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抢占关键赛道 多地明确2023年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2023-02-03 11:08:5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数字经济成为多地2023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多个地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浙江、重庆、西藏、海南等地明确了2023年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抢占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消费、数字文化等赛道成为多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任务。

  业内人士称,多地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数字经济成为地方政府今年乃至未来五年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发展迎来机遇。

  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相关领域表现亮眼,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提升至50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左右。

  多地数字经济增加值破万亿元大关。2022年,江苏省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左右;福建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6万亿元;湖北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4万亿元;湖南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5万亿元;安徽省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元;江西省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35%。

  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优势数字经济产业。贵州省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引进企业超400家。上海市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2022年率先建成5G和固定宽带“双千兆”城市。

  前沿技术备受关注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成为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业态。在安徽,联想合肥生产基地(简称“联宝科技”)是联想(全球)最大的PC研发和制造基地,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计算设备研发和制造“灯塔工厂”。联宝科技CEO丁晓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联宝科技每天需处理8000笔客户订单,且80%属于单笔小于5台的定制化订单。通过智能化手段,生产效率提升45%,原来耗时6小时的人工排产作业在智能排产模式下耗时仅1.5分钟。

  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实体经济进行智能化改造,成为多地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抓手。2022年,江苏省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改造,1万家完成改造任务,新增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79家;河南省5G基站总数超过15万个,新增智能工厂185个、上云企业3.6万家。

  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地方两会上备受关注。如北京市提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系统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边缘计算体系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6G技术研发,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贵州省提出未来五年培育区块链、北斗应用、人工智能、信创、数据清洗加工等新兴数字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20%。江苏省提出做强做优“数智云网链”等新兴数字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等产业。

  此外,山西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浙江省未来五年将推动自贸试验区四大片区联动发展,确保实现数字贸易额4700亿元。

  挖掘投资机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4%,占制造业投资比重达到40.6%;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9.3%。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9%,增速快于全部投资13.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2月1日表示,我国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5G、特高压、城际高速公路、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步伐加快,将有效带动投资增长。

  2月1日,贵州省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网易公司自建的第一个大型数据中心顺利开工。据网易公司介绍,该项目于2022年9月签约,规划标准机架10000架(5kW/架),可承载服务器10万台。项目一期计划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项目投产后,将承载元宇宙、云音乐、有道智能学习、严选电商、传媒以及游戏等网易核心业务。

  东莞证券表示,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总体来看,数字经济成为地方政府今年乃至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发展迎来机遇。

  安信证券表示,数字经济中产业数字化仍为主要趋势,在制造业投资回暖和政策大力支持下,制造业数字化、汽车智能化等围绕生产的数字经济依旧是蓝海,计算机板块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紧抓数字经济发展关键

      成 卓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放眼全球,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时间:02-02
  • 数字经济赋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顾阳  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将数字经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强化数字思维,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工作,持续深化全市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全市数字经济呈现出快速推进良好态势。  “双化”融合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从顶层设计入手,是鄂尔多斯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举措。依托当地...

    时间:02-02
  • 济南聚力打造“数字先锋城市” 谋划58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

      中新网济南2月1日电(孙婷婷)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2月1日召开的“凝心聚力抓项目 蓄势赋能促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2023年以打造数字先锋城市为牵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初步谋划58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总投资达838.3亿(人民币,下同),确保数字经济占比达到48%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6000...

    时间:02-01
  •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2025年将超60万亿,各地施工图明确!

      新年伊始,各地加快对数字经济部署,从发展目标和治理等方面完善数字经济发展。  据中国信通院最新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我国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将提升至约3.5。另据IDC预测,全球对数字转型的投资将以每年17.1%的复合速度增长,2023年这类投资预计将达到2.3万亿美元。  各地定了哪些目标  在2023中...

    时间:02-01
  • 产业观察:重庆一座数字经济产业园缘何吸引6000家企业扎堆入驻?

      中新网重庆1月31日电 题:产业观察:重庆一座数字经济产业园缘何吸引6000家企业扎堆入驻?  作者 张霁雯  阿维塔科技总部入驻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互联网园三期,腾讯首个“双总部”即将入驻太阳座,海王星“拎包入住”示范基地6个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项目签约落户......新春伊始,重庆两江新区照母山片区喜讯频传,释放着数字...

    时间:01-31
  • 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才支撑

    原标题: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才支撑随着共享经济、“宅经济”、直播、数字货币、元宇宙等新业态爆发式增长,数字经济对数字人才的需求量猛增。虽然数字人才的薪酬水平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但数字人才仍旧跟不上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依然存在供需缺口。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但目前高校数字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短板...

    时间:01-24
  • 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才支撑

    随着共享经济、“宅经济”、直播、数字货币、元宇宙等新业态爆发式增长,数字经济对数字人才的需求量猛增。虽然数字人才的薪酬水平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但数字人才仍旧跟不上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依然存在供需缺口。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但目前高校数字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短板。学科专业设置与数字经济发展不够匹配。...

    时间:01-23
  •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入驻数字经济企业超4500家

      中新网南宁1月19日电(记者 黄艳梅)走进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以下简称南宁片区)的一个保税仓库,只见零食、玩具、化妆品等数十万件商品在货架上有序排放,工人往来穿梭,根据网络实时订单,分拣打包货品,通过跨境电商物流,发往东盟各国。  广西首府南宁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亦是中国—东盟合作枢纽城市...

    时间:01-19
  • 德国蓝皮书:中德在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领域存在巨大合作空间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李京泽)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8日联合发布的《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22)》指出,除了汽车等传统合作行业,在气候变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中德两国在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领域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  在绿色经济方面,蓝皮书称,德国是环保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先行者,有许多值...

    时间:01-18
  • 蓝皮书:中德在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领域存在巨大合作空间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李京泽)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8日联合发布的《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22)》指出,除了汽车等传统合作行业,在气候变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中德两国在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领域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  在绿色经济方面,蓝皮书称,德国是环保和气候...

    时间:01-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