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绿色中国】与垃圾“杠”上,他用行动带动一群人“护江”

2023-02-09 18:2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9日电 滨江村,村如其名,紧挨着长江,是江苏江阴申港街道唯一一个拥有长江岸线的村庄。

  曾经,靠江吃江;现在,靠江护江。“长江哨兵”宋华坤正带着越来越多的“红马甲”默默守护着一江清水,尽情感受“江阔凭鱼跃”的美好。

图片来自“江阴发布”微信公众号。

  与江上垃圾“杠”上,累计巡航几万公里

  “我们是‘长江哨兵’,各位船主请注意,不能向江中乱扔垃圾、乱排污水,要共同爱护我们的‘母亲河’……”在长江申港段江面上,宋华坤常站在摇晃的巡逻船船头,举着大喇叭向停靠江边的货轮船主喊话。

  像这样维护长江“母亲河”生态环境的“哨兵”工作,宋华坤已坚守了7年多。

  今年67岁的宋华坤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对“母亲河”有着深厚的感情。

  “40多年前,我跟着村里的船队出港,那时江水清澈,每次出港都能网到鲥鱼、刀鱼,还有河豚。‘长江三鲜’是我们江边人餐桌上的‘家常菜’,有时候吃不了还会腌制保存。但后来长江水质越来越差,不仅‘长江三鲜’难觅踪迹,就连普通的鲢鱼、白鱼都少了很多,江面还漂浮着不少垃圾。”

  不出港以后,宋华坤在江边的码头上担任安全协管员,但心中那份“恋江情怀”从未消退,江面上漂浮的垃圾成了他的“心头堵”。

  2015年初,他开始自发捡拾长江江堤及岸边的垃圾。为了更好地保护“母亲河”,当年11月,他又自费4万多元购置了一条小船,当上了一名“长江哨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宋华坤驾着小船,坚持在长江沿岸水域往返10公里巡逻,累计已巡航几万公里。对于他来说,不为别的,就为子孙后代能再见到一江清水。

  守护一江清水,风吹日晒又如何

  在宋华坤家中,有一张泛黄的潮汐时刻表,上面记录着最近几年来他摸索出的涨潮规律。每天,宋华坤会趁着涨潮时分出船。

  “涨潮时,江中的很多垃圾会随着浪潮浮出水面,便于打捞。俗话说,初三十八潮,天亮白浩浩。就是说潮水上半个月农历初三最大,下半个月农历十八最大。”宋华坤说,每个月的农历初三、十八涨潮最早,凌晨三四点他就要出船巡逻,接下来每天晚半个小时出船,到了月中,涨潮时间则变成下午三四点钟。

  只要不是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在长江申港段的江面上,每天都能看到宋华坤的身影。

  相较于浩荡宽阔的长江,宋华坤的小船显得尤为渺小,湍急的水流敲打着船身,只要稍微有点动静,船身就会左右晃动,可宋华坤却脚底生根、站稳船头,迎着江风、手持网兜,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江面。

  “江水涌动,垃圾很难打捞,特别是船一开,垃圾就会跟着晃动,常常会飘得很远。”有时为了打捞一个废弃的瓶子,他要开着船多次调整角度,冒着跌落江中的风险,用网兜将其勾住捞起。

  在江上打捞,对身体也是一大考验。冬天出船的时候,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似的,让人生疼;夏天闷热无比,阳光火辣辣地炙烤着甲板,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长年累月在江上风吹日晒,宋华坤的皮肤黝黑粗糙,但他毫不在意,因眼中自有“千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痴痴地望着红彤彤的太阳升起,宋华坤常沉醉其中,“这是大自然真正的魅力啊!”

图片来自“江阴发布”微信公众号。

  吃力不讨好,干着“傻事”却乐在其中

  除了打捞江面垃圾,宋华坤还有一份重要的工作,就是维护港口船舶的停靠秩序,劝说过往船主不要随意将生活垃圾抛入江中。

  曾有个别船主不理解,讽刺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乡邻们也说他是冒着危险在江中打捞垃圾,还没有工资拿,干着吃力不讨好的“傻事”。

  “我们也反复劝说爸爸不要这么认真,待在家里休息,或者多带带孙子。可他总是说,他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做在长江上‘捡垃圾’的活,看到长江干干净净的,心里就开心。”宋华坤的儿子宋亚亨说,拗不过倔强的父亲,做子女的只能顺着他的心意。

  “有一次,傍晚时开始刮大风、下大雨,我们一家人守在饭桌前等爸爸回来吃晚饭,等到晚上8点多还不见他回来,打了几十个电话,他也不接。”那一次,全家人都吓坏了。宋亚亨立即骑着摩托车去码头找寻。

  “白茫茫的江面上,就看到一艘小船在那晃晃悠悠地漂浮着,爸爸身穿雨衣、手举大喇叭的形象在我眼中特别高大。”对于父亲的举动,宋亚亨既敬佩又担心。

  “护江”队伍壮大了,“母亲河”更美了

  宋华坤曾表示,他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参与守护“母亲河”,使长江重现一江清水的昔日风光。”

  如今他的愿望已经实现。现在每次出船,宋华坤不再是孤身作战,身后还站着两位同样身穿救身衣、红马甲的志愿者。“我的船被我们村委‘收编’了,村里还专门给我配备了一支志愿者队伍,每天有志愿者轮着跟我出船。”

