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广汽集团:打造科技型汽车企业 让高质量发展得以长期保持

2023-02-24 15:00:24

来源:人民网

  高质量发展中国丨粤企会客厅

  广汽集团:打造科技型汽车企业 让高质量发展得以长期保持

  周睿 李佳颖 孙博洋

  “我们要围绕着在大湾区打造汽车产业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目标来布局整个产业链,希望能够在广汽集团的带动和推动下,使大湾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设有一个新的突破。”近日,广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兴亚做客人民网《粤企会客厅》,他围绕“广汽集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阐释道,2023年是广汽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广汽集团将通过高质量的投资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2023年计划编排的投资总额是210亿元。只有把传统的汽车企业打造成科技型企业,广汽集团高质量发展才可以长期得以保持。

  记者:近日,您提出“2023年是广汽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在您看来,高质量发展对于广汽而言有哪些内涵,如何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冯兴亚:在高质量发展包含的内涵里,第一就是要稳增长,按照我们的整个事业计划的安排,2023年力争要实现产销增长10%的目标,并且向着增长15%的目标在发起挑战。所以稳增长是广汽集团2023年的事业计划的主要精神;

  第二,就是要增加投资,通过高质量的投资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2023年按照我们的事业计划编排的投资总额是210亿元,那么通过这些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相关的投资,来保证整个发展的高质量和可持续性;

  第三,我们要围绕着在大湾区打造汽车产业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目标来去布整个产业链,我们希望能够在广汽集团的带动和推动下,使大湾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设能够有一个新的突破;

  第四,从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转型,这一点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只有把传统的汽车企业打造成科技型企业,广汽集团高质量发展才可以长期得以保持。

  记者:在过去的2022年,“中国造”汽车出口超过30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在您看来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乃至中国制造业有着怎样的意义?您认为实现这一突破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冯兴亚:据统计,2022年中国的汽车出口应该是310万多,其中自主品牌的出口应该是在230万多,这个数字和上年相比都是增长的,速度都超过了50%。那么这个增长实际上对中国的汽车工业来讲非常有意义的。从过去我们把汽车从国外引进到中国来生产,到把中国制造的汽车,特别是自主品牌汽车输出到全球,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根本性的转变。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汽车工业在这几十年所取得的一些积累,并得到了一些爆发,特别是随着中国新能源的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的日益快速发展,应该说为整个汽车工业的科技属性、科技含量和品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上,所以快速推动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

  另外,在国家的战略指导下,各个投资企业在新能源的生产水平上都处于全球领先的水平,再加上本身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这种天生亲和力,也推动了整个汽车产品的智能化的水平,所以这两点加起来,应该是汽车工业出口增长的一个主要推动力。

  记者:近年来,新能源车成为汽车行业最火热的热点和增长点,有观点认为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借此弯道超车的机会,对此您怎么看?新能源车的崛起对于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又有哪些关系呢?

  冯兴亚: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我觉得第一个是体现在能源方面,从传统的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转变。

  另外一个,汽车行业转变的方向就是向着智能网联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向着高级辅助驾驶,甚至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方向发展,这是整个汽车产业全球转型的重要方向。

  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从宏观政策上给予了很多支持,包括一些税收的减免,包括新能源汽车购买的一些补贴政策等,这些政策极大的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现在已经赶超世界汽车制造水平,使中国汽车走出国门,走向全球。所以,对未来的全球竞争力的保持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记者:我们了解到,广汽集团旗下三家企业获评福布斯2022中国新晋独角兽,分别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和互联网出行服务。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广汽是一家汽车领域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然而看到广汽在科技创新所涉及的领域,发现广汽更像一家以汽车制造为基础的科技企业。在您看来,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有哪些意义,广汽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您认为,未来广汽会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冯兴亚:这几年广汽做的工作就是要做科技转型,我们在2019年提出“广汽e-TIME行动”计划,就是要通过科技的转型,把广汽从传统的制造企业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来推动广汽的发展

  汽车是一个移动的智慧空间、智能空间,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移动的超级电脑,另外,还有移动的特性,所以现在的汽车产品完全是一个科技产品,它不再是一个传统的机械产品。广汽要生产出一个现代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那么向科技企业转型是广汽必须要走的道路。

  所以,这几年科技转型也是我们整个工作的重点,包括人才的引进,我们现在研究院已经发展成接近5000人的研发团队,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优秀的人才。另外,为了留住这些科技人员,我们对科技人员实行了股份制改造,他们拥有股份,有股票期权,参与股改,让他们有长远的留下来的一个经济方面的动力。

  记者: 广汽集团地处“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在您看来,企业应该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包括人才、区位、政策方面的优势来促进企业发展呢?

