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以贷还贷,经营贷竟成了“唐僧肉”

2023-02-15 06:58: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违规借贷者面临的一个重大风险来自银行抽贷。银行查到“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后,购房者会收到银行抽贷的通知。如果短期内凑不齐钱还贷款,就只能找高息过桥资金应急,甚至不得不低价卖房筹款。

  ——————————

  用支持企业发展的贷款来买房,这一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如今又在多地冒头,一些银行销售甚至直接参与其中。如今的中国楼市,伴随“提前还贷”的潮流,一些购房者正选择用利率更低的“经营贷”来置换房贷。

  “经营贷”,顾名思义,是为了满足企业经营活动所需发放的贷款,利率在3%-7%之间波动。当“经营贷”利率低于房贷,这笔资金就存在流入楼市的套利空间。这几年,随着国家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逐步走低,很多银行的“经营贷”利率已下调至最低3.4%-3.8%的水平,部分银行对优质企业客户甚至能给予3%左右的优惠利率。

  近期,全国多地首套房贷利率下行,与前几年存量房贷的利息差扩大,引发了一波提前还贷潮。提前还贷,钱从哪儿来?部分购房者打起了“经营贷”的主意。

  在广州工作的冯星(化名)最近就办理了一笔“经营贷”。她在2017年购入了广州市天河公园西门某楼盘,当时560万元的房价如今已经涨超千万元,她用这套房向一家国有银行做了抵押,贷出了700万元左右,利率3.4%,约定10年期先息后本。

  她是使用“经营贷”的“老手”,但这次3.4%的利率、10年期限的宽松程度仍让她感到吃惊。多年来,冯星在广州购入了多套房产,房贷利率多在5%左右,此前,她曾做过两次“经营贷”,分别贷款230万元和110万元,利率分别是3.85%和4.2%,均是3年先息后本。相比于5%左右的房贷利率,当时她已觉得划算了不少,“没想到这次优惠力度更大”。

  长期以来,楼市都是中国居民财富的蓄水池,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8.8万亿元。动辄百万元的房贷利息是大部分家庭的重担之一。央行有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去年12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全国平均为4.26%,是2008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但是,即使是最低的4.26%的利率,以贷款100万元、贷款期限30年举例,都需要支付利息77.31万元。再回过头来看“经营贷”的利率,这种明显的利率倒挂,正让一些购房者“铤而走险”。

  黄斌(化名)今年在杭州市滨江区购入了一套总额1650万元的房子,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看房的第一天,房主就让他试试“经营贷”,“这在市场上不是什么秘密,尤其是高端住房市场,常常通过经营贷走款”,他说。

  中介为黄斌算过一笔账,如果走正常的房贷,黄斌购房需贷款990万元,贷款期限30年,基准利率4.9%,他共需要支付利息901.51万元,每月月供52541.95元。如果用“经营贷”的方案,贷1190万元,利率最多也就3.6%,贷款期限10年,先息后本,每月月供3.57万元,光利息就能省下一半多。即使加上办“经营贷”的各种手续费、资金过桥费等,黄斌仍觉得值得。

  事实上,监管部门一直明令禁止“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但却屡禁不止。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利差巨大;二是银行监管政策宽松,对资金流向监管不到位。对于这笔钱流入楼市,一些银行客户经理也乐见其成,“投资房产毕竟稳妥一些”。

  但是如今,购房者用银行的钱“以贷换贷”、提前还贷却是真真切切损害了银行的利益,那么,银行给提前还房贷的人群设置门槛和障碍,如取消线上预约、必须到线下网点填写申请,要求提前还贷客户缴纳违约金,或者捆绑理财销售就不值得奇怪了。

  一面是银行为购房者提前还贷发愁,另一面是购房者挪用“经营贷”来提前还款面临的风险。张大伟说,“当下存在大量的‘经营贷’与‘消费贷’挪用提前还款,但如果没有3年内还清的能力,不建议使用,毕竟你很难知道政策今天非常宽松,会不会过几天又开始收紧。”

  有人总结过帮个人申请“经营贷”的操作流程,包括购买壳公司、联系中间人伪造公司经营流水等。这中间的每一步都不简单,也暗含不小的风险,没有“专业人士”的帮助,个人基本完成不了。

  贷款中介帮忙的方式大同小异,购房者名下若有正常经营的公司,贷款中介就会定制贷款方案,帮忙走正常“经营贷”贷款程序;若购房者没有自身经营的公司,那么贷款中介将为购房者过户一家公司,并伪造经营流水,让客户变成经营者,然后再进行产品置换。

  目前,“经营贷”的还款方式也有多种选择,如果购房者名下的公司有正常经营流水,一般能申请20年期还款的产品,中途不用归还本金,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和房贷的还款方式一样,其他类别的客户只能做10年期、3年期贷款。

