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2022年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 中国经济站上新台阶

2023-01-20 06:47:12

来源:人民日报

  二〇二二年经济总量突破一百二十万亿元

  中国经济站上新台阶

  2022年,挑战前所未有,成绩殊为不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城镇新增就业全年目标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站上新台阶。

  稳物价——

  粮食生产“十九连丰”,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

  南国沃野,推土机、挖掘机轮番上阵,冬修水利正当时。1月15日,江西于都县银坑镇琵琶水库灌区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

  “去年,高标准农田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受住高温干旱考验,粮食再夺丰收。”银坑镇种粮大户钟发发算起增收账,去年秋收,650亩农田收获粮食300多吨,80多万元收入囊中。琵琶水库灌区内的7345亩农田平均亩产达550公斤。

  民以食为天。“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去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3731亿斤,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大豆产量2028万吨,自给率进一步提升。牛羊禽肉、牛奶、水产品全面增产,蔬菜水果供应量足价稳。

  粮价是百价之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各地区各部门和亿万农民一起,细化责任、实化措施,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饭碗。粮食“十九连丰”保障了食品价格稳定,为物价总体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去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全年上涨2%,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食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明显低于美欧主要经济体10%左右的涨幅。

  能源安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统筹做好煤炭、天然气、电力、成品油等各种能源品种的互济互保,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把能源保供稳价作为系统工程,大力推动释放先进产能,确保居民用电用气用能价格稳定。2022年,我国生产原煤45亿吨,同比增长9%。生产天然气217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电力供给能力稳步提高,各类发电装机增加2亿千瓦以上,能源价格总体稳定在合理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大宗商品市场研究室主任刘志成分析,过去一年,我国沉着应对,科学决策,着力稳定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着力稳定市场预期,价格调控成效显著,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为宏观经济运行营造了良好的物价环境,也为全球应对通胀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今年,我国物价走势有望继续保持平稳。“我国粮食和基础能源量足价稳,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充分说明保供稳价举措有力有效,我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说。

  稳就业——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城乡低保扩围增效

  “用工有保障,心里踏实。”江苏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春节前夕,公司面临阶段性用工缺口,多亏当地人社部门紧急调度,从省外调来150名务工人员火速上岗,保障了生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提前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高于上年。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冲击,就业局势能够保持总体稳定,成绩来之极为不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说。

  宏观政策精准发力,推动经济持续恢复,为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红利实打实,帮扶力度很大。”福建漳州市云之梵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沈诏军为2022年的助企纾困政策点赞。2022年初,企业升级新设备,资金压力陡增。关键时刻,留抵退税等及时落账,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回顾全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截至2022年11月末,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万亿元,支持近3万个重点项目建设,着力补短板、惠民生……2022年,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形成合力,稳预期,强信心。

  就业政策落实落细,强技能、优服务、促匹配,为稳就业提供强大助力。

  安徽舒城县,技能“大篷车”下乡进村,送技能送岗位,助力群众就业。截至2022年底,“大篷车”送技下乡活动已在当地巡回培训33场次,惠及13个乡镇的1500多人。

  加大减负稳岗政策力度,持续完善创业支持政策,优化就业公共服务……2022年,人社部门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和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1亿多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1600万人次,一揽子稳就业政策及时出台、快速落地,有效对冲疫情影响。

  此外,城乡低保扩围增效,加大对困难群众帮扶力度,及时将符合低保标准的人口纳入低保;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实行一次性的临时救助金政策……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46.8亿元,比2021年增加70.6亿元。

  稳增长——

  外贸规模首破40万亿元,新动能澎湃

  极目远眺,数千辆国产品牌汽车排起长队、整装待发。作为我国最大的滚装汽车码头,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2022年出口汽车首破百万辆,达101.5万辆,同比增长16%。

  外高桥港区只是一个缩影。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首破40万亿元,同比增长7.7%,构建新发展格局步稳蹄疾,高质量发展坚定有力。

  高增长来自新动能、新优势,创新发展澎湃强劲。

  “去年,企业的营业收入翻了三番,以自有品牌‘铂陆帝’出口的光伏储能产品在欧美市场备受欢迎,供不应求。”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黄伟说。

  2022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20.66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49.1%。其中,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汽车出口分别增长67.8%、86.7%和82.2%。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我国共有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2022年,紧紧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稳步提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十一位。

  高增长来自好环境、好服务,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1月12日,施耐德电气关键电源创新实验室在上海启动运营。从投资建厂、成立公司到加速本土研发布局反哺全球,外企在中国的投资路径不断升级,折射中国创新发展潜能。

  2022年,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改革棋局在更高水平更高起点徐徐铺展。从着力破除市场壁垒、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到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再到优化服务、促进贸易投资,一系列改革举措向纵深推进,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开辟新空间、释放新潜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经济表现将会逐步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在2023年末的时候会比年初更加强劲。

  本报记者 陆娅楠 常 钦 李心萍 罗珊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金融赋能外贸打造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制度型开放、营商环境改善、结构调整优化,也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  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规模再上新...

    时间:01-20
  • 打造外贸新优势 天津在日本东京召开投资环境说明会

      中新网天津1月18日电 (记者 王君妍 通讯员 朱宏 李睿)天津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中日企业贸易洽谈会16日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天津经贸代表团及相关区招商团队、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日华商协会代表以及中日企业家200余人参会。  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表示,经贸往来是中日双方的基本盘和稳定器,天津与日本经贸交流合作基础...

    时间:01-18
  •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2022年我国GDP达121万亿元 增长3%

      本报记者 包兴安 苏诗钰  见习记者 田 鹏  1月17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会上表示,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跃上新的台阶。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持续提高,意味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

    时间:01-18
  • 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王恩博)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后,中国经济总量在2022年再上新台阶。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约18万亿美...

    时间:01-17
  • 专家: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将再上新台阶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闫晓虹) 展望2023年,业内经济学家预计中国经济各项主要指标将出现较为明显、全面、积极的改善,全年经济增长大概率可以超过百分之五,经济总量将再上新台阶。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17日点评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时表示, 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展现了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并...

    时间:01-17
  • 2022年中国GDP增长3.0% 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对外公布2022年中国经济年报。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在当天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国民经济顶住...

    时间:01-17
  • “轨道上的长三角”持续激发区域发展新优势

      新华社杭州1月16日电 题:“轨道上的长三角”持续激发区域发展新优势  新华社记者魏一骏  从上海虹桥站出发坐2小时左右高铁,到达建德站后再驱车约10分钟,就能到达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这是中心董事长龚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新材料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集成、应用和产业化工...

    时间:01-16
  • 广西抢抓RCEP机遇 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中新网南宁1月14日电(记者 林浩)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广西商务厅厅长杨春庭介绍,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以来,广西发挥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巩固对东盟开放合作,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中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当天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时间:01-14
  • 云南晒发展“成绩单”:经济总量达2.9万亿元

      中新网昆明1月11日电 (陈静 熊佳欣)“经济总量从2017年的1.64万亿增加至2.9万亿左右。”“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力以赴稳经济。”在11日召开的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中对于云南经济发展的表述铿锵有力,并明确指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地处中...

    时间:01-11
  • 四川预期今年GDP增长6%,确保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

      去年经历了多种困难叠加考验的四川,今年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在6%左右,并提出未来5年经济总量要突破8万亿。  1月11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四川省省长黄强代表四川省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黄强表示,刚过去的2022年,是本届政府五年中经受考验最多、挑战最大的一年。面对多重困难叠加、多种...

    时间:0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