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去年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十万亿元 交通一体化持续推进成果显著

2023-02-23 05:03:37

来源:人民日报

  去年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十万亿元

  本报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贺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0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北京、河北双双跨越4万亿元量级,达到4.2万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2.0倍和1.7倍。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7年以来累计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2093家,为高精尖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京津冀携手推动产业要素有序流动。2022年,天津吸引京、冀投资1989.4亿元,占全部引进内资的53.8%,2017年以来累计达8731.9亿元;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95个,2014年以来累计转入4.39万个,其中近八成为北京转入,廊坊、石家庄和保定承接北京转入基本单位最多。

  加大创新主体培育,激发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活力。2022年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北京334家、天津64家、河北137家,共计535家,占全国的12.3%;累计总数1124家,较前三批合计数量翻倍增长。“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和“保定市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设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北京大兴区、天津经开区和河北石家庄市共同申报的“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跨省联合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独角兽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企业榜》,京津冀有95家企业上榜,占中国上榜企业的比重超过三成。

  三地新兴经济快速发展,新业态持续升温。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的8719.4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7330.2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四成,提高6.4个百分点;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2%,较2014年提高1.9个百分点;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6%,比2013年提高8.8个百分点。

  本报石家庄2月22日电 (记者史自强)记者从河北省着力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9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成果丰硕,“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形,互联互通的公路网络全面构筑。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目前,河北省通车里程达到8243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省会到北京1小时通达。互联互通的公路网络全面构筑,全省公路里程达到20.9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8326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打通拓宽京津“对接路”42条段、2540公里,连通干线公路达到47条、74个接口。

  功能互补的津冀环渤海港口群基本建成,河北省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246个,设计通过能力11.6亿吨,吞吐量达到12.8亿吨,大宗物资运输主枢纽港地位不断巩固;津冀港口集装箱合作航线达到7条,干支联动的集装箱运输网络加速完善。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拓展,2022年开通多式联运线路30条,建成内陆港71个,多式联运集装箱运量达76.4万标箱。

  一枢多支多点机场布局体系基本成形,河北省运输机场、通用机场分别达到7个、19个。河北机场集团以委托管理形式加入首都机场集团,京津冀机场群主要机场实现一体运营、错位发展。石家庄机场空铁联运旅客占比保持在10%左右,对京津冀及周边区域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千年大计,交通先行。雄安新区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突出新区枢纽作用。目前,京雄城际铁路通车,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雄商、雄忻高铁已经开工,“四纵两横”高速铁路网络正在逐渐成形;雄安新区新建高速公路454公里,津石高速和京雄、荣乌新线、京德高速一期通车,容易、安大两条普通干线建材通道投用,“四纵三横”交通大动脉全面打通。

  京廊、京保、京涿通勤高铁相继开通,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人民日报》2023年02月23日第 02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报告:九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至少为一家大企业配套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普遍与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当前九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至少为一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  这份《行业领军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称,目前,中国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制造业单...

    时间:02-21
  • 工信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启动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21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  根据通知,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核和推荐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专家对各地上报的推荐材料进行评审和实地抽检,并根据审...

    时间:02-21
  • 工信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启动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21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  根据通知,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核和推荐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专家对各地上报的推荐材料进行评审和实地抽检,并根据审核结果对拟认定的第五批专...

    时间:02-21
  • 2022年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新兴经济快速发展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陈杭)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京津冀三地持续加大创新投入,高端产业引领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展现活力,创新主体发展壮大。  北京市统计局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0万亿元,其中北京、河北跨越4万亿元量级,均为4.2万...

    时间:02-20
  • 2022年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新兴经济快速发展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陈杭)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京津冀三地持续加大创新投入,高端产业引领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展现活力,创新主体发展壮大。  北京市统计局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0万亿元,其中北京、河北...

    时间:02-20
  • 物流保通保畅:监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9.8%

      最新的数据显示,2月8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监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9.8%。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2月8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物1073.4万吨,环比增长0.66%;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633.52万辆,环比增长2.22%;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138.9万吨,环比增长4.6%,完成集装箱...

    时间:02-09
  • 北京海淀成为中国首个经济总量破万亿的地市级区县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获悉,2022年,海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06.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5%,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总量破万亿元的地市级区县、继上海市浦东新区后第二个破万亿元的市辖区。  据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王振蓉介绍,初步统计,2022年1—4季度海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06.9...

    时间:02-03
  • 山西电网基建项目有序复工 建成后将保障京津冀地区用电需求

      中新网太原2月3日电 (高雨晴)2月3日,在山西寿阳明泰电厂、西上庄电厂点对网50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现场,大型牵张设备完成入场检验,第一批50余名施工人员全部到位,该工程成为山西省内春节后首个复工复产的输变电工程,标志着山西电网基建项目进入有序复工阶段。  山西寿阳明泰电厂、西上庄电厂500千伏线路工程为山西“西电东送...

    时间:02-03
  • 2022年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 中国经济站上新台阶

      二〇二二年经济总量突破一百二十万亿元  中国经济站上新台阶   2022年,挑战前所未有,成绩殊为不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城镇新增就业全年目标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站上新台阶。  稳物价——  粮食生...

    时间:01-20
  •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2022年我国GDP达121万亿元 增长3%

      本报记者 包兴安 苏诗钰  见习记者 田 鹏  1月17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会上表示,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跃上新的台阶。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持续提高,意味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

    时间:01-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