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A股成交持续缩量,2023年增量资金哪里来?

2023-01-03 09:10:31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杜卿卿

  2022年最后一个月,A股日度成交额持续缩量,月内即从单日万亿缩至最低不到6000亿,几近腰斩。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机构对于新的一年股市有望转入增量资金博弈阶段较有共识。然而紧跟的问题就是,增量资金从哪里来?

  对于这一问题,除外资等增量资金外,十万亿超额存款中或有答案。疫情以来,投资、消费、出口均受冲击,居民收入大幅低于趋势值。但是,居民超额存款规模创出新高。

  “截至11月份,2022年居民存款累计新增高达14.95万亿,环比上年多增约5万亿,是历史同期从未出现过的水平。”中信建投陈果团队1月1日研报称。而据中信证券宏观首席程强团队测算,2019年以来我国居民积累了约10.8万亿超额存款,其中约一半是在2022年积累的。

  如此大规模的超额存款较为罕见。有机构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疫情之下居民收入受到冲击,但是存款依然大幅增长,简单来说就是源自不买房、不消费、不投资,“其实最明显的就是2022年,理财赎回、地产滞销、疫情下消费减少,都赶在一起了”。

  程强团队认为,在中性情景下,2023年超额存款可能消耗的比例和对各类市场的影响,总体来看超额存款的消耗对消费、房地产和权益市场的边际影响均较为显著,其中“若释放10%用于投资权益市场,以2022年自由流通市值35.5万亿元的规模来看,对权益市场的提振约为3个百分点”。

  股市资金大幅流出

  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以6040.64亿元的日成交画上年度句号。成交持续缩量的背后,是资金大幅流出。

  据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统计,2022年前11个月股市资金净流出超过8800亿元,而2021年全年为资金净流入16600多亿元。

  2022年前11个月,融资余额、私募、资管产品都是净流出,公募基金流入规模仅有3800多亿元,远低于2021年1.7万亿元的水平。外资流入规模也仅有550亿元,相比2021年的4300多亿元大幅萎缩。

  “2022年市场行情整体偏弱的背景下A股资金面临一定的流出压力。”荀玉根表示,展望2023年,在居民资产配置力量推动下,随着市场行情的整体好转,A股的增量资金有望重新回流。

  在他看来,短期内股市的资金流向和行情密切相关,随着2023年A股赚钱效应整体好转,叠加中长期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趋势进一步延续,2023年A股资金将明显回流。

  超额存款快速增长

  陈果认为,2022年以来流动性供给端持续发力,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萎缩叠加居民部门风险偏好系统性回落,导致被创造出来的货币大量滞留于银行体系成为储蓄,并未进一步转化为股市流动性,形成了当前宏观流动性充裕,但全年市场大幅调整的局面。

  那么这部分储蓄,特别是“超额储蓄”有多大?

  据程强团队测算,2019年以来我国居民共积累了10.8万亿元超额存款。2019年以来,我国居民存款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2022年前11个月居民存款比2021年同期多增6.9万亿元。而这部分超额存款主要有消费下滑、地产销售下滑和理财产品回表三个原因所致。

  其中,消费贡献超额存款约4.9万亿元。疫情期间虽然居民收入承压,但是消费的收缩更加明显。据其测算,2020~2022年居民收入分别低于趋势值2.4万亿元、1.8万亿元和3.6万亿元,三年合计少7.8万亿元。而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低于趋势值4.8万亿元、2.6万亿元和5.2万亿元,三年合计少12.7万亿元。

  超额存款的另一个来源是地产销售下滑。“购房减少导致的存款增加主要出现在2022年,2022年前11个月,住宅销售额同比下滑28.4%。我们假设2022年全年住宅销售额同比下滑28.5%,而中枢增速为8.8%,则2022年住宅销售额比销售中枢下滑6.1万亿元。”程强团队认为,按居民的购房资金约50%来自于银行贷款,测算2022年房地产销售下滑导致的居民超额存款约为3万亿元。

  2022年年底的理财赎回也为超额存款添了“一把火”。

  “2022年的理财回表主要发生在四季度的债券市场大幅调整时期,测算规模约为1.5万亿元。”程强团队表示,理财产品回表始于2018年,当年资管新规正式印发,以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为代表的非标理财规模开始见顶回落。2019~2021年的银行理财增长总计低于中枢约1.1万亿元,而2022年下半年出现了大规模银行理财赎回。他预计,2019~2022年理财回表贡献了2.6万亿元超额存款。

  股市有望转入增量博弈

  对股市而言,在陈果看来,超额储蓄预示着资金上并无担忧,核心仍在于信心修复的时间及斜率。

  “目前来看,房地产融资政策逐步放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内需提振政策箭在弦上,整体而言,基本面短期内压力仍存,但长期改善确定性强。届时一旦信心重拾,居民资产负债表走向修复,风险偏好提升下积压的超额储蓄流至股市可期。”他预计,2023年资金面的担忧将逐步得到缓解,有望转为增量博弈。

  程强也认为,居民的超额存款主要由消费场景缺失、房地产销售的回落和理财产品回表所形成,2023年预计各行业均将有一定的改善能够带动预防性储蓄的消耗。

  其中,在中性情境下,四年累积超额存款10.8万亿元规模,假设超额存款2023年释放10%即1.08万亿元,若该资金全部用于消费,从2022年约43.6万亿元的社消总规模来看,能带动 2023年社消增速约1.2个百分点;若全部都用于购房,以2022年商品房销售总金额13.9万亿元来看,对商品房销售的提振为7.8个百分点。而如果全部用于投资权益市场,以2022年自由流通市值35.5万亿元的规模来看,对权益市场的提振约可以达到3个百分点。

  “当股市行情处于明显上涨的牛市时,增量资金往往大幅入市;而当宽基指数开始明显下跌时,股市资金会明显流出;最后在股市走势偏震荡时,资金面也往往呈现小幅波动的紧平衡状态。”荀玉根表示,从牛熊周期视角来看,股市资金面与牛熊周期的关系为“牛市入、熊市出、震荡市紧平衡”。他预计,2023年A股资金将明显回流,整体增量规模有望达到万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A股成交持续缩量,2023年增量资金哪里来?

