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关村——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村民增收

2023-02-23 10:00:20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治理垃圾污水乱倒乱排、整村推进厕所革命、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古城镇关村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系统规划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村民获得感、幸福感逐步提升。

  走进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古城镇关村,硬化路面干净整洁。防火志愿者骑着插旗的摩托车,正来回穿梭巡查。一辆绿色保洁车缓慢行进着,村民三三两两,迈步朝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走去。“干啥去啊?”“去领票呗!下周又该理发了!”

  “大家有序排队,不要挤,都能领到。”在关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厅窗口,对着几十位村里的老人,村支书王晋刚的声音不时响起。

  改变:从看得见的环境入手

  王晋刚是2014年返乡担任村支书的,时年35岁。

  最初上任时,村子和其他邻村没什么区别:白天,家家门口堆积着柴火、煤块、粪堆等杂物,每天中午做饭的时候炊烟四起,不时有村民从门口提着桶出来,把洗碗水往街上一泼。零散的行道树,是清一色的万年青,显得孤独而单调。一入夜,村里便陷入了一片漆黑。

  大家都习惯了。因此,当王晋刚从改善环境着手,提出“垃圾不落地,污水有去处”的时候,一些村民玩起了“躲猫猫”。不让堆杂物,就搭个小棚遮起来。污水不让往门口倒,就攒着晚上悄悄倒。为了推进工作,村里组建了一支联防队,吸纳党员和热心村公益事业的村民参与,在带头示范的同时,联防队成员上门对大家耐心劝说,“门口乱堆会影响村容村貌,污水垃圾要倒在咱专门设置的处理点,杂物要搬到家里。”

  村里设置了6个清洁岗位,每天会在定点的时间处理垃圾。

  2016年,全村开挖铺设污水管网5000余米,实现大街小巷全覆盖,家家户户都接入,并在全县率先建成日处理生活污水150吨的污水处理站一座。处理后的污水达标排放,灌溉农田和树木花草。“我们还给每家都发了一个小垃圾桶,村里保洁车定时上门收集垃圾,并按期处理。已经形成了‘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清理模式。”王晋刚说。

  如今,村里的每一条街都栽种着不同的花树,樱花、红叶李、海棠、月季、银杏;有些巷子窄,种不了大树,就用捡来的河石砌出一条绿化带,种上矮小的灌木花草。入夜,100多盏太阳能路灯整齐矗立,村子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热闹。

  便民:补齐制约幸福生活的短板

  快近晌午,磨豆腐的香味、炒菜的肉香,飘散在关村的空气中。村里幼儿园的放学铃声响起,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家长,纷纷接上孩子回家吃饭。村民任振旺跑到厨房给妻子帮忙,高压锅里炖上的排骨香气扑鼻,勾得人食指大动。几百米外,同村的郭白女陪母亲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不时进厨房看看嫂子蒸的麦饭做好了没。

  不见锅灶煤烟起,只有饭菜香如故。谈起煤改电,任振旺记忆犹新:“煤改电首先就是取暖。几年前,我陪王书记去太原选择取暖产品,我觉得太贵,愁得直摇头。可你猜他说啥?”任振旺顿了顿,“他说,总能想出办法!”原来,在整治村里环境时,王晋刚发现,村里不少垃圾实际上都来自做饭与取暖的用煤废物,还有旱厕的土堆。于是他开始琢磨:无论是响应国家政策,还是为了村里的环保、民生,这些工作得做。

  煤改电,电网改造前提下的关键在于产品质量要过硬,成本控制对乡亲们要合适。王晋刚带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调研后看中了某款空气能产品,可一算账,算上补贴还得两万元。“当时想,这可不行。在政府支持下,我们亲自去了趟厂商的总部广州。”王晋刚笑着说,和厂商洽谈时充分表达了诚意,并谈到目前的价格群众确实负担不起,希望能够把价格降下来。“我承诺,一定要打造出一个清洁美丽的关村来,这也算是为产品做广告了。”

  经过几番恳谈,厂商被打动了,把产品的价格降低了近一半。在政策补贴后,村民可以根据情况,在5000元与1万元的两款产品中选择。“我们都算账。一年用煤得将近4000元,补贴后的电费一年2000元出头,4年就回本了。”任振旺掰着指头,笑着说,“2022年刚好满4年了,划算。”同样感到便利的还有郭白女,“以前得添煤、掏灰,麻烦还不卫生。”郭白女说,“现在,我在屏幕上就能设置室内温度,省事多了!”

