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外媒:世界期待搭上中国经济发展“快车”

2023-01-28 14:52:35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月27日报道 据英国《金融城早报》网站1月24日报道,预测机构称,由于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全球经济今年将避免衰退。

  报道称,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的提振将帮助今年全球经济增长1.9%。

  中国经济预计今年将增长5%,2024年将增长5.8%,助力全球经济增长。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司的报告称:“中国政府现在的政策重点是支持经济增长,可能包括信贷政策、基础设施投资、放松对房地产部门的限制以及放宽对技术公司的监管。”

  《日本经济新闻》1月25日在题为《资金向中国相关股回流》的报道中指出,全球股市对中国经济全面重启的预期正在增强。中国需求复苏,将为欧美亚企业盈利带来顺风,出于这种预期,消费股和半导体股等冲上高位。

  报道称,在美国股市,引人关注的是半导体相关股票的回升。由主要半导体股组成的费城半导体指数截至23日在两个交易日内上涨8%,恢复至2022年8月以来的最高值。

  报道称,原因之一是对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英国巴克莱银行上调了对主要半导体股的投资判断。“中国重启经济将是2023年的一大主题,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受益。”

  中国经济复苏的影响也覆盖了全球消费股。美国雅诗兰黛的股价创下5个月来的新高。在中国推广家电品牌“特福”的法国赛博集团的股价也表现出色。

  报道称,亚洲股票也呈现同样的趋势。除在韩国经营化妆品的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和LG生活健康外,菲律宾巅峰控股公司等中国销售额占比较大的公司股票也均保持在高位。

  因对中国经济重启充满期待,高科技股和消费股的股价回升,这对提升全球投资者的信心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新兴国家市场,这一倾向更加显著。

  中国接连发布了超出市场预期的经济指标,欧美大型金融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美国高盛公司的玛吉·魏(音)指出,中国的消费恢复空间非常大。

  另据美国ETF趋势公司网站1月24日报道,作为世界经济支柱之一,中国将致力于重新启动经济增长,投资者有望从中受益。

  去年,明晟中国指数的表现仍然好于标准普尔500指数。这种回报率与那些暗示中国一夜之间变得“不可投资”的夸张新闻标题截然相反,也凸显出投资中国市场能够给那些期待摆脱估值过高的美股市场的投资者提供帮助。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月24日报道称,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发行的债券在过去两个月里大幅反弹。这一迹象表明,中国当局为支持受疫情打击最严重的房地产行业而作出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

  报道称,中国由房地产开发商所主导的高收益美元债券指数,已经从去年11月初的低位回升了近50%。市场参与者说,一度退出房地产债券市场的外国投资者现在已经开始回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记者叶昊鸣、樊曦)记者28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了解到,2023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  具体来看,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约5017.4万人次,公路共发送旅客约1.62亿人次,水路共发送旅客约486.8万人次,民航共发送旅客约900.6万人次。全国高速...

    时间:01-29
  • 春节假期快递揽投量超7亿件

      本报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李心萍)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运行情况总体安全平稳,揽收快递包裹约4.1亿件,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5.1%,较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192.9%;投递快递包裹3.3亿件,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0.0%,较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254.8%。  春节假期,全国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充分发...

    时间:01-29
  • 超20省份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

      超20省份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京沪逼近8万,浙江首超6万  据澎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超20个省份近期公布了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

    时间:01-29
  • 【活力中国】春节出行旅游暖意足,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加速恢复

      中新网1月2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出行人数明显变多,旅游市场回暖,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国内长线游迅速复苏,出境游市场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熙熙攘攘的人流,热热闹闹的街头,火热的场景体现出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快速恢复。1月27日,旅客在南京火车站出行。当日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长三角铁路迎来返...

    时间:01-29
  • 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要翻番

      本报讯(记者 赵语涵)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七部门近日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

    时间:01-29
  • 智能建造“智”在哪

      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北京、天津、重庆、河北雄安新区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试点期3年。什么是智能建造?智能建造对建筑业乃至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能起到哪些作用?发展智能建造还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对建筑业而言,智能建造是指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相关技术,通过应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建造的智能化水平,...

    时间:01-29
  • “退休人员今年1月份不认证停发养老金”?别信!

      □ 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是国际通行做法,主要是为了建立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反欺诈机制,防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冒领,维护基金安全。认证时间一般是一年一次,各地区社保部门对于认证时间的安排存在不同的做法。  □ 2022年我国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

    时间:01-29
  • 稳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关键

      近日,来自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这是过去在农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西部地区土地贫瘠,种地收入微薄,外出务工只要勤恳工作,就能稳稳妥妥拿到工资,保持比较稳定、可观的收入...

    时间:01-29
  • 冷了加层、热了脱层,新型“变色龙”建材控温又节能

      科技日报北京1月2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学院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类似变色龙的建筑材料,它可根据外部温度改变其颜色以及吸收或释放热量。在炎热的天气里,这种材料可释放出高达92%的红外线热量,帮助冷却建筑物内部;在较冷的天气里,这种材料只发射7%的红外线,有助于建筑物保温。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

    时间:01-29
  • 火爆的兼职:上门喂宠火了,除了猫狗还有乌龟和鱼

      春节期间,当大部分的人都还在陪伴家人,享受轻松快乐的时光时,有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搞起了副业——帮助宠物主人上门照看春节期间留守的宠物。  短短几日就能有上千的收入?记者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后发现,愿意提供上门喂宠服务的人不在少数,一只宠物的定价一般在30元到100元之间,此外,服务人员也明确表示有就近接单的原则,...

    时间:01-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