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建筑业重大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2023-02-28 06:11:28

来源:经济日报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开年以来,建筑企业积极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一批批重点项目建设正酣,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建筑业的复苏和转型升级,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实干开新局

  起步即冲刺,实干开新局。记者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建集团”)了解到,中建集团建设者正铆足干劲、奋发图强,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春节期间,在重点工程一线,不少建设者坚守岗位、就地过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中建八局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基础设施二期项目仍是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在厦门翔安机场航站区项目建设现场,中建三局数百名建设者坚守一线,确保项目一季度建设进度顺利完成;中建一局承建的中国移动成都研究院科研枢纽项目稳步推进……

  春节假期后,中建集团重大项目建设“拉满弓”“上满弦”。在江西南昌,涉及约5000户居民的南昌市青云谱区三店、洪都街道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正加快推进。在湖南岳阳,中建二局瑶塘坡社区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现场,项目建设者挖沟槽、疏管道,解决区域水流不畅,积水内涝的难题,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施工。在安徽合肥,中建四局承建的合肥市瑶海区2022年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经过雨污分流、屋面防水、内外墙粉刷等整治施工,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得到提升。

  重点工程相继完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增添新亮色。中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月7日,中国建筑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北京至秦皇岛高速公路遵化至秦皇岛段全线贯通,大幅提升河北唐山、秦皇岛两市北部地区群众的出行品质。不久前,国内已建成的最大跨度路轨两用钢桁梁悬索桥——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正式通车。重庆两江新区至茶园片区通勤时间由40分钟缩短为10分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再添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中建集团一个个忙碌运转的建筑工地是我国建筑业加快复苏的缩影。展望全年,我国建筑业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深化“放管服”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至12月份,全国建筑业总产值311980亿元,同比增长6.5%,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7%。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冬奥场馆等一批世界级标志性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彰显了中国建造水平。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建设奇迹。建筑业加快“走出去”,2021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49.4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32.8%。卡塔尔世界杯卢塞尔体育场等标志性建筑让“中国建造”享誉全球。

  新年,建筑业将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放管服”工作落到实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资质审批将提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机关将带头落实,企业申报资质受理后2个月内一定要公示结果。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领域要率先做到。

  将着力提升住宅设计水平。支持举办住宅设计全国大赛,推选优秀户型住宅。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设计人才公益性培训,培养住宅设计优秀人才。

  将组织开展行业技能大比武,让广大技能人员拥有更多获得感、自豪感,让更多建筑工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建筑工人大军。

  将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推进工程质量检测数字化监管。启动涵盖新建工程质量保险、既有房屋质量保险的全生命周期质量保险试点,运用市场化手段创新监管机制。

  将大力推广新型建材。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前提,绿色建筑要从绿色建材抓起,从政府采购抓起。将深入推进城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工作

  此外,我国将大力发展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做法。持续推动建筑工程质量评价试点,推进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完善工程建设领域职业资格制度,推进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推动实现企业、项目、人员全覆盖。

  注重提品质

  我国建筑业的规范发展将朝哪些方面努力?倪虹表示,建筑业是重要的实体经济,要守住为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的初心。

  建筑业将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管理正在向“宽进、严管、重罚”转变。资质是防止市场乱象的抓手。宽进,代表资质审批将提速,增加审批频次,提高审批效率,令企业对审批时间有预期。严管,是要严格项目建设全过程动态监管,用好数字化手段和信用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构建诚信守法、公平竞争、追求品质的市场环境。重罚,是要对工程质量不合格、恶意拖欠工人工资、造成伤亡事故等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处罚项目负责人和企业法人,并列入诚信黑名单,在一定时间内个人不能在这个领域从业、企业不准承接新业务。

  建筑业将推进施工现场数字化建设。科技进步是提升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和建筑品质的根本,在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时,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倪虹表示,建筑业应向科技进步要质量、要安全、要效益,突出提升品质、降成本两个主攻方向,集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法、新产品。要加强建筑工人队伍培训教育,形成全行业学技术、学本领、比手艺的氛围,弘扬工匠精神,打造高品质建筑产品。同时,应举全行业之力打造“数字住建”,在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建筑业应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