  “现在,我们农家小院都可干净了!”郭白女指着家里院子停车的地方说。走进郭白女家的洗手间,只见瓷砖地板上装着洁净的马桶,盖子上套着灰色的垫子,除了简单的卫生用品没有其他杂物,空间显得宽裕有余。轻踩马桶座下的按钮,就听到“哗哗”几声水流。“去年,旱厕改成了水厕,我们没花一分钱,卫生又环保。”郭白女说,“生活是越来越便利了,最近村里还新开了公共浴室,条件可好了,洗澡理发都免费。”

  “2021年,我们整村推进厕所革命,采取‘通风改良+节水马桶+大三格化粪’的模式,将粪液统一收集到化粪池,厌氧发酵,还能变废为宝,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王晋刚介绍,村里始终在不断解决制约村民幸福生活的短板。2022年2月,关村实施农村公共浴室和公共理发室建设。特殊困难群体、低保户以及60岁以上家里没有洗浴条件的老年人均可免费洗浴,解决了困难群众、特殊群体“洗浴难”的窘境,便民理发店每月定期发票,60岁以上的都可以免费理发。

  说话间,郭白女的嫂子把做好的饭菜端了上来。“我们现在做饭也不用煤和柴火了,用电省事又干净,垃圾每天就一小袋。”郭白女说。

  未来:搭上数字产业的快车

  每到月初几天,关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就热闹起来。服务窗口前,郭白女这样60岁以上的村民,可以排队领取免费理发票,王晋刚等村干部们也会纷纷忙碌起来。

  关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台有3个窗口,对应着常办的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低保申请等事项。隔壁是医务室、民事纠纷调解室和村委会。步入后院,戏剧大舞台位于中央,便民理发室、洗衣店、公共浴室依次排开。不远处的展板上,是春节、腊八节、妇女节等节日时,村里各种文娱活动的照片,还有评选出的“最美媳妇”“最美婆婆”等先进模范照片与事迹。

  “这几年,我们关村变得越来越美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也不断地跟上了。”关村党支部副书记黎红波说,在改变村里环境的同时,村党支部对产业发展做了系统的规划,用集体收入和政府补贴建立了公共浴室、理发室,装修了戏剧舞台等,村民获得感、幸福感逐步提升。

  打开党群服务中心的联防联控平台,电子屏幕上出现16格不同地点的实况画面。“村里已经基本实现主要路段监控全覆盖,未来我们将接入更多功能,建设数字关村一张图系统、村百景系统、智慧党建系统、村情通系统、时间银行系统等,点击屏幕即可实现所有信息可见。”黎红波介绍,2022年,关村被列为山西省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在提升数字治理的同时,还准备发展智慧农业。

  村里建起污水处理站后,王晋刚与黎红波等村干部一直思索下一步的方向。2016年,关村投资建成占地面积150亩的高标准设施冬枣大棚,以“党建引领,公司运作,合作经营,农户参与”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

  “但就目前而言,污水处理站每年电费、人工费等运营费仍是笔不小的支出,压力比较大。长远来看,还得不断壮大产业,提高集体收入。”王晋刚介绍,未来几年,关村将以3500亩大田种植基地为主,建设植保监测站,配置完善物联网系统,实现农药喷洒、播种智能化。同时,在原有基础上,建设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系统。

  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关村还鼓励个人发展产业,“关村八大碗”“老丁磨豆腐”等特色品牌食品逐渐发展,“我现在搞起了农家乐餐饮和简单的食品加工。2021年,‘八大碗’卖了800套呢!”村民王继风高兴地说。

  “发展乡村产业不能忘了乡亲们,一方面通过合作社入股方式让乡亲们搭上数字产业的快车,一方面鼓励乡亲们发展家庭食品加工业,帮助他们走上规范经营的致富道路。”王晋刚畅谈着更多的期待,“现在的关村,白天干净整洁,夜晚路灯明亮,环境有花有草,已经走在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以后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人民日报记者 郑洋洋)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南方地区降水偏少 北方地区气温波动回升

    一、过去10天北方地区降水显著偏多青藏高原气温持续偏高过去10天(2月13-22日),重庆、云南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20~40毫米,其中云南北部局地超过60毫米,新疆北疆西部、甘肃、陕西南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等地有5~10毫米降水,北疆西部局地超过2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成~2倍,局地偏多4倍以...

