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甘肃凉州不“凉”,温室西瓜“订单+保单”收入有保障

2022-12-28 14:04: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12月28日电 (刘潇 田鹏鹤)“以前种瓜果需要操很多心,种的时候要施肥浇水,还要防止病虫害,等种出来了,又要担心销量问题。”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副镇长刘治兴,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坦言,比起在家里种瓜果,十多年前,大柳镇的农户们大部分会选择外出务工。

  近期,大柳镇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的冬日西瓜迎来丰收。室外寒风萧瑟,但是在种植西瓜的智能日光温室大棚内,暖意融融,绿意盎然,成熟饱满的西瓜掩映在藤蔓之间。

  大柳镇桥坡村村民明瑞山很早就来到棚内开始劳作。

图为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内,农户和工作人员正在大棚中采摘冬日西瓜。 李亚龙 摄

  “2010年以前,我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每年大概赚2万左右,都是辛苦钱。”39岁的明瑞山说,现在他家里有两座日光温室大棚,大棚内都种满了西瓜,如今的收入比以往翻了好几番。

  据明瑞山介绍,大棚内的西瓜,一年可以收获四茬,在严寒的冬季也可以吃到皮薄肉厚,香甜可口的西瓜。

  “种西瓜比外出务工要轻松,而且赚的还多,我以后不打算再出去了,就好好种我的西瓜。”明瑞山说。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大柳镇就开始搭建大棚,如今已经累计建成日光温室大棚3100多座6000多亩,相当于有560多个世界杯足球场那么大。据刘治兴介绍,截至目前,大柳镇的农户每家至少有一座棚。

图为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内,农户正在大棚中采摘冬日西瓜。 李亚龙 摄

  “近几年,农户都爱种西瓜,主要得益于高科技的助力,现在种西瓜要比以往省力很多。”刘治兴说,大柳镇在日光温室棚内引进了高科技——物联网系统。只要农户拿出手机就能看到西瓜长势,也可通过手机为大棚放风、控温,给西瓜浇水、施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节约了农户的劳动成本。

  但是,每家每户都种西瓜,而且一个大棚一年会结四茬瓜,这么多西瓜要如何销售呢?

  面对记者的疑问,刘治兴坦言,大柳镇依托北京鹏程万达等企业,与农户签订西瓜购销合同,大力推广高端西瓜品种,通过“订单+保单”模式,对西瓜进行统一运销,保证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我们在种瓜之前,就与瓜菜公司签订了保底收购的协议,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问题。”明瑞山指着大棚内的西瓜说,这一批冬日西瓜,即将销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据了解,凉州区是全国北方冬春设施果蔬规模化种植基地,今年,设施瓜菜生产规模和产值稳居甘肃省首位。(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网络科技“赋能”冬日草莓 让高原添绿农户增金

      中新网西宁12月25日电 题:网络科技“赋能”冬日草莓让高原添绿农户增金  作者李隽湟中宣图为游客在草莓大棚采摘。 湟中融媒供图  25日一早,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玉拉村,农户霍成文在奶油草莓大棚内开始了网络直播。支架一放、手机一开,霍成文就“变身”带货主播。在他的身后,工人不停地俯身采摘,大棚里一派忙碌景...

    时间:12-25
  • 山西襄垣:农户“抢”时光 “猫冬”增收忙

      中新网长治12月25日电 题:山西襄垣:农户“抢”时光 “猫冬”增收忙  作者 高瑞峰 韩聖玉 连彦玲  本是农闲之时,李协兵却忙得不亦乐乎。他种植的尖椒已进入成熟阶段,沉甸甸的尖椒挂满枝头。  李协兵是山西省襄垣县冯村的“资深菜农”,穿梭在大棚中,李协兵查看着尖椒长势,整理着侧枝。“大棚...

    时间:12-25
  • 新疆兵团:“95后”返乡大学生大棚种草莓开启创业梦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19日电 (戚亚平 高小霞)每天11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返乡大学生张正邦,就会来到位于五连的大棚基地,查看自家...

    时间:1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