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A股IPO领跑全球:资本联姻科创的乐观叙事

2022-12-30 14:47:1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张敬伟

  2022年,A股市场波荡起伏。从3649.15点开局,此后一路走低,至4月28日创下年内新低2863.65点。这之后,上证综指强势反弹,但在7月之后,又进入下跌区间,并多次打响“3000点保卫战”。年底,疫情形势渐好,随着“乙类乙管”方案公布,疫情对A股市场的消极影响开始减弱,A股市场也将接近市场常态。

  A股市场的动荡牵动着投资者的心弦。不过,2022年A股市场也有令人振奋的消息。纵观全年A股市场的表现,IPO成绩单亮眼:融资规模突破56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股权融资对实体经济支持成效显著。A股IPO领跑全球,不论数量还是融资额均远超全球其他各大资本市场

  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其融资规模越大,越凸显资本市场的活力,越体现投资者的信心,也彰显出中国实体经济的实力。中国A股市场属于后来者,却已步入“而立之年”,并且在扩大开放与严格监管中一步步走向规范。

  一方面,资本市场涨跌自有规律,走向和大势皆会受到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A股市场在制度规范和监管有序的前提下,股市的盈亏涨跌都契合市场规律。投资者中,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受制于个人情绪和市场消息的影响,一些人的投资呈现亏多盈小的特点。这也从侧面验证了股票投资具有较高风险,入市理应谨慎。

  尽管如此,A股IPO依然拿出亮眼的融资成绩单,5600亿元的融资规模不仅再创历史新高,而且领跑全球。这说明投资者对国内经济基本面和经济政策仍然保持信心。资本总体而言是理性的,即使存在投机属性,也建立在A股市场具有投资价值的逻辑之上。A股市场暖意增加,与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紧密相关。

  从技术因素而言,A股IPO的融资能力增强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因为注册制改革,A股市场步入规范监管新阶段。注册制改革的靴子落地,不啻敲响投资者跑步入场的鼓点,激发了资本入市的热情;二是境外上市的大型红筹公司回归A股市场,也做大了IPO融资的大蛋糕;三是在全球资本市场缺乏流动性的背景下,为了实现稳经济的目标,中国实行逆周期的货币宽松政策,在精准惠及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同时,也使资本市场获得了足够流动性。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激发了A股市场的潜力,也涵养了科创板和创业板两个板块的发展前景。数据显示,年内首发上市的406家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达325家,占比超过八成。在科创板,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占比约九成,相关融资额合计达2415.18亿元,占比98.09%。科创板和创业板业已成为A股IPO市场的主力。

  科创板并非投资噱头,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产业支撑。2022年,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成为新股募资热点,这说明资本市场对新兴战略产业的“兴趣”很大,也意味着上述新兴产业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通吃”。资本市场的敏锐有助于推动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夯实实体经济的基础。

  2023年,楼市风险警讯将会有效解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也会释放出强大动力,我国经济将持续复苏。这也让投资者对A股市场更有信心,从投资板块看,创业板和科创板或继续领跑A股IPO,消费、双碳或将引领投资方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可转债存量规模逾8000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增强

      记者 邢 萌  2022年以来,可转债市场持续扩容,存量规模站稳8000亿元,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场所。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沪深两市可转债存量规模达8291.90亿元,相较于年初增加1854.99亿元。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转债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显著增强。”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曹源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

    时间:12-30
  • 银保监会:鼓励引导更多长期合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中新网12月29日电 银保监会创新部党支部29日在银保监会公众号发布题为《坚持守正创新 促进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的文章,指出推动完善资本市场投资渠道,鼓励引导更多长期合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全面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水平。  文章提到,要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时间:12-29
  • 银保监会:鼓励引导更多长期合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中新网12月29日电 银保监会创新部党支部29日在银保监会公众号发布题为《坚持守正创新 促进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的文章,指出推动完善资本市场投资渠道,鼓励引导更多长期合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全面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水平。  文章提到,要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切...

    时间:12-29
  • 数字力量赋能消费市场 电商平台“深融”实体经济

      文/杭莹  刚过去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预计促消费将是2023年扩大内需的重点。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实体经济与电商平台的深度融合,为促进消费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带来更多创新思路。  比如,电商平台携手品牌开展丰富多元的消费节活动,一手托举商家,助力品牌快速孵...

    时间:12-29
  • 锚定服务实体经济 资本市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2022年,资本市场锚定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任务,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科创板做市、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新一轮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行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持续推进对外开放……一系列举措健全了资本市场功能,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南开大学金融发...

    时间:12-29
  • 股债齐发力 资本市场多措并举支持楼市发展

      记者 吴晓璐  超过30家涉房上市公司推出再融资或重组计划;“央地合作”增信支持下,3家优质民营房企发行公司债融资34.3亿元……近一个月来,涉房企业股债融资动作频频。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资本市场恢复上市房企股权融资,支持优质民营房企债券融资,有助于降低房企融资成本,缓解流动性压力。未来,随着增量资金进入后,伴随销售...

    时间:12-29
  • A股市场涌现百起“A拆A”计划 21家子公司打通上市之路

      记者 邢 萌  自2019年12月份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启动以来,已满三年。三年来,90余家上市公司抛出百起“A拆A”计划,创业板、科创板、主板均现子公司成功上市案例,且颇受资金追捧。  12月28日,海康威视子公司萤石网络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2022年首只登陆科创板的分拆上市股,也是试点启动以来第21个“A拆A”成功...

    时间:12-29
  •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优质资产

      记者 郭冀川 邢 萌  数字经济的崛起与繁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领域、新赛道”和“新动能、新优势”,正在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果遍地开花。“东数西算”工程、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数实融合新业态等陆续推进背后,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  受访专家表示,数字...

    时间:12-29
  • 第十一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主论坛成功举行 多位重磅嘉宾围绕“赋能实体经济 激发创新活力”主题分享真知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端财经论坛之一如约而至。  12月28日,由成都传媒集团旗下主流财经媒体——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系列活动正式启幕。  当日,以“赋能实体经济 激发创新活力”为主题的高峰论坛主论坛成功举行。主论坛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

    时间:12-29
  • 天津发布10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新成果

      中新网天津12月27日电 (庞喻文)记者27日从天津市金融局获悉,“创新成本规制模式支持天津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等10项创新案例入选天津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案例,反映了天津金融在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打造稳定畅通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增进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的最新成果。  据悉,在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方面,交通银行...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