  “这几年,从上到下都很重视长江大保护,原来浑浊的长江水清了很多,各种各样的鱼也多了起来,”宋华坤欣慰地说,“更多的人开始理解我、支持我,和我一起保护母亲河。”

  “照日深红暖见鱼”,随着鱼类的增多,人们开始到江边垂钓。为了及时制止这些垂钓行为,近年来,宋华坤又有了一个新身份——专职“护渔队”队长。

  像他一样,江阴段已有78名护渔员自发常年值守长江护渔岗,而这份新职业在让他们生活更加“安稳”的同时,也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护渔之乐。

  目前,江阴正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指引,聚力长江生态修复,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唱响长江大保护的“江阴之歌”。

  伴随着轰鸣的马达声,宋华坤的小船在浩荡宽阔的长江上行驶着,继续用实际行动守护“母亲河”。(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浙江自贸区油品运输繁忙 “畅油哨兵”为海上油运“放哨”

      中新网舟山2月7日电(林波 刘继波 戚洋斌)近日,一艘中国香港籍30万吨油轮“海悦”轮在浙江舟山岙山港区兴中5号泊位进行卸油作业。在不远处的舟山岙山海事处值班室内,其显示器上正呈现出港区油轮作业场景,消防设施配备、船员值班作业、红外成像图等都一目了然。“畅油哨兵”智控系统。 戚洋斌 摄  这是“畅油哨兵”智控系...

    时间:02-07
  • “关爱河湖 保护母亲河” 太原启动巡河护河活动

      中新网太原2月3日电 (杨杰英 成沛)“巡河7次,走访了3条河流,向30多人传播环保知识”“我做了2次水实验,巡河监督发现2个问题点,3个美好点”……2月3日,来自太原市的20余名青少年“民间小河长”进行述职。  当日,“关爱河湖 保护母亲河”太原市巡河护河活动正式启动。会上,嘉宾给民间河长和河湖志愿者...

    时间:02-03
  • “红马甲”贴红福字,过个热闹年

      【新春走基层】  1月20日一大早,山东潍坊青州市邵庄镇陈黍村曹家叶老人的小院里就热闹起来,穿着红马甲的徐洋进进出出,收拾杂物、清扫院子,将带来的福字和对联贴到门上。看着小伙子忙碌的身影,曹大爷直喊:“歇会儿歇会儿,别光顾着忙活,快坐下喝口水。”  没过多久,小院经过徐洋一番“捯饬”,马上有了...

    时间:01-25
  • 迷你雷达:灵活的一线“哨兵”

      提到军用雷达,人们往往会想到目光“高远”的对空情报雷达,“耳聪目明”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抑或是“体宽臂长”的反隐身雷达,以及探测距离达成百上千千米的地波或天波雷达。  这些雷达或者有固定的基座,或者有专用的“坐骑”,或者有场面感颇强的阵列……总之非一般的力量可进行任意挪移。  然而...

    时间:01-20
  • 浏阳河一泓碧水一路美景(美丽中国·我们的母亲河②)

    大、小溪河及浏阳河沿线,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示意图。   长沙市水利局供图 浏阳河浏阳城区段。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核心阅读 浏阳河是湘江的重要支流,上世纪80年代起,因...

    时间:01-16
  • 文化遗存现今模样:母亲河,她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 】   母亲河,她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冬阳下的原野,恬适怡人:水洗过般的瓦块云飘过一拨又一拨,被人追赶着似的往前跑;云脚下,是一棵挨一棵合抱粗的梨树;而梨树丛中,掩映着一排排崭新的农家小楼——这里属安徽省砀山县的良梨镇,以盛产皮薄多汁、入口酥化的砀山梨著称。  步...

    时间:01-16
  • 文化遗存现今模样:母亲河,她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 】   母亲河,她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冬阳下的原野,恬适怡人:水洗过般的瓦块云飘过一拨又一拨,被人追赶着似的往前跑;云脚下,是一棵挨一棵合抱粗的梨树;而梨树丛中,掩映着一排排崭新的农家小楼——这里属安徽省砀山县的良梨镇,以盛产皮薄多汁、入口酥化的砀山梨著称。  步...

    时间:01-16
  • 新疆戈壁滩上的“测天哨兵”:平均10天遭遇一场8级以上大风

      (新春走基层)新疆戈壁滩上的“测天哨兵”:平均10天遭遇一场8级以上大风  中新网新疆福海1月12日电 (李志宏 玉素甫·吐尔公)驱车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城一路向东,穿过挂着雾凇的沙枣林,路过披着晨雾的村庄,挺进戈壁滩风景渐显荒凉。近日,记者探访了新疆唯一的大气本底站——中国气象局阿克达拉区...

    时间:01-12
  • 木兰溪畔清波安澜(美丽中国·我们的母亲河①)

    木兰溪主干流流域示意图。   资料图片 木兰溪风光。   蔡 昊摄(人民视觉)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

    时间:01-11
  • 木兰溪畔 清波安澜(美丽中国·我们的母亲河①)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近年来,各地持续推进母亲河保护,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让河流流动起来,让环境更美更宜居。  今日起,本版推出“美丽中国·我们的母亲河”系列报道,关注各地滋养百姓生活...

    时间:0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