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巨亏股里有危也有机

2023-02-01 09:12:18

来源:北京商报

  董亮

  2022年业绩预告收官,438家公司预计2022年亏损过亿元,80家预计超过10亿元,虽然多数都把原因归咎于疫情,但这些巨亏股票的投资价值并不能一概而论,其中有借疫情财务大洗澡的垃圾股,也有确因疫情导致业绩短期波动的错杀股,前者有风险,后者则可能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在业绩预告的最后一天,各种预亏股密集晒单,亏亿元并不罕见,亏10亿元以上才有资格比惨。至于原因,也都大同小异,看似五花八门,实则或多或少都推给了疫情,这样的理由似乎全A股通用,投资者倒也无话可说,毕竟各行各业确实受到了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仔细想想,同样是亏损,有些个股似乎亏得并不厚道。

  以收到深交所关注函的三丰智能为例,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亏损37500万-50300万元,主要原因为预计对收购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燕隆”)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40000万-52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三丰智能2022年前三季度盈利3208万元,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受疫情影响,对鑫燕隆商誉计提减值准备看似在情理之中,但其中还有一些疑问。诸如,出现减值迹象的具体时点到底是何时?为何前三季度在业绩中丝毫没有体现?还有,三丰智能于2017年收购鑫燕隆,形成商誉206844万元,此前在2020年度已经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33324.47万元。时隔一年,又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那么前期对鑫燕隆的计提又是否充分呢?有没有一种可能,上市公司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把该计提未计提或者提前计提商誉减值呢?而疫情的来临,则让这些上市公司合情合理地找到了理由。

  凡是巨亏的上市公司,多数与商誉减值、存货计提等有关,而这其中恰恰是最可能产生利润调节情形的。该不该当期计提,计提多少,这些都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如果是借着疫情财务大洗澡,那么后期一旦被监管查实,将面临严重处罚。即便能够侥幸蒙混过关,这类上市公司也很难大有作为,毕竟靠着财技过活的上市公司,爆雷是大概率事件,因此,这类巨亏股多数存在风险。

  不过,也有一些个股确实是因为疫情的影响,短期让公司业绩骤降,这种意外的业绩波动,反倒给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布局机会,俗称“黄金坑”。

  比如,消费类、影视文化、旅游、航空等行业,日常业绩相对稳定,但受到疫情的影响却出现了大幅亏损,投资者可以预期的是,随着经济的稳步回升与增长,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也会逐步回升至疫情前水平,甚至要高于曾经的业绩水平,对于这些个股而言,目前可能就是低位布局的机会。当然,机会虽然有,但并不是闭着眼就可以买,毕竟每个板块里的个股盈利能力参差不齐,如果买对了板块但选到了垃圾股,依然是白忙活一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春风行动招聘火热 预计提供就业岗位3000万个

      面对企业的旺盛需求,人社部等11个部门启动的春风行动正在火热推进中,预计活动期间将为劳动者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春风行动招聘火热 提供岗位3000万  在安徽芜湖的新春招聘会上,人头攒动,求职者络绎不绝。今年的招聘会吸引了357家企业报名参会,涉及制造业、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提供就业岗...

    时间:01-31
  • 全年营收不到10万!这家上市公司跨界新能源汽车损失惨重,提示终止上市风险

      年营收不足10万元的,不仅会是一家街边小店,也可能是一家上市公司。  癸卯兔年的首个交易日,*ST西源发布了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一次风险提示公告。当日该公司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万元到10万元;净利润为-1.3亿元到-1.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600万元到-2100万元。  2013年至今,*ST西源扣...

    时间:01-30
  • 一个月内3家上市公司宣布转让险企股权,保险牌照“失宠”?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一个月内,多家上市公司宣布转让手中的保险股权。  1月21日,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易联众,300096.SZ)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为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该公司拟将持有的海保人寿13.5%股权以26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和锐医科(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和锐医科)。本次股权转让后,...

    时间:01-23
  • 返乡客流高峰重现 铁路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向好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丁 蓉  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春运,火车站再现人潮涌动。1月18日,深圳北站迎来2023年春运返乡客流高峰。《证券日报》记者直击现场盛况,记录浓浓的春运氛围。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春运,特别激动,希望能够马上回家,过一个好年。”大四学生万同学告诉记者。  根据交通运输部初步分析研判,2...

    时间:01-20
  • 多地高速路车流量持续攀升 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回暖

      本报记者 贺 俊 见习记者 陈 潇  近日,全国多地发布了春运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监测数据,数据显示高速公路车流量正持续攀升,不少地区车流量较平日增长了数倍。与此同时,多家高速公路类上市公司股价持续回升。  对此,有上市公司证券部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23年整体车流量有望回升至2019年水平。  出行需求旺盛车流...

    时间:01-20
  • 春节档预售票房超3亿元!平均票价7年来首降,对上市公司有何影响

      澎湃新闻记者 秦艺逍  2023年春节档电影开启预售五天后,预售总票房突破3亿。  截至1月18日晚22时,2023年春节档新片预售总票房正式突破3亿,《满江红》以预售7998.6万登上新片预售榜第一,《无名》以预售7908万位列第二,《流浪地球2》以预售7162.3万位列第三。  猫眼专业版统计数据显示,《流浪地球2》的想看人数已破百万达...

    时间:01-19
  • 上市公司扎堆跨界进入储能赛道

      随着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扩大,与之配套的储能需求大增。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超20家A股公司跨界进入储能赛道,跨界选手涵盖教育、互联网、家电、食品等行业,切入方式包括新设子公司、收购储能公司等。业内人士表示,在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背景下,储能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储能市场火热  火热的储能市...

    时间:01-18
  • 2023央视春晚“黑科技”频现 相关上市公司引关注

      本报记者 张晓玉  见习记者 许林艳  随着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筹备情况备受关注。1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春晚相关技术揭开了神秘面纱。8K超高清及三维菁彩声等前沿技术有望与2023年春晚碰撞出新火花。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

    时间:01-18
  • 年内18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 7家来自消费行业

      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毛艺融  新年伊始,多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1月16日,银龙股份公告披露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草案,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及核心骨干人员158人。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16日,年初累计18家A股公司披露股权激励预案,激励对象合计超350...

    时间:01-17
  • 十六部门力促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市公司积极响应

      本报记者 向炎涛  1月16日,A股数据安全板块活跃。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当日收盘,数据安全板块涨幅达3.04%,49只概念股飘红。其中,挖金客涨幅10.72%,智微智能、恒久科技涨停,启明星辰、三未信安、奇安信、安博通等个股涨幅均超5%。  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六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

    时间:0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