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交通运输部: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工作

2023-02-23 17:29: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23日电 2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2022年,交通运输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年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33亿元,同比增长了15.6%,新建改建农村公路超过了18万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589座,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3.5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以工代赈项目3859个,吸纳农村劳动力7.8万人,农村公路管护领域提供的就业岗位大约80万个。到2022年底,有农村公路管理任务的县(市、区)农村公路“路长制”的覆盖率达到了98.7%,全国路长的总人数67.1万,累计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8000多条,推动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李小鹏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现代化农村交通运输体系,更好的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在“四好农村路”方面继续推动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实施新一轮的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工作。主要有五大工程:一是骨干路网提升工程、二是基础路网延伸完善工程、三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四是产业融合发展工程、五是服务水平提升工程。通过这五大工程,将要加快完善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路网体系。

  二是要助力农村群众能够就地就业增收。大家都知道,农村公路是交通基础设施,在它的建设当中,可以吸引一部分农民工参加,这样就使得农民朋友可以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我们要更大力度推广以工代赈,不断加大农村公路相关就业岗位开发的力度。

  三是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提高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的水平,还要推进农村公路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四是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服务质量,要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深入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就是农村客运、农村货运和农村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提升城乡交通运输均等化服务的水平。

  五是推动农村公路融合发展,要把农村公路的发展与沿线的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等的建设一体推进,大力发展“路衍经济”,实现“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中新财经)

搜索

复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文旅部就《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答记者问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就《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答记者问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就《通知》出台的背景、意义、主要内...

    时间:02-23
  • 乡邮路上的“绿色使者”:助农增收 邮寄“幸福”

      中新网太原2月23日电 题:乡邮路上的“绿色使者”:助农增收 邮寄“幸福”  作者 杨佩佩 裴效华  “李哥在家吗?我给您把卖蜂蜜的钱拿过来了。”“杰娃啊,这么晚了你还专门跑过来,快进屋。”刚刚忙完工作的高文杰专程来到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赵康镇赵康村,将代卖蜂蜜的300多元送到村民李石锁手中。高文杰走访辣椒经销户。 山...

    时间:02-23
  • 文旅部印发通知 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本报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郑海鸥)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不同门类,要找准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处、联结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

    时间:02-23
  •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关村——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村民增收

      核心阅读  治理垃圾污水乱倒乱排、整村推进厕所革命、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古城镇关村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系统规划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村民获得感、幸福感逐步提升。  走进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古城镇关村,硬化路面干净整洁。...

    时间:02-23
  • 牢记总书记重要嘱托!江苏建设“三个体系”,持续增收富民

      【编者按】在今年1月召开的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了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意愿,更是8500万江苏儿女的莫大荣光。江苏这片热土,一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关键时期、重要节点,总书记都亲自为江苏...

    时间:02-22
  • 第二届中国(哈尔滨)新闻出版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启动 开拓国际传播新领域

      中新网哈尔滨2月22日电 (记者 刘锡菊)22日,第二届中国(哈尔滨)新闻出版产业融合发展论坛暨重点项目推介会在哈尔滨举行,旨在加快推进新闻出版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闻出版产业融合发展。  本次论坛以“数字赋能融合发展”为主题。开幕式上,重点项目“国家级儿童数字创意产业基地(园区)项目”、“黑龙江线上图书生产中心项目...

    时间:02-22
  • 在融合发展中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第十四届海峡论坛主会场外景。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往来便捷、合作紧密,政策开放、服务贴心,情感融洽、心灵契合,在今年召开的福建省两会上,福建省省长赵龙用这样三组词语描绘了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新图景。  近年来,福建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今年...

    时间:02-21
  • 春赏木棉红 旅游提质增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央视网消息: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这里的木棉花开正旺。昌化江畔若隐若现的青山、诗意静谧的稻田、缓缓流淌的江水、热烈绽放的木棉在风中摇曳,构成了一幅唯美的春日图景。  据了解,2023年1月至3月,当地举办春赏木棉红系列旅游文化活动,促进旅游提质增效,带动更多群众增...

    时间:02-20
  • 闽台同胞相聚福州 共话两岸融合发展故事

      中新社福州2月19日电 (记者 龙敏)19日,“海峡缘系·纳福吟新——闽台同胞新春雅聚”活动在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的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举行,50余名闽台两地同胞相聚,闻香、品茗、听琴、看戏,共话闽台两地融合发展新故事。  当天晚间,闽韵悠悠,声声惊艳,舞台上的演员们用温婉的声线、精湛的表演将观众引...

    时间:02-19
  • 农业大省安徽:小田变大田 农民多增收

      中新社合肥2月19日电 题:农业大省安徽:小田变大田 农民多增收  中新社记者 吴兰  当前,正值冬小麦返青关键期。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访安徽淮北、阜阳、亳州、淮南等市发现,围绕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地积极探索“小田并大田”“农业大托管”等路径,为乡村振兴探路。  农业大省安徽,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中...

    时间:0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