  建筑业将落实新时期建筑方针。倪虹介绍,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是建筑活动的总遵循,要贯穿到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好建筑首先要有好设计,才能够建设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好建筑。倪虹表示,当前要下功夫抓住宅,开展设计竞赛,打造优质样板,引导激励设计、施工人员为人民群众建造越来越多的好房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家建筑奖、勘察设计大师评选、鲁班奖等都要向住宅项目倾斜,树立鲜明的为民导向。(经济日报 亢 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西革命老区汾西县加速项目建设 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太原2月13日电 (刘小红)山西省汾西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视项目建设为发展机遇,持续推动“产业+”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融合发展理念,不断向周边乡村延伸,实现乡村振兴。  汾西县作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之一,强化引资聚力、优势互补、典型引路、内外联动,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平台公司...

    时间:02-13
  • 广西加强与柬埔寨合作:重大项目建设提速 经贸往来活跃

      中新网南宁2月13日电 (记者 林浩)2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杨春庭介绍,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距离柬埔寨最近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广西从地方层面落实中柬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合作共识,进一步加强与柬埔寨在经贸等领域的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图为柬埔寨(南宁)商务中心在广西挂牌。 广西商务厅供图  ...

    时间:02-13
  • 项目建设“踩油门” 央企扩投资干劲足

      以真金白银的投资增长拉动带动经济增长  刘丽靓  春日至,干劲足。“今年,雄安新区计划年内开工220千伏输变电工程2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3项。”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规划设计中心专责蒋雨说。当前的雄安新区一派繁忙景象,位于容东片区的110千伏南郑变电站内,塔吊林立,百余名工人在现场进行桩间土清理、第二道支撑打孔植筋...

    时间:02-13
  • 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最近,多地围绕重大项目建设作出部署:江西省明确今年将加快推进3558个重大项目建设,浙江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今年重庆计划实施市级重大建设项目1123个……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着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持续为扩大有...

    时间:02-11
  • 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最近,多地围绕重大项目建设作出部署:江西省明确今年将加快推进3558个重大项目建设,浙江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今年重庆计划实施市级重大建设项目1123个……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着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持续为扩大有效投资打好基础。  带动...

    时间:02-11
  • 山西发改系统发力稳经济 “项目建设”成关键词

      中新网太原2月10日电 (记者 李新锁)拼经济、稳预期,聚焦“项目建设”稳定山西经济大盘。2月10日,记者从山西省发改委获悉,在日前召开的山西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项目建设”成为关键词。  如何稳经济、稳预期?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的有效投资至关重要。  今年,山西将在重大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生态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等重...

    时间:02-10
  • 一季度计划投资134.3亿元 甘肃加快交通项目建设

      本报兰州2月6日电 (记者赵帅杰)记者从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甘肃将全面加快交通项目建设,一季度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134.3亿元,预期同比增长16.2%,确保全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开门红”,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据介绍,甘肃纳入一季度调度的重点项目主要有渭武、武九、彭大...

    时间:02-07
  • 广西重大项目建设“冲刺跑” 今年首月512个项目开竣工

      中新网南宁2月2日电 (记者 黄艳梅 杨志雄)2023年,“拼经济”成为中国各地的关键词,多地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起跑”。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加力开新局,力争抓住“首季效应”,为全年经济良好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日介绍,今年1月,广西各地组织开展项目开竣工活动,共推动512个项目实...

    时间:02-02
  • 各地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

      央视网消息:新春伊始,全国抓紧推进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各地纷纷打出“组合拳”,提振市场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将有160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700亿元。昨天(1月31日),北京市2023年首批50个重大项目开工。项目聚焦现代化产业、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等领域,总...

    时间:02-02
  • 各地出台“稳岗留工”政策 重大项目建设加速度

      央视网消息:为确保春节期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保障重大工程连续生产,近期,各地陆续出台了许多“稳岗留工”的政策。  在成都科创新城科幻馆项目部会议室,部分工人正在现场排队领取他们本月度的现金工资。为了让大家踏踏实实过个年,项目部赶在春节之前将本月度的工资结算。  这些建设者们参与施工的是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开、...

    时间:01-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