    时间:02-23
  • 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海上新力量”今年何以弄潮?

      中新网上海2月23日电(记者 范宇斌)新时代新征程,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成长的新的社会群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如何展现新风采、新作为?  在上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称为“海上新力量”。如今,上海有超365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包括了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

    时间:02-23
  • “交流与共享”研讨会北京举行 与会嘉宾呼吁促进两岸交流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陈建新)“两岸交流越密切,台海局势就越稳定。”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22日在北京表示。  由台盟北京市委主办的第十五届“交流与共享”研讨会当日举行。多位从事两岸关系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台湾部分政党、社团代表人士围绕共享发展机遇、推动和平发展、台海局...

    时间:02-23
  • 福建平潭渔民救助3名海上遇险台胞 各部门一路助平安回家

      中新网平潭2月23日电(陈梦菲 蔡少航)平潭出入境边防检查站23日披露,近期3名台胞海上遇险,福建平潭渔民伸以援手,各部门一路助力平安回家。  “黄大哥,我们下午4点的飞机回台湾,再一次感谢您的救命之恩,以后常联络……”22日10点,在结束与新朋友黄某的视频通话后,台胞林某长舒了一口气。  回想起这几...

    时间:02-23
  • 福建莆田对台集装箱航线复航

      中新网福建莆田2月23日电 (吴志)福建莆田边检站23日透露,从金门港驶来的台湾货轮“辑薪”轮,近日运载18个集装箱的五金配件、生产辅料等货物,顺利靠泊莆田市秀屿码头4号泊位,标志着这条对台集装箱航线正式复航。  “这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首艘抵达莆田市的两岸直航集装箱船舶。”莆田边检站...

    时间:02-23
  • 晋疆少年文化交流时:忆先辈 访古迹 增情谊

      中新网太原2月23日电 (吴琼 张威震)忆先辈、访古迹、增情谊……22日,来自新疆的辅导员老师说,“走进山西,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山西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感受山西转型发展成就,促进了两地不同民族、文化、地域的了解和融合。”  结束为期7天的“探龙城晋商、寻中华古迹、承非遗文化”各族青少年中华文化...

    时间:02-23
  • 助力“双碳”战略 中科院团队卫星遥感监测反演二氧化碳研究获进展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2月23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玉胜研究团队在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的遥感反演估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他们的研究扩充了重要点源碳排放实时监测的技术手段,有助于国家和地区制定有针对性...

    时间:02-23
  • 商丘公交不会停运!工作组已进驻

    23日,河南商丘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发布通告称,拟于3月1日起暂停运营商丘市市区公交线路,引发关注。当天中午,商丘市公交公司发布通告,将克服困难,确保公交不停运,并对此前发布的公告致歉。随后,商丘市人民政府发布情况说明,市政府工作组已进驻,将依法依规查明情况,进一步纾困解难,确保市区公共交通正常运营。内容如下。情况说...

    时间:02-23
  • 让公平正义经得起围观 检察机关去年对约2.2万件案件开展简易公开听证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张素)“检察听证把相对封闭的办案活动放在人民监督的聚光灯下,开门办案,能够促使检察人员更谨慎、规范用权,让公平正义经得起围观。”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23日在北京接受网络访谈时说。  据介绍,近年来,最高检一直积极推动公开听证工作,提出将公开听...

    时间:02-23
  • 中国航空学会等加快建设航空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孟彦 张素)记者23日从中国航空学会获悉,为培养更多航空高质量技能人才,该学会等加快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暨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开工暨签约仪式,日前在江西抚州举行。据知,抚州校区规划占地面积约1560亩,建筑总面积111.3万平方...

    时间:0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