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奋力开新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首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2023-01-31 23:15:4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奋力开新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首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新华社记者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以新气象新作为奋力开新局、启新程。

  新年新气象 为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1月9日至12日,汕头“百企千人”玩具外贸企业组团参展香港玩具展,向全球采购商展示了超3万个产品,成交额约60亿元。

  广东森宝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泽哲此行收获了约3500万元的订单。“我们针对欧美客户喜好研发了新品,接下来将参加更多境外展会,加大海外电商和国际自媒体带货力度。”

  2022年,面对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外贸规模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40万亿元。新年伊始,多地继续多举措稳外贸,多省市包机“出海”招商。

  全力“跑起来”的外贸企业,是我国经济奋力开新局的生动缩影。

  人勤春来早。随着防疫政策转段,各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政府到企业,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厂到田间,人们铆足干劲,按下“快进键”。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1月以来,多地主动作为,着力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

  在海南,力度诱人的促销折扣,形式新颖的新春市集……离岛免税店推出多样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1月1日至28日,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51.9亿元,购物人数53.4万人,迎来“开门红”。

  天津将2023年定为“消费年”,多领域多元化的消费促进活动接踵而来;上海明确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并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陕西提出积极培育运动、康养、托育、家政等消费新热点;黑龙江加大对旅行社“引客入省”支持……各地拿出真招实招,进一步推动烟火气旺起来、人气聚起来、经济内生动力强起来。

  从长白山下到松花江畔,吉林省迎来了冰雪旅游黄金期,赏雾凇、滑粉雪、看冬捕、泡温泉……吉林加快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冬季旅游产品,吸引着众多游客来吉林“快乐过冬”。

  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电影票房取得影史春节档第二的亮眼成绩;全国揽投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2.2%……一个个跃动的数据,彰显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劲脉搏。

  不少机构和海外人士认为,春节消费潮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彭博社报道称,春节假期的数据让市场普遍认为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将快于此前预期。

  新年新目标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开局关乎全局。1月以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绘发展蓝图、定目标任务、列项目清单、划工作重点,全力以赴稳经济发展,以奋发有为姿态阔步前行。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等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着力稳增长拼经济;扩投资、强创新、惠民企、促开放、推改革……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一系列新目标新举措,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月的重庆,多个建设工地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在长安汽车渝北新工厂项目建设现场,60多台旋挖钻机同时作业。“项目投资达63亿元,建成后将具备年产28万辆新能源整车能力。”项目总监吴克志说。

  春节假期之后,全国多地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起跑”。1月的最后一天,北京市2023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此次集中开工的5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486亿元。

  浙江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今年重庆计划实施市级重大建设项目1123个,年度计划投资较上年初增长18.5%;吉林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会议,全力解决项目困难,掀起建设热潮……各地真抓实干,努力将“规划图”变成“实景画”,利当前、惠长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向“新”发力,成为多地开年以来的重要工作

  陕西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驱动力;福建省将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上海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

  上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康复机器人……走进位于张江科学城的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多个机器人展现“智造”魅力。“今年我们将锚定创新,在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探索更多可能性。”公司康复创新项目产品总监杨志豪说。

  各地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为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首日,南宁海关下属邕州海关签发广西首份RCEP项下输印尼原产地证书。“凭着这份证书,我们的蜂蜜制品混合糖浆在印尼通关时,关税将由原来的5%降为零关税。”广西蜜博士蜂业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周桂华说。

  深化改革,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浙江日前公布《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提出涉及四大领域的19条具体举措,在市场主体准入、准营、运营、退出等环节,解决一批堵点难点问题,实现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

  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春节期间跑出“加速度”;江苏南京发布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首批六大开放场景;新疆跨境电商全货机专线正式开通;山西将复制推广一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湖北明确将“一业一证”改革行业拓展到25个以上……

  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信号,给世界带来融融“暖意”。“极其重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近日这样形容中国经济恢复前景的世界意义,称这将是影响“2023年全球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新年新作为 聚焦关切事织牢民生保障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各地善作为、出实招,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

  大年初七,郑州东站内人潮涌动。

  为应对春运期间大幅增长的客流,车站内检票口增设25组双向便捷换乘闸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配属动车组增至9种车型122列169标准组……

  与此同时,在中欧班列(郑州)圃田车站,一列列中欧班列化身为“年货班列”,运载着牛奶、巧克力、红酒等,丰富民众餐桌。

  今年春运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铁路、电力、民航、交通等部门坚守岗位,强化出行服务和安全管理。春节假期全国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流动的中国彰显着团圆的温情、发展的活力。

  岁寒最是问暖时。面对寒潮来临,多地细化措施保障生产生活;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加大价格监管力度;增强基层医疗资源统筹,做好农村防疫工作……

  除夕夜,山西大同。在西煤东运大动脉大秦铁路的一个重要“节点”——湖东站的集控楼里,灯光彻夜不灭,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近期电煤需求量大,为了让列车不积压不延点,这里24小时都有人值守。”车站值班员黄文杰说。春节假期,大秦铁路外送煤炭78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

