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两会声音)农村消费如何“火”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

2023-02-14 22:16: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2月14日电 (记者 刘相琳)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台盟重庆市委会主委王昱连日来调研的足迹遍及重庆多个乡镇农村,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他准备就进一步激发农村消费潜力提交提案,为农村实现消费扩容提质建言献策。

图为王昱(左二)在重庆巫溪县文峰镇土豆培植基地调研。 赖杨昊 摄

  目前,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有着5亿常住人口的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是未来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然而,王昱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人口外流现象较突出,农村人口外流导致消费主体减少,是制约农村消费市场的首要“堵点”。以重庆秀山县为例,当地约20万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孺,日常消费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需品,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发展

  王昱建议,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城区、乡镇的公益服务岗位定向吸纳农村困难居民就业,抓好涉农龙头企业建设,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场镇基础设施,吸引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场镇集中。加强农村商贸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县乡农贸市场、商业中心、农村超市建设和提档升级,出台含金量高的激励政策,提升农村消费档次。完善流通体系建设,抓好农村公路建设,构建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相关部门对乡村物流站点运营给予补贴和政策支持,打通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一直是政策推动的重点。王昱认为,应推动大宗消费品下乡,通过举办商品展销会、消费节等方式,推动汽车、家电、手机等大宗消费品升级换代,推动农村消费扩容升级。同时,加强对农村地区采购大宗商品的政策扶持,中央资金加大对消费电子、家电、农机购置等补贴力度,继续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目前,农村地区仍存在保障水平不够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攒钱养老”“存钱看病”的消费心理依然存在。针对于此,王昱建议,加强农村各项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农民消费顾虑,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扩大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参保面。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重大疾病保险范围,加大困难群体临时救助,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约520万台 2022年增长约260万台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约520万台(新数据 新看点)   仅2022年就增长260万台左右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继续高速增长,年增长数量达到260万台左右,累计数量约520万台。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65万台,累计数量达到180万台左右;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增长超过190万...

    时间:02-15
  • 以贷还贷,经营贷竟成了“唐僧肉”

      违规借贷者面临的一个重大风险来自银行抽贷。银行查到“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后,购房者会收到银行抽贷的通知。如果短期内凑不齐钱还贷款,就只能找高息过桥资金应急,甚至不得不低价卖房筹款。  ——————————  用支持企业发展的贷款来买房,这一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如今又在多地冒头,一些银行销售甚至直接参与其中。...

    时间:02-15
  • 这些年轻人排队“提前还贷”,问题出在哪儿

      随着楼市的变化,提前还贷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为此排起了长队,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其中。选择提前还款当然是为了降息,但专家提醒,“提前还贷不能盲目跟风”。应该理性还贷,既要考虑自己的负担能力,也要考虑未来房贷利率变化,综合作出判断。还有专家建议:降低存量贷款利率或允许购房者将固定利率转为浮动利率。  ——————————...

    时间:02-15
  • “甜蜜经济”复苏?婚礼热潮正踏春而至

      踏春而至的“婚礼热”【豹变“甜蜜经济”复苏?】  春节一过,90后姑娘庄雅芳就开始忙了起来。  她是一名从业已10年的婚礼策划师。近日来她所在公司暖心婚礼咨询的客户就没停过,“有之前婚礼延期的客人希望尽快举办婚礼,也有新的客户也开始筹备举办婚礼”。  婚礼,对于新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且浪漫的仪式。但受疫情等因...

    时间:02-15
  •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四五”规划》,对“十四五”时期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做出系统设计和具体部署。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

    时间:02-15
  • 财务公司需多角度加强风险管理

      近年来,财务公司进行破产、重组、解散的案例并不少见。日前,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批复公告,不予许可新华联控股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联财务公司”)破产重整,引发市场关注。  公告显示,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不符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故不予许可新华联控股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

    时间:02-15
  • 外资持债为何“由减转增”

      近期,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又有新变化。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境外机构结束了连续10个月减持人民币债券资产的状态,转为一定规模的增持。由阶段性减持再回到增持,折射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尽管外部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但人民币资产仍然魅力不减。  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开放不断扩大,人民币债券陆续纳入...

    时间:02-15
  • 推动上市公司身强体健

      日前召开的证监会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培育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合力,大力提高对各种所有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服务能力。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晴雨表”功能,离不开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近年来...

    时间:02-15
  • 恢复国际航班促进复苏 民航业铆足劲飞翔

      民航业铆足劲飞翔  2023年春运期间,民航旅客运输量从低位快速反弹,客流量明显增长。1月21日至27日,春节假期七天民航运输旅客900万人次,比2022年春节同期增长79.8%。春运期间,全民航日均安排客运航班11000班,为2019年春运期间的73%左右。春节假期七天民航平均客座率达76%,比2022年春运增长20个百分点。  民航业2023年的目标...

    时间:02-15
  • 警惕科技伪创新招摇撞骗

      近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走红后,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市场的高关注度和消费者的好奇心,借机推出山寨仿冒产品。他们打着高科技和新产品的幌子,拿着模仿抄袭来的技术和产品,以假乱真,进行有偿收费服务。整体看,山寨产品用户体验较差,在市场上产生了恶劣影响。  山寨产品属于不折不扣的伪创新。为了蹭热点,部分商家对已有产品进行...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