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看好兔年投资机会 外资“超配A股”

2023-01-31 11:14:39

来源:中国证券报

  节后首个交易日,被视为A股投资“风向标”的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186.14亿元,创2021年12月以来单日新高。1月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已超1300亿元,该月极大可能创北向资金月度净流入新高,也超过2022年全年净流入总和。

  业内人士认为,从基本面、政策面、情绪面来看,外资投资中国资产信心充足。外资净流入A股将成为贯穿2023年的大趋势,规模有望超预期。在外资持续流入、国内政策加速落地背景下,A股市场估值修复将继续。

  净流入时间久规模大

  外资成为近期A股市场重要增量资金。据Wind数据统计,2023年短短15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311.45亿元,较去年全年900余亿元的累计净买入额多出近46%。

  值得一提的是,北向资金已连续11周净买入,创1年来最长净买入纪录,并且1月16日至1月20日当周净买入485.16亿元,居历史单周净买入规模第二位。

  北向资金如此大规模净流入与国际巨头纷纷调高中国资产定价不无关系。

  美国银行近期对基金经理的调查显示,91%的基金经理预计中国经济走势将更加强劲。另一项针对亚洲基金经理的调查显示,42%的受访者表示已增持中国股票,这一比例远高于去年10月的14%。有90%的受访者表示,即使美股下行,今年中国股市依然能实现正收益。

  此前,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大行纷纷调高MSCI中国指数目标价。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1月份将MSCI中国指数12个月目标价从70上调至80。“中国宏观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互联网板块利润存在进一步增长空间,资本市场有望继续上涨。”刘劲津说。

  除北向资金外,海外投资者还通过其他渠道加码布局中国。继海外另类ETF供应商Granite Shares2022年12月13日设立做多阿里巴巴的ETF BABX后,美国ETF供应商金瑞基金今年1月推出一只中国市场ETF KLIP。

  “近期外资大幅净流入,系海外资金年初配置带来的‘开门红’效应。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资产性价比提升。”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说。

  三大因素添信心

  结合基本面、政策面、情绪面来看,外资投资中国资产信心足。

  从基本面看,外资对中国经济韧性及前景充满信心。“2023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上行,企业盈利将大幅回升。同时,净资产收益率将出现较强反弹。”景顺亚洲(日本除外)首席投资总监麦克·绍预计。此外,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区总裁王琼慧认为,随着盈利增速和多项估值指标达到底部区域,A股市场正在孕育新一轮上涨行情。

  “2023年中国还是增长的主题。”贝莱德基金首席投资官陆文杰认为,一方面,企业盈利改善和估值修复有望共振;另一方面,安全发展、产业创新升级、数字化革命,都将是未来中国长期的投资主线,会持续涌现增长机会。

  从政策面看,中国继续坚定不移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不仅持续为经济增添动力,也令中国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稳定的投资环境。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表示,制度型开放不断加深,A股市场吸引力将不断增强。从互联互通方面来看,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的落地标志着双向开放不断推进,有利于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提供资产配置的多元渠道。

  市场情绪近期出现明显提升。中泰证券资管数据显示,截至1月19日,市场情绪与上月相比上升明显(本月54.24,上月33.22;分数越低表示市场情绪越低迷)。

  料成贯穿2023年趋势

  展望后市,多家机构表示,外资净流入A股将是贯穿2023年的大趋势。

  “考虑到美联储加息节奏将放缓、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逐步兑现,以及中国龙头公司依然具备较好基本面和中长期估值吸引力,预计2023年海外资金(QFII/RQFII及北向资金)全年可能净流入3000亿元至4000亿元。”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师何璐说。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预计,2023年外资净流入规模在2000亿元至3000亿元。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称,外资有望成为2023年A股市场重要增量资金。“考虑到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中国资产在经济触底回升中有望再现配置优势,保守估计外资今年净流入规模将超过去三年的平均值(2437亿元),成为A股市场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徐驰表示。

  外资持续买入A股,一定程度上同境内投资者情绪形成共振。截至1月30日,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双双刷新逾4个月新高,分别报收3269.32点、2613.89点。

  “未来一个阶段,在外资持续流入、国内政策加速落地背景下,A股市场估值修复将继续。”张启尧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A股市场缩量震荡涨跌互现,光伏和半导体概念表现抢眼

    成交不足7500亿元,北向资金继续加仓,连续5日加仓累计超340亿元。  在隔夜外围市场涨跌互现的情况下,A股1月10日继续集体小幅高开。由于逼近2022年12月初的高点,但成交额又未能有效放大,A股全天走出分化且窄幅震荡的走势,赛道股的反复活跃带动创指、深成指表现强劲,但个股呈现普跌的态势。  从盘面上看,新能源车产业链全面走强,宁...

