌)当下,变革的新时代,构建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人所要思考的问题。  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24日在上海举行。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

    时间:02-25
  • 重视普惠金融,治理“数字鸿沟”

      “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现象,正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治理难题。”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及其团队密切关注普惠金融领域和数字金融的业界实践,熟知“数字鸿沟”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作为政协委员,我想通过政协提案的方...

    时间:02-25
  • 美媒称“发展中国家从中国式现代化中汲取经验要比照搬西方现代化的老路好得多”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邢翀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薛伟 摄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中国式现代化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近期,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指出,发展中国家从中国式现代化中汲取经验要比照搬西方...

    时间:02-24
  • 加“数”奔跑 九龙坡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走进区域看发展】加“数”奔跑 九龙坡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新华网重庆2月23日电(李华曾 刘文静)智慧工厂内,运料机器人正在有序作业。数字大屏上,生产场景被可视化再现,并能实时显示机器人工作状态、产品数量及合格率,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采访团来到重庆九龙...

    时间:02-24
  • 在时代洪流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概括和深入阐述,具有极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实践遵循。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时间:02-24
  • 壳牌中国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数智化助力能源低碳转型

      2月23日,壳牌中国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成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基于壳牌在能源转型领域的深厚积累和阿里云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带动壳牌集团的优势资源和阿里巴巴集团在绿色低碳、出行等领域的丰富生态资源,在能源转型及数字化转型领域展开创新合作,携手共赴“净零”未来。  作为世界...

    时间:02-23
  • 台盟党派提案涉鼓励台胞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等内容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杨程晨)记者日前从台盟中央获悉,该党派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报送党派提案25件,涉两岸关系的占四分之一,包含鼓励台胞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等内容。  台盟中央22日在北京召开2023年全国两会新闻通气会,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吴国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

    时间:02-23
  • 国资委: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加快推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中新网2月23日电 2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赵世堂答记者问时表示,国有企业是全体人民的企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民谋利,是国资央企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国有企业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践行高标准社会责任,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全力做好基...

    时间:02-23
  • 我国将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

      回应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新需求  我国将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   本报北京2月22日电(记者时斓娜)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通过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

    时间:0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