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汽车加速“出海”与世界共赢

2023-02-20 11:00:2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中国汽车加速“出海”与世界共赢

  新华社记者

  中国农历除夕,装载3000余辆奇瑞汽车的滚装船从上海港启航,历经1个月左右的海上航行后,最终将抵达欧洲市场。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向欧洲、中亚、南美等地区11个国家发送了2.4万辆汽车。

  近年来,中国车企凭借优势产业布局、创新和绿色发展战略加速深耕海外市场,背后既有汇聚全球先进要素的合力,更展现出促进共赢发展的魄力。

  “称心之选”

  俄罗斯莫斯科市民维诺格拉多夫有一辆中国哈弗品牌运动型多功能车。他告诉新华社记者,2021年他在朋友推荐下买了这款车。“一年多过去了,驾乘体验非常不错,是称心之选。”

  近几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越来越常见。仅去年一年,俄罗斯就新开487家中国品牌汽车销售门店。这得益于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汽车的喜爱。

  今年年初,中国车企比亚迪开始在日本市场销售其纯电动车SUV ATTO 3,收获当地各界人士好评。“加速平稳顺滑”“车内非常安静”……日本经济新闻社评论说,这款汽车不仅比续航里程相近的日本产电动汽车便宜,而且其自动紧急刹车系统等一些高科技装备也十分亮眼。

  菲律宾从事汽车销售的杰伊·杰雷说,一些客户试驾中国汽车后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程度令人惊叹,试驾体验改变了他们对“中国制造”的认知。

  据墨西哥国家地理统计局数据,2022年1月至11月,墨西哥共进口汽车约65.2万辆,其中中国制造的汽车占比约23.5%。中国成为墨西哥进口汽车第一大来源国,美国、巴西、日本和印度位列其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311.1万辆,较上一年增长54.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1.2倍,实现跨越式突破。

  应变之道

  当下,全球汽车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变局,汽车电动化步伐不断加快。面对变局,中国车企积极顺应时代浪潮,走出一条绿色化、国际发展的应变之道。

  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野边继男谈到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持续发展时说,中国引入外资车企到本国生产,并优化汽车外资政策,在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同时,培育了本土电池制造企业,形成了电动汽车产业集群。

  德国杜伊斯堡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表示,中国正飞速成为汽车大国,而电动车在其中起到特殊作用。

  全产业链布局是中国电动车企一大优势。例如在安徽,比亚迪已建立整车生产制造基地,而石墨负极材料等配套企业更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续航”支撑。

  与此同时,国际发展战略让中国车企在技术、人才与市场营销上与海外合作伙伴整合互补。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公司集合上海和伦敦两套团队,在充分考虑海外消费者对动力、操控性能喜好的基础上,推出全球化的车型设计。

  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向记者表示,中国不再是全球体系中的补充,“中国智造”正在被全球认可。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表示,中国汽车的全球化不仅是市场的全球化,更是人才、技术、供应链、文化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

  共赢之举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目前运行的电动公交车主要来自中国公司。智利塔尔卡大学工程系学者克里斯蒂安·加西亚说,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帮助智利推动减排、建设更清洁城市,并改善了乘坐者体验。

  去年9月,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工厂项目正式启动;蔚来汽车在匈投资建设的蔚来能源欧洲工厂首座换电站也正式下线。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表示,汽车制造是当地支柱产业,吸引相关中国投资对匈牙利经济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比亚迪纯电动大巴足迹遍布100多个欧洲城市。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表示,中国车企为当地提供了成熟的绿色出行方案和“革命性的产品”。

  尹同跃表示,奇瑞走向全球的过程中一直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与海外国家、海外合作伙伴共享合作成果,成为受欢迎的合作伙伴;二是深度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推动本地化发展,变成当地的品牌,共同为海外市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野边继男认为,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日本市场可以促进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对日本而言十分有益。

  标普全球交通出行公司美洲区调查与分析副主任吉多·比尔多索认为,中国不仅是海外市场汽车供应商,更将加速当地汽车产业发展,这将是未来的趋势。(记者:马则刚、陈绍华、杨骏、安晓萌、钟雅、欧阳迪娜、程静、王晓薇、杨云起、朱雨博、马姝瑞、汪海月、陈浩、周蕊、丁汀、屈凌燕、朱晟、张亚东、郝亚琳、尹南、张笑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 释放新能源车企盈利空间

      记者 徐一鸣  2月19日,生意社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99.5% min)报价44.20万元/吨,较2月17日下跌3800元/吨,较月初的49万元/吨下跌9.80%,较去年四季度时的近60万元/吨回调更为显著。  在业内人士看来,碳酸锂价格目前仍未探底。2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今年国内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约10亿...

