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加强董责险风险筛查警惕“一赔惊人” 首例投保机构代位追偿董监高获赔3.35亿元

2023-02-22 15:06:57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冷翠华

  上海金融法院官方微信号2月20日消息,我国首例上市公司因证券欺诈被判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后,由投资者保护机构代位向董监高追偿的案件有了结果,上市公司大智慧将获控股股东3.35亿元全额赔偿。

  这一事件引起保险业界的高度关注。业内人士认为,大额赔偿风险或使得董责险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公司赔偿后董监高被追责

  根据上海金融法院消息,大智慧因201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增利润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于2016年7月份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一并被处罚的还包括张某虹等时任董监高共14人及承担年报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等。此后,数千名投资者陆续以该虚假陈述行为造成其投资损失为由,对大智慧及相关责任人提起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截至2023年2月16日,大智慧已根据生效民事判决向投资者支付赔偿款共计3.35亿元。

  此案中,2021年9月份,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投服中心”)以股东身份代表大智慧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向时任董监高相关责任人追偿。2021年11月份,大智慧作为原告,以张某虹等为被告提起另案诉讼,请求五被告支付其在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系列案件中向投资者支付的民事赔偿款约3.25亿元,后变更诉请为3.35亿元。

  经过审理和调解,大智慧与张某虹等五被告达成调解协议,约定张某虹于今年年底之前分4笔向公司全额支付该案诉请损失3.35亿元。

  上海金融法院副院长林晓镍表示,近年来,上市公司因证券欺诈被诉向投资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案件大幅增多,但上市公司在履行赔偿责任后向董监高追偿的案件尚不多见,这起全国首例股东派生诉讼案件以及关联追偿案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据悉,大智慧2022年4月份发布了购买董监高责任险的公告,赔偿限额不超过1亿元,费率不超过保额的1%(税前)。对此,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律师王民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董责险保单一般是索赔发生制保单,大智慧去年投保的董责险保单无法覆盖此前年度已经发生的索赔或可赔情形。同时,董责险是非常专业的险种,每一个案例都需要根据具体适用的保单具体分析,因此,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与索赔最好通过熟悉董责险业务的专业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律师进行。

  中怡保险经纪执行总监申迪中表示,抛开保单的时效问题,这起股东代位追偿案的基础特点符合董责险的保障情形。董责险最本质的作用是在上市公司董监高因不当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时为其提供保障保障的主要项目包括被保险人的抗辩费用及民事赔偿金。该案也给董责险业务带来一些启示:一是需确认上市公司和董监高是否都是董责险保单的被保险人;二是控股股东或实控人等若不在上市公司担任董监高职位,是否在被保险人范围内;三是股东派生诉讼在保单内是否得到保障

  董责险需求将持续增加

  董责险2002年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但此后多年一直“不温不火”。近两年,随着新证券法的实施以及康美药业案等事件的驱动,拟购买董责险和续保的上市公司快速增加。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市公司相关公告不完全统计,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有113家、248家、337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董责险购买计划。

  王民分析称,近年来,上市公司和董监高面临的责任风险越来越高。保险需求与责任风险以及诉讼风险成正比,因此,对董责险的需求也将进一步上升。

  王民表示,董责险的保险人可以作为外部第三方,通过核保的尽职调查以及核赔调查等,促进上市公司提高治理能力。同时,对于保险人来说,也必须做好风险防范和保险条款设置,例如,对董责险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需要通过对不诚实行为除外责任与责任可分割性条款的设置,对公司和董监高的责任进行合理分配。

  记者了解到,随着董责险投保公司增多,目前已有险企收到了董责险理赔申请。某险企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看好董责险市场未来发展。该业务具有“不赔则已,一赔惊人”的特点,这也是保险公司对于相关业务的顾虑所在。王民表示,保险公司需要加强对董责险风险的筛查,谨慎承保高风险企业,同时应控制保额,可以通过共保或再保的方式分散风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投保机构成功追偿董监高!实控人同意赔偿大智慧超3亿,为此将减持6%

      全国首例由投资者保护机构代位向公司董监高追偿的案件,正式裁定。  2月20日,在上海金融法院的主持调解下,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智慧”,601519)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长虹与公司达成和解,张长虹同意支付公司在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系列案件中,向相关投资人赔付3.35亿元。  上海金融法院表示,裁定准予原告中证中...

    时间:02-21
  • 昆明市医保政策调整 约7.3万家参保单位降费超9亿元

      中新网昆明2月17日电 (陈静)2023年度昆明市医疗保障制度筹资及待遇政策调整情况新闻通报会17日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昆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由2022年的8%(未含生育保险部分)下调至7%(未含生育保险部分),将为昆明市73357家参保单位减负约9.55亿元。  为进一步优化调整昆明市医疗保障相关政策、制度,稳步...

    时间:02-17
  • “小屏幕”大智慧:内容愈发贴近百姓、贴近生活

      “白天出门,晚上网聚。一边综艺,一边刷剧。开着电视,盯着手机。手不够用,眼不够使;多笑少言,就怕漏底。”这恐怕是大部分人过年期间的真实写照。这段时间,最让人目不暇接的就是“小屏幕”——不管是电视屏幕、电脑屏幕,还是手机屏幕、PAD屏幕,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等成为必不可少的文化消费品。  2023年春...

    时间:01-27
  • 甘肃凉州不“凉”,温室西瓜“订单+保单”收入有保障

      中新网兰州12月28日电 (刘潇 田鹏鹤)“以前种瓜果需要操很多心,种的时候要施肥浇水,还要防止病虫害,等种出来了,又要担心销量问题。”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副镇长刘治兴,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坦言,比起在家里种瓜果,十多年前,大柳镇的农户们大部分会选择外出务工。  近期,大柳镇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的冬日西瓜迎来丰收...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