  冯兴亚:国家出台了大湾区的发展的相关政策,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也是国家级的一些大的支持方面的政策,这一点来讲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这无疑是一大利好,广汽的总部和主要的研发生产地点就在大湾区,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广汽必须抓住大湾区发展的契机,来实现广汽集团自身的发展

  湾区政策应该说是给了很多吸引人才的政策,特别是刚刚出台的《南沙方案》,携手港澳,面向全球,建设南沙这个对外开放的新的平台,广汽无异于具有天时地利人和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在人才的吸引上,很多企业都享受了这样的一些政策的红利,而且下一步在人才的吸引上,我们也会把政策进一步的用好,既让国家战略能够成功的实现目标,把南沙建设成一个面向世界的全球的平台,同时,也借此来推动广汽实现新一轮的人才的集聚和科技创新的新升华、新提升。(人民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只做高价值新能源汽车:吉利银河2年内将推7款产品

      2月23日,吉利品牌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正式发布,该系列2年内将推7款全新车型,首款智能电混SUV“吉利银河L7”同步全球首发,并正式开启预订,今年二季度即可交付。此外,吉利还发布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以及全新汽车操作系统“银河N OS”等一系列具有颠覆实力的新能源电气化技术。同时,吉利银河智能电...

    时间:02-24
  • 陕西新能源汽车驶出“加速度” 智造创新提速产业升级

      中新网西安2月23日电 (杨英琦)新能源汽车成为陕西汽车产业高速增长的主引擎。“2022年,陕西省汽车产量达133.8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00万辆,有力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管理处处长吴锋23日表示。  当日,第六届“一带一路”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暨中国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

    时间:02-23
  • 广州: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桩)、加氢站等建设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21日消息,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日前联合印发了广州市《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其中提出,持续优化交通能源结构。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桩)、加氢站等建设。积极引导老旧车辆更新淘汰和船舶“油改气...

    时间:02-21
  • 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或超30% 2030年之前将达50%

      记者 龚梦泽  “新能源汽车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产能建设需要一定周期。考虑到明年、后年及未来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在目前阶段不存在过剩问题。如果不提前做好产能准备,到时候供不应求是必然的。”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专家媒体交流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针对当前市场上出现...

    时间:02-21
  • 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或超30% 2030年之前将达50%

      记者 龚梦泽  “新能源汽车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产能建设需要一定周期。考虑到明年、后年及未来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在目前阶段不存在过剩问题。如果不提前做好产能准备,到时候供不应求是必然的。”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专家媒体交流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

    时间:02-21
  • 补贴退场,新能源汽车如何“续航”?

      2022年12月31日,持续13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以下简称“国补”)政策终止。  补贴退场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如何继续发展?众多车企有哪些应对措施?新的消费支持政策怎样做好衔接?近日,本报记者对此作了采访。  助力新能源车“造得出”“卖得出”“用起来”  相对燃油车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

    时间:02-21
  • 补贴退场,新能源汽车如何“续航”?

      2022年12月31日,持续13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以下简称“国补”)政策终止。  补贴退场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如何继续发展?众多车企有哪些应对措施?新的消费支持政策怎样做好衔接?近日,本报记者对此作了采访。  助力新能源车“造得出”“卖得出”“用起来”  相对燃油车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在较...

    时间:02-21
  • 中汽协: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微降

      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同时叠加市场价格波动明显等因素影响,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微降。图自中汽协会数据微信公众号  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2.5万辆和40.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6.6%和49.9%,同比分别下降6.9%和6.3%,市场占有率达到24.7%。与2022年春节月(...

    时间:02-20
  • 广西车企加速布局东盟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新社柳州2月17日电 (林馨)2月17日,一排排为海外客户量身定制的新能源汽车,整齐停放在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五菱工业)内,准备发往越南。  五菱工业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辛军强告诉中新社记者,该公司正积极布局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邀请海外客户进行线下交流,寻找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机遇。  越南太平兴盛股份公司向五...

    时间:02-17
  • 深圳: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

      中新网2月16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16日联合印发《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  《意见》提出,鼓励银行将...

    时间:0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