    时间:02-20
  • 广西车企加速布局东盟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新社柳州2月17日电 (林馨)2月17日,一排排为海外客户量身定制的新能源汽车,整齐停放在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五菱工业)内,准备发往越南。  五菱工业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辛军强告诉中新社记者,该公司正积极布局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邀请海外客户进行线下交流,寻找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机遇。  越南太平兴盛股份公司向五...

    时间:02-17
  • 深圳: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

      中新网2月16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16日联合印发《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  《意见》提出,鼓励银行将...

    时间:02-16
  • 车企软件订阅收费忙 “付费刹车”不远了?

      中新经纬2月16日电 (孙庆阳)随着汽车数字化提高,车载软件也愈普及,软件订阅等付费业务备受关注。近期,通用汽车高级副总裁艾伦·韦克斯勒,对其公司开发的应用程序生态系统表示看好。他预计到2030年,该生态系统带来的收入或将达到250亿美元。  企业抢滩订阅收费服务  据悉,特斯拉的软件订阅收费服务占营收比例高达28%,而中国...

    时间:02-16
  • 从价格战到高端化,两轮电动车企业竞争升级

      作者:武子晔  近年来,新国标的实施推动了两轮电动车换购潮,市场销量也因此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行业洗牌加速,两轮电动车企业开始在高端化和智能化领域竞争。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品累计销量约5000万辆,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这意味着,全国每4个人中就有1人拥有一辆两轮电动车。2...

    时间:02-16
  • 奇瑞汽车创“扬帆出海”新纪录 每70秒一辆汽车交付海外

      中新网安徽芜湖2月15日电 (记者 张俊)“2022年,奇瑞集团出口汽车突破45万辆,同比增长68%。平均每70秒,就有一辆‘奇瑞造’交付海外用户,刷新了中国品牌‘扬帆出海’新纪录。”奇瑞控股集团新闻发言人金弋波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月14日至15日,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集中采访活动走进芜湖。...

    时间:02-15
  • 综合续航最长可达1024km 零跑C11增程正式亮相并开启预售

      2月9日下午,零跑汽车首款增程车型零跑C11增程正式亮相,并同步开启预售,预售价格区间为15.98万-20万元。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  C11增程凭借着更省、更大、更豪、更智能与更安全等产品优势,站在用户的角度重新定义增程SUV。  据了解,搭载43.74kWh电池包的零跑C11增程,拥有CLTC工况下285km的超长纯电续航,即使不具备家用充...

    时间:02-10
  • 上汽集团春节海外发运2.16万辆 创中国车企单周纪录

      中新社上海2月9日电 (浦帆)记者9日从上汽集团获悉,为满足海外市场快速增长的用户需求,上汽在春节期间海外发运量达21600辆,创下中国车企“单周海外发运量”历史纪录。1月份上汽海外批发销量达7.66万辆,同比增长17.1%。  上汽表示,1月份上汽MG品牌海外销量“成功翻番”,特别是“中国汽车工业首款全球车”MG4 Electric(国内定...

    时间:02-09
  • 11家车企公布2023年度销量目标:比亚迪欲摸高400万辆 “蔚小理”设定增长率均超60%

      本报记者 龚梦泽  进入2023年,各大车企又将展开了新一轮的“竞速”。尽管今年1月份整体销量“阴跌”,但从多家车企发布的全年销量目标来看,车企对于2023年的发展仍然保持较高的信心和预期。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发稿,包括主流汽车集团、传统民营车企和新造车势力在内共有11家车企透露了今年的销量目标。其中,传统...

    时间:02-09
  • 2023年国产芯片加速上车 车企能否挥别缺芯时代?

      2022年汽车芯片短缺有所缓解后,2023年,关于车用芯片供应紧张情况是否迎来拐点的讨论再被提及。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缺芯”阴霾已笼罩汽车行业长达两年之久。“一芯难求”,成为过去两年的汽车行业真实写照。车企甚至成立专项小组前往芯片厂“抢芯片”保供;与此同时,在国产替代浪潮下,国产芯片正趁势而起。  中国汽车流通...

    时间:02-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