  违规借贷者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风险来自银行抽贷。2021年全国多地银保监局都针对“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开展专项行动,不少购房者都收到过银行抽贷的通知。如果短期内凑不齐钱还贷款,就只能找高息过桥资金应急,甚至不得不低价卖房筹款。

  对于“经营贷”这些存在的风险,黄斌都有所了解,他还询问过中介会不会被银行查出来,但中介告诉他,可以规避这些风险,只要资金不直接流入房地产市场,比如用取现、走对公账户等方式。

  他有时仍会担忧,但巨大的利息差还是压倒了他对风险的担忧。

  1月17日,贷款到账那天,银行还给黄斌发了一条短信,提示“贷款资金用途为公司生产经营,不可用于股票、债权、期货、金融衍生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不可用于购买、投资房地产及偿还住房抵押贷款,不可用于固定资产、股本权益性投资以及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他很快删除了这条短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还钱比借钱难” 还贷潮的“锅”不能全让购房者扛

      收益倒挂的“锅”不能全由购房者扛,银行基于助力国民经济复苏、民众支出结构改善、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应当进一步优化服务,切实降低提前还贷门槛  伴随着多地频繁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房贷进入低利率区间,不少贷款买房人开始考虑提前还款。然而,提前还房贷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据报道,有人去年年底向银行预约提前还贷,至今未...

    时间:02-06
  • “还钱比借钱难” 还贷潮的“锅”不能全让购房者扛

      收益倒挂的“锅”不能全由购房者扛,银行基于助力国民经济复苏、民众支出结构改善、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应当进一步优化服务,切实降低提前还贷门槛  伴随着多地频繁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房贷进入低利率区间,不少贷款买房人开始考虑提前还款。然而,提前还房贷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据报道,有人去年年底...

    时间:02-06
  • 岂能把九价HPV疫苗接种者当成“唐僧肉”

      随着HPV疫苗热度不断升高,媒体注意到,民营医院接种九价HPV疫苗,出现了捆绑销售“体检套餐”的乱象,普遍溢价约2000元,体检项目部分“可以放弃,但是不可以退款”。然而据多名在公立医院成功接种九价HPV疫苗的受访者表示,并不需要进行体检项目。另外,还出现了中介机构加价销...

    时间:02-06
  • 预约数月起!购房者仍扎堆提前还贷,为什么?值不值?

      “我提前去银行预约了提前还房贷,2月18日可以正式办理。”北京市民王飞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两个月前预约了提前还10万元的房贷,近期将可办理。  最近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下,房贷利率不断下行,提前还房贷的年轻人不断增加。  面对扎堆提前还贷现象,不少银行设置了“时间门槛”,购房者需要提前两三个月甚至...

    时间:02-04
  • 报告:1月中国楼市热度回升 购房者和经纪人信心指数双涨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庞无忌)58同城、安居客3日发布的2023年《1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显示,1月中国楼市预期转暖,全国各线级城市新房找房热度均有所上涨,购房者和经纪人信心指数也出现双涨。  报告显示,2023年1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环比上涨14.0%。其中,一线城市找房热度全线上涨,环比涨幅为13.9%,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分...

    时间:02-03
  • 加拿大卑诗省率先为购房者设立强制“冷静期”

      中新网多伦多1月5日电 (记者 余瑞冬)加拿大温哥华所在的卑诗省(又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新年伊始出台新规,为购房置业者设定三个工作日的强制保护期,使之有更多时间确保按揭贷款到位或者安排验房。  该项新规已自1月3日起生效。卑诗省也由此成为加拿大首个为二手房和新建房屋购买者提供置业者保护期的省份。  置业者保...

    时间:01-05
  • 房贷转经营贷陷阱多

      把个人住房贷款转换成个人经营性贷款,这一操作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日前发布2022年第8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认清转贷操作的不良后果和风险隐患,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看似能省钱,这是人们把房贷转成经营贷的动力。目前,房贷利率普遍高于经营贷利率,二者之间存在价差,...

    时间:12-27
  • 不法中介为何劝客户把房贷置换为经营贷?

      近期,一些不法中介发掘“商机”,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然而,所谓的“转贷降...

    时间:12-21
  • 经营贷禁止流入房市 违规“转贷”有资金链断裂风险

      12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违规转贷的风险提示。记者了解到,将房贷置换为经营贷的操作隐藏着违约违法隐患、高额收费陷阱、影响个人征信、资金...

    时间:12-21
  • 不法中介为何劝客户把房贷置换为经营贷? 隐藏高额收费陷阱

      近期,一些不法中介发掘“商机”,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然而,所谓的“转贷降...

    时间:1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