      作者:杜卿卿  2022年最后一个月,A股日度成交额持续缩量,月内即从单日万亿缩至最低不到6000亿,几近腰斩。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机构对于新的一年股市有望转入增量资金博弈阶段较有共识。然而紧跟的问题就是,增量资金从哪里来?  对于这一问题,除外资等增量资金外,十万亿超额存款中或有答案。疫情以来,投资...

    时间:01-03
  • 2023年北向资金有望加速流入,前瞻A股资金配置路线图

      2022年,北向资金总流入量定格在900.2亿元,这仅是2021年近4000亿元北向资金流量的1/4不到。不过,去年四季度以来流入量显著加速,光是12月就贡献了350亿元,疫情政策的优化调整是催化剂。  随着中国宣布从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消费复苏的预期正不断提升。2023年,国际资金的流入是否会继续提速?资金...

    时间:01-02
  • 2022年A股收官:上市公司总数破五千家,新股融资额创新高

      2022年,A股三大指数结束了自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上涨。2022年,A股新增上市公司428家,新增上市数量略低于2021年,“三桶油”和“通信三巨头”齐聚A股,融资额创历史新高,合集募集资金5869.93亿元。  2022年A股波动不断,从三大指数的表现来看,2022年年初是三大指数的最高点,并在4月迎来谷底,此后震荡不断,其间也有反弹。全年A股上市...

    时间:12-31
  • 2022年A股IPO募资额创历史新高,三成新股首日破发

      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2022年A股IPO正式收官。  澎湃新闻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2年A股市场新挂牌上市公司428家(按照上市日期口径计),上市数量虽不及2021年的524家,但2022年上市公司年度募资额创历史新高,约5870亿元,同比上涨8%,平均每家公司募资额为13.71亿元。  不过,有33.4%的新股在上市首日惨遭破发。而2021年时,上市首...

    时间:12-31
  • 2022年新增A股上市公司424家 合计募资5868亿元

      本报记者 吴晓璐  12月30日,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2022年IPO和再融资数据。据记者梳理三大交易所数据,截至12月30日,今年上市新股424家,同比下降12.58%,合计募资5868亿元,同比增长2.64%。加上再融资数据,三大证券交易所2022年股权融资规模达1.47万亿元。  具体来看,上交所发布的上海市场统计简表(2022年)显示,今年上交所IPO公司1...

    时间:12-31
  • 沪指2022年飘红收官 明年A股将何去何从?

      (年终经济观察)沪指2022年飘红收官 明年A股将何去何从?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陈康亮)在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A股主要股指飘红收官。然而,从全年来看,受国际地缘政治冲突“黑天鹅”、全球流动性紧缩“灰犀牛”以及新冠疫情“拦路虎”等内外部因素影响,中国A股表现不甚理想,具有代表性的上证指数全年累计下跌逾...

    时间:12-30
  • 沪指2022年飘红收官 明年A股将何去何从?

      (年终经济观察)沪指2022年飘红收官 明年A股将何去何从?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陈康亮)在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A股主要股指飘红收官。然而,从全年来看,受国际地缘政治冲突“黑天鹅”、全球流动性紧缩“灰犀牛”以及新冠疫情“拦路虎”等内外部因素影响,中国A股表现不甚理想,具有代表性...

    时间:12-30
  • A股IPO领跑全球:资本联姻科创的乐观叙事

      张敬伟  2022年,A股市场波荡起伏。从3649.15点开局,此后一路走低,至4月28日创下年内新低2863.65点。这之后,上证综指强势反弹,但在7月之后,又进入下跌区间,并多次打响“3000点保卫战”。年底,疫情形势渐好,随着“乙类乙管”方案公布,疫情对A股市场的消极影响开始减弱,A股市场也将接近市场常态。  A股市场的动荡牵动着投资者的心...

    时间:12-30
  • 2022年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画像:募集规模合计1.48万亿元 债券型基金“挑大梁”

      记者 王思文  今年以来,市场经历几轮大幅震荡波动,基金净值曾遭遇重挫,公募基金发行市场随之迎来巨大考验。在“大考”面前,公募基金行业迎难而上,资产管理总规模迈上26万亿元新台阶。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公募基金市场新成立1520只基金产品(数据统计截至12月28日,下同),较去年全年减少493只;合计募集规模1.48...

    时间:12-29
  • A股市场涌现百起“A拆A”计划 21家子公司打通上市之路

      记者 邢 萌  自2019年12月份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启动以来,已满三年。三年来,90余家上市公司抛出百起“A拆A”计划,创业板、科创板、主板均现子公司成功上市案例,且颇受资金追捧。  12月28日,海康威视子公司萤石网络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2022年首只登陆科创板的分拆上市股,也是试点启动以来第21个“A拆A”成功...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