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整治APP广告“乱跳转”有了新标准

2023-02-01 06:31:57

来源:人民日报

  我国信息通信服务持续提升

  整治APP广告“乱跳转”有了新标准

  本报记者 韩 鑫

  “手机APP开屏广告,‘摇一摇’就‘乱跳转’”“走着路打开软件,手机不小心晃一下就自动跳转”……如今,APP“摇一摇”功能日益普遍,增强了使用的便捷性,但部分应用出现“乱跳转”现象,给用户带来了困扰。

  近期,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信通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制定并发布实施相关标准,以规范“乱跳转”问题,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乱跳转’现象引起用户投诉,主要存在3方面问题。”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魏然表示,一是未向用户明示,即APP信息窗口未向用户明示触发后将发生跳转或打开第三方APP的动作,或明示动作与实际行为不符;二是灵敏度过高,即APP信息窗口设置的交互动作参数灵敏度过高,在用户非主动意愿情况下即发生跳转第三方页面的行为;三是欺骗误导用户,即APP信息窗口跳转后,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为用户下载安装APP等。

  “通过信息窗口推送广告是APP的主流商业模式之一。”魏然分析,由于开屏广告曝光度高、营销效果好,部分APP便无视用户合法权益,通过提高加速计、陀螺仪等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跳转第三方页面的概率,从而增加广告收益,“这类行为变相强迫用户进入广告页、下载APP,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

  此次标准制定修订提出多方面参考指标要求,以更好治理规范“乱跳转”行为。一是强化明示告知义务。指出应向用户清晰明示要执行或触发的交互动作及结果预期。二是细化参数设置参值。提出将“摇一摇”动作的设备加速度设置为不小于15米每平方秒,转动角度不小于35度,操作时间不少于3秒等一系列参考数值,确保APP在走路、乘车、拾起放下终端设备等日常生活场景中,信息窗口不会出现误触发而跳转的情况。三是保障用户选择权。明确未经用户主动选择同意,不得强迫下载、安装、打开APP,不得使用欺骗误导用户的图片、文字和链接进行页面跳转或使用第三方APP。

  规范APP“摇一摇”“乱跳转”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持续提升信息通信服务的缩影。聚焦影响用户服务感知的关键环节,自2019年以来,工信部持续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客服服务能力,形成服务提质和感知提升的良性互动。

  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聚焦用户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综合运用制度建设、监督检查、技术支撑、行业自律等手段,强化“全流程、全链条、全主体”治理,全力提高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感知,为用户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应用市场运营者上架冒名App被判担责

      □ 本报记者 张雪泓  数字经济时代,应用市场运营者承担着维护网络交易秩序的公共职能。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一起因冒名App引出的纠纷进行了审理,认定某应用市场运营者未对上架App的真实性、合法性等尽到审查义务,导致上架的冒名App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判令该运营者对此承担相应责任。  原告某公司诉称,原告在案外诉讼时,得...

    时间:02-01
  • 全国网信系统去年约谈网站平台8608家下架App420款

    2022年,全国网信系统持续加大网络执法力度、规范网络执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据统计,全国网信系统全年累计依法约谈网站平台8608家,警告6767家,罚款处罚512家,暂停功能或更新621家,下架移动应用程序420款,会同电信主管部门...

    时间:01-19
  • 全国网信系统去年约谈网站平台8608家下架App420款

    2022年,全国网信系统持续加大网络执法力度、规范网络执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据统计,全国网信系统全年累计依法约谈网站平台8608家,警告6767家,罚款处罚512家,暂停功能或更新621家,下架移动应用程序420款,会同电信主管部门...

    时间:01-19
  • 综合型国际中文学习平台《JUZI汉语》App正式发布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应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人数超25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人数近2亿。作为“工具书的王国”和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联合北京语言大学《新时代中文学习词典》研...

    时间:01-15
  • 手机预装APP实现“非必要可卸载”

      本报讯 (记者周怿)近日,一些消费者反映,新买的手机中仍有预装APP,但除基本功能外的均可卸载。这意味着,手机预装APP实现了“非必要可卸载”。  此前,手机预装APP无法卸载遭很多消费者吐槽。北京消费者赵女士回忆,她曾买过一部国产智能手机,有50多个预装APP,更新系统还会增加。其中包括2个输入法,还有多...

    时间:01-09
  • 得物App品牌大会:6950个优质品牌在得物俘获新年轻消费者

      1月5日,在得物2023年轻力品牌大会上,国际权威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发布最新白皮书,揭示年轻人的三大消费特质和六大消费新主张,给予最新消费洞察和行业启示。Coach、MICHAEL KORS、菲拉格慕、Wilson、YONEX等167个各消费领域最具“年轻力”品牌,斩获包括年轻力先锋潮流、最佳年轻影响力、最佳年轻力产品设计等11项大奖,通过优秀品...

    时间:01-06
  • 规范预置APP,让用户有权说了算

      近年来,应用软件(APP)产业创新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应用,便利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此同时,预置应用软件过多且无法卸载等新情况,也令人不胜其烦。查看一下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常常有5、6款预置应用软件,多的可能会超过10款。这些预置应用软件大多功能鸡肋,占用内存空间,容易导致手机运行减慢,消耗待机时间,...

    时间:01-05
  • 智能手表、手环、App测血氧靠谱吗?专家:仅供参考

      央广网北京1月4日消息(记者郭佳丽)近日,一些老年人在感染新冠后出现“沉默性缺氧”的问题引发关注,血氧仪也随之成为紧俏货。  在血氧仪缺货、涨价的情况下,有些消费者购买具有血氧监测功能的智能手表、手环,甚至有人通过App和小程序监测血氧。对此,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负责人沙宪政表示,...

    时间:01-05
  • 手机APP领域乱象时有发生:弹窗关不掉?加力整治!

      手机APP弹窗关不掉?加力整治!  移动互联时代,即时通讯、网络视频、在线购物、新闻资讯等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种种乱象。近日,有关部门接连出台相关举措,开展专项行动、印发联合通告,为APP领域的健康规范发展加码发力。  APP领域乱象时有发生  关不掉的弹窗广告...

    时间:01-04
  • 手机APP两分钟测血氧?专家:有参考作用,但精确度不如医疗专业血氧仪

      据媒体报道,有人开始炒作血氧仪。一般家用的指夹式血氧仪的日常价格不过几十元至百元出头,但在12月下旬,有些店铺开启了预售模式,价格远高于往常。有网友指出,一些手机APP也可以替代血氧仪和电子手环测量血氧,手机APP测量血氧的准确性也受到关注。  不过,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负责人沙宪政教授提示,手机APP只是起到一...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