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家财险保费爆发式增长背后:市场份额仍不足1%,前景如何?

2023-01-31 20:35:38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月31日电 (李自曼)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披露2022年保险业保费数据。家庭财产保险(下称“家财险”)因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7.2%的高增速,引发业内关注。

  在业内看来,家财险保费的高增速得益于较低的投保基数和险企发力非车险业务等因素,未来在较好的政策环境下,家财险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展。

  保费增速第一 但市场份额不足1%

  家财险可为居民或家庭遭受的财产损失提供及时的经济补偿。凡存放、坐落在保险单列明的地址,属于被保险人自有的家庭财产,都可以向保险人投保家庭财产保险。

  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4.58%。从2022年各险种的经营状况看,家财险是保费同比增速最高的险种,其保费收入为164亿元,同比增长67.2%。

  信用评级机构新世纪评级在相关报告中指出,家庭财产保险在低基数和险企发力非车险业务等因素作用下大幅增长。

  受车险综合改革影响,众多保险公司开始发力非车险业务。数据显示,2022年财险行业非车险业务保费达6657亿元,同比增长约12.77%。非车险业务当中健康险、农险和责任险的保费均超过千亿,市场份额较大。家财险保费虽增长较快,但市场份额较低。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近十几年来,中国家财险的投保率一直徘徊在10%以内,在保费市场份额中占比不足1%。2021年和2022年,家财险保费收入在财险行业整体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0.72%、0.98%。

  从业十多年的财险业内人士告诉中新经纬,家财险自80年代诞生到90年代初,是比较受欢迎的险种,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与财富的增加,传统家财险保障范围、条款设计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其投保率开始下滑。当前家财险保费猛涨,也得益于产品设计的改善。

  中新经纬查阅资料发现,当前市场上的家财险通常为意外风险保障加上不同的财产标的保障。其投保范围一般包括房屋及房屋装修,衣服、卧具,家具、燃气用具、厨具、乐器、体育器械,家用电器等。有的家财险保单还可以扩展承保债券保险以及责任保险。

  从公司层面看,平安财险、人保财险、众安财险、泰康在线、京东安联、合众财险都曾推出家财险,每年保费基本在500元以下,保额有的则高达500万元。

  政策利好下或有新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家财险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保障不足、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中新经纬查阅资料发现,多数家财险保险条款中普遍将地震等巨灾风险列为除外责任。部分产品的保障范围还不包括自建房、商用房,房屋长期空置会遭拒赔。在费率制定方面,很多产品没有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等情况实行费率的差别化对待。

  在业内看来,由于中国的家财险是由财险公司经营的商业保险,受利润最大化、承保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风险较高的标的物、巨灾风险多被家财险列为除外责任。

  在国外,家财险大多是采取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运营方式。为推动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政府会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

  近两年,中国相关部门亦提起对家财险的重视。2022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优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务;推广家庭财产保险,增强新市民家庭抵御财产损失风险能力。

  政策下发后,在当地银保监局的推动下,成都、天津在内的多个城市积极推动新型家财险发展

  2022年7月,四川省上线了首款普惠性家财险产品,产品由采用全国首创的保险行业主体共保家财险模式,由人保财险、太平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华泰财险等10家公司共同承保。相较于传统家财险,该产品的保障内容、服务范围等均有所拓展。

  2022年9月,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进居民住房及家庭财产保险等方面灾害保险的提案时表示,下一步,将多方联动加强家财险宣传,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损意识和保险意识,继续鼓励财险公司围绕新时代家庭财产风险情况变化,创新家庭财产保险保障方案,优化保险服务,并通过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和研究的方式,积极推动家财险发展

  在业内看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家财险发展环境较好,或能在未来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李中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PMI重回扩张区间 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连续3个月运行在枯荣线之下后,三大指数重回扩张区间。1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4.4%和52.9%,高于上月3.1个、12.8个和10.3个百分点,三大指标均回升至去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市场需求不足...

    时间:02-01
  • 北京今年首批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永丰数字科技中心、京唐城际铁路北京隧道段、2023年5G基站建设项目(打捆)……1月31日,北京举行2023年第一批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北京商报记者从现场获悉,此次集中开工的5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486亿元。突出重“大”项目引领,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12个、总投资超420亿元。突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其中社会投资项目2...

    时间:02-01
  • 今年以来超30城出台楼市优化政策,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降至3.7%

      在中央层面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并出台多项政策工具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后,2023年地方政府延续楼市宽松政策,继续出台优化政策,促进楼市健康发展。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福建厦门、四川资阳、山东济宁、湖北宜昌、浙江温州、江西南昌红谷滩区、安徽淮北、河南济源、黑龙江哈尔滨、湖南长...

    时间:02-01
  • 整治APP广告“乱跳转”有了新标准

      我国信息通信服务持续提升  整治APP广告“乱跳转”有了新标准  本报记者 韩 鑫  “手机APP开屏广告,‘摇一摇’就‘乱跳转’”“走着路打开软件,手机不小心晃一下就自动跳转”……如今,APP“摇一摇”功能日益普遍,增强了使用的便捷性,但部分应用出现“乱跳转”现象,给用户带来了困扰。  近期,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信通院...

    时间:02-01
  • 经济日报:房地产市场复苏力量正在积蓄

      市场复苏力量正在积蓄  稳预期、防风险、促转型将是2023年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2023年,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将继续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关键是要尊重规律,尊重实际,以更大力度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市场信心。  新春伊始,房地产市场初露企稳端倪,回暖复苏的各方面力量正在积蓄。  房地产产业链条长...

    时间:02-01
  • 有的放矢鼓励合理住房消费

      有的放矢鼓励合理住房消费  温济聪  近期,全国多地调整房地产消费相关政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例如,辽宁省提出,鼓励二手房交易与新建商品房销售享受同等补贴支持政策;落实非住宅类商品房去库存支持政策,对购买非住宅商品房实际用于居住用途且为首套刚需的,水电气暖等收费价格参照住宅标准执行。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

    时间:02-01
  • “超额储蓄”引发讨论 人们为什么又爱存钱了

      人们为什么又爱存钱了  本报记者 陈果静  近期“超额储蓄”引发较多讨论。超额储蓄,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往年,2022年的居民新增存款明显较多。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这与2021年全年的水平相比,多增7.94万亿元。  人们为什么又爱...

    时间:02-01
  • 力破文旅业融资痛点

      力破文旅业融资痛点  郭子源  今年春节,文化和旅游业成为拉动消费回暖的主力。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同比增长11.89%;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  当前,要乘势而上、多措并举推动文旅行业复苏。一方面,文化和旅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

    时间:02-01
  • 多国利率政策调整对市场影响几何

      多国利率政策调整对市场影响几何  周茂华  本周美联储等央行货币政策有望继续收紧,但各国央行政策略有分化。  海外央行超级周对我国股市和汇市情绪可能构成一定扰动,但整体影响有限。  本周,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澳洲联储等将相继公布利率政策决议,市场高度关注。作为2023年首个央行超级周,美联储、欧洲央行...

    时间:02-01
  • 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为何建在海南

      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为何建在海南  本报记者 潘世鹏  □ 地理位置方面,海南纬度低、距赤道近、运载效率高;安全性方面,因为各级火箭落区均为海洋,不经过人口稠密地区;交通方面,海南文昌发射场可以利用船舶运输大型运载火箭。  □ 地方支持也是重要原因。据了解,文昌国际航天城是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航天产业也是海...

    时间:02-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