  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着千家万户。

  1月8日,湖北省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正式启动,至今已累计举办招聘活动800余场,提供50多万个岗位,5万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我们突出对就业困难人员‘一对一’帮扶。”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艳红说,人社部门还发动400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促就业行动,强化400多家“零工驿站”服务功能促进灵活就业。

  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湖南省双峰县许多种粮大户组织工人和技术人员翻耕育秧田、检修农机、储备农资,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

  眼下,不少地方均开始备战春耕。及早谋划粮食生产,做好农资储备和调运,抓早抓实小麦、油菜春季田管……田间地头涌动的春之生机印证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

  癸卯兔年,奋跃而上。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各项政策不断落实落细,生产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将不断积聚增强。2023年中国经济一定会整体好转。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流浪地球2》周边众筹项目售罄下架 众筹总额超1.2亿元

      中新网2月1日电 2月1日,由赛凡科幻空间推出的电影《流浪地球2》官方授权模型周边众筹项目售罄下架。在11天内,该项目众筹总额达1.2亿元,成交数超53万。根据赛凡公布的发货周期,众筹订单将分四批发货,第四批最晚将于今年11月底全部完成发货,并上架现货销售。(中新财经)图自造点新货平台...

    时间:02-01
  • 今年以来超30城出台楼市优化政策,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降至3.7%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  在中央层面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并出台多项政策工具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后,2023年地方政府延续楼市宽松政策,继续出台优化政策,促进楼市健康发展。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福建厦门、四川资阳、山东济宁、湖北宜昌、浙江温州、江西南昌红谷滩区、安徽淮北、河南济...

    时间:02-01
  • 深圳打出“组合拳”,中小微企业金融扶持政策续期

      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圳近日又有新动作。  1月31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对无还本续贷支持项目、过桥资金贴息项目、企业发债融资补贴项目等三方面的支持对象、支持标准和申报流程作出详细规定,继续推动市内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

    时间:02-01
  •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2025年将超60万亿,各地施工图明确!

      新年伊始,各地加快对数字经济部署,从发展目标和治理等方面完善数字经济发展。  据中国信通院最新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我国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将提升至约3.5。另据IDC预测,全球对数字转型的投资将以每年17.1%的复合速度增长,2023年这类投资预计将达到2.3万亿美元。  各地定了哪些目标  在2023中...

    时间:02-01
  • 巨亏股里有危也有机

      董亮  2022年业绩预告收官,438家公司预计2022年亏损过亿元,80家预计超过10亿元,虽然多数都把原因归咎于疫情,但这些巨亏股票的投资价值并不能一概而论,其中有借疫情财务大洗澡的垃圾股,也有确因疫情导致业绩短期波动的错杀股,前者有风险,后者则可能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在业绩预告的最后一天,各种预亏股...

    时间:02-01
  • 天振股份实控人拟“兜底式增持”

      A股再现实控人兜底增持。1月31日晚间,天振股份(301356)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方庆华鼓励公司员工增持公司股票,方庆华承诺,在规定期间增持天振股份股票产生的亏损,方庆华将以个人资金予以全额补偿;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需要注意的是,天振股份是一只次新股,于2022年11月14日上市,至今不足3个月,上市当天即跌破发...

    时间:02-01
  • 三文鱼卖不动 佳沃食品路在何方

      1月31日,在交出上市后业绩最差的一份成绩单后,三文鱼龙头企业佳沃食品(300268)开盘应声跌停,截至收盘暴跌逾19%,成为A股当日跌幅最大的个股。据了解,公司2022年归属净利润预亏10亿-16亿元,为上市以来业绩最差的一年,也是公司归属净利润连续亏损的第四年。此外,由于公司预计2022年净资产为负,在2022年年报披露后,公司股票还将被实施...

    时间:02-01
  • 谁在操控影院3D眼镜免费大权

      观看3D电影时不可或缺的3D眼镜,如今正悄悄发生着变化,逐渐从影院直接免费提供向着影院提示观影者自带或租借、购买转变。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市内约有53家影院明确在购票平台上标注了“3D眼镜收费”的标签。随着付费眼镜逐渐出现在更多影院内,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变化的出现也引起各方热议。  付费、共享...

    时间:02-01
  • 中国客运内燃动车组首次出口阿联酋 助其建立干线铁路客运服务

      中新网青岛2月1日电 (蔡亚群)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简称“中车四方”)31日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当日与阿联酋阿提哈德铁路公司在北京和阿布扎比两地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签约仪式,签署了客运内燃动车组项目供货合同。这是中国客运内燃动车组首次出口阿联酋,将助力阿联酋首次建立干线铁路客运服务。  此次签署的合同包括21辆(3列)运...

    时间:02-01
  • 山西开年“数说”能源:煤炭增产保供兼顾“双碳”目标

      中新网太原2月1日电 (记者 李新锁)今年煤炭增产不低于5%、将达13.65亿吨,同时还要兼顾“双碳”。1月31日,能源大省山西开年即聚焦能源增产保供。  在2023年山西能源工作会上,山西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邓维元表示,能源发展进入低碳转型的重要窗口期。山西将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提升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加快煤炭产业和降...

    时间:02-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