    时间:01-10
  • 世界黄金协会:2022年全球实物黄金ETF总规模下降约30亿美元

      (财经天下)世界黄金协会:2022年全球实物黄金ETF总规模下降约30亿美元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世界黄金协会10日正式对外发布报告称,2022年,全球实物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持仓量共减少110吨(流出约合30亿美元),较2021年同比减少3%。  世界黄金协会称,2022年黄金ETF的走势是:前四个...

    时间:01-10
  • 世界黄金协会:2022年全球实物黄金ETF总规模下降约30亿美元

      (财经天下)世界黄金协会:2022年全球实物黄金ETF总规模下降约30亿美元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世界黄金协会10日正式对外发布报告称,2022年,全球实物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持仓量共减少110吨(流出约合30亿美元),较2021年同比减少3%。  世界黄金协会称,2022年黄金ETF的走势是:前四个月由于地缘政治冲突,黄金ETF...

    时间:01-10
  • 资金上演“高抛低吸”戏码 机构看好2023年A股市场

      上周A股迎来“开门红”。A股ETF全面上涨,总成交额1773.47亿元。不过,随着行情回暖,不少此前在市场下跌期间“抄底”的ETF选择落袋为安,以区间成交均价估算,上周A股ETF资金净流出约95.62亿元。  部分资金获利了结  上周,大数据、云计算、光伏等成长板块,以及家电、建筑材料等价值板块均迎来上涨。Wind数据显示,天弘中证沪港深...

    时间:01-09
  • 规模大比拼 “巨无霸”ETF份额激增

      张舒琳  刚刚落幕的2022年,市场行情整体较为震荡,股票ETF规模之争十分激烈。随着宽基指数ETF被资金频繁“抄底”,市场上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巨无霸”ETF达到4只,规模最大的一只更是突破775亿元。此外,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规模迅猛增长,份额暴增365.49亿份。  在公募人士看来,宽基指数ETF比较好的行业生态是市场集中度不...

    时间:01-06
  • ETF纳入互联互通满半年 交投活跃度持续攀升

      本报记者 郭冀川  2023年1月4日,ETF纳入互联互通将满6个月。港交所数据显示,沪股通和深股通ETF交投活跃度持续增长,买入及卖出月成交额从2022年7月份约3.4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12月份约20.8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沪深)ETF买入及卖出月成交额从2022年7月份约38.1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12月份约200亿元人民币。  光大银...

    时间:01-04
  • A股市场2023年开门红:沪指收复3100点,超4200股上涨

      澎湃新闻记者 徐宏文  A股迎来2023年开门红,两市放量上涨,沪指收复3100点关口。  A股2023年首个交易日集体低开。早盘两市走出了低开高走的走势,截至午盘时三大股指全部翻红。午后两市更是震荡走高,深证成指更是一度涨超1%。  从盘面上看,信创、数据确权概念爆发,储能等新能源赛道回暖。  至1月3日收盘,上证综指涨0.88%...

    时间:01-03
  • A股成交持续缩量,2023年增量资金哪里来?

      作者:杜卿卿  2022年最后一个月,A股日度成交额持续缩量,月内即从单日万亿缩至最低不到6000亿,几近腰斩。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机构对于新的一年股市有望转入增量资金博弈阶段较有共识。然而紧跟的问题就是,增量资金从哪里来?  对于这一问题,除外资等增量资金外,十万亿超额存款中或有答案。疫情以来,投资...

    时间:01-03
  • A股成交持续缩量,2023年增量资金哪里来?

      作者:杜卿卿  2022年最后一个月,A股日度成交额持续缩量,月内即从单日万亿缩至最低不到6000亿,几近腰斩。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机构对于新的一年股市有望转入增量资金博弈阶段较有共识。然而紧跟的问题就是,增量资金从哪里来?  对于这一问题,除外资等增量资金外,十万亿超额存款中或有答案。疫情以来,投资、消费、出口均受冲击,居民...

    时间:01-03
  • 首对深新ETF互通双向产品平稳上市 跨境投资多元化持续推进

      本报记者 邢 萌  12月30日,首对深交所-新交所ETF互通双向产品在深新两所同步上市。此次深交所上市的产品是南方基金南方东英银河-联昌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以下简称“亚太低碳ETF”),新交所上市的产品为南方东英中证科创和创业板50指数ETF(以下简称“双创50ETF”)。  “深新ETF互通双向产品的推出,为两国投资者在绿色金...

    时间:12-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