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稳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关键

2023-01-29 05:49:21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来自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这是过去在农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西部地区土地贫瘠,种地收入微薄,外出务工只要勤恳工作,就能稳稳妥妥拿到工资,保持比较稳定、可观的收入。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持续加大就业帮扶,稳定农村劳动力就业。

  首先,就业帮扶是增加脱贫户收入的重要途径。全力确保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各地应加强劳务输入大省的协作,持续以“点对点、一站式”方式输转各类务工人员。同时,进一步深化已开展劳务品牌的合作和推介活动,不断探索扩大输转就业新渠道,并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稳定就业岗位,维护合法权益,让务工人员留在当地。此外,要深入挖掘省内劳动力资源,引导更多城乡劳动力在省内有序流动。

  其次,让就业工厂发挥更大作用。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扶贫车间为不能外出务工的妇女、老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一批有规模、运营好、效益稳的扶贫车间转型升级成了乡村就业工厂。各地要在乡村就业工厂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上发力,解决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就业工厂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升级和市场营销方面不断优化,以更完备的自我造血能力、过硬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规模。要让扎下根、能发展、进入良性轨道的乡村就业工厂不断释放动能,帮助更多农村留守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防止返贫。

  最后,要做好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和兜底保障人群的就业。技能是农村劳动力稳就业的制胜法宝,要通过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引导农村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并结合实际需要开展康养、电商等技能培训,以及托育、护理、康养和家政等民生领域紧缺职业的技能培训,让更多脱贫家庭年轻劳动力以“一技之长”获得稳定的就业岗位。同时,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和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数量只增不减,及时做好人员退出和补充调整,空缺岗位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在农村生产生活、交通水利、文化旅游、林业草原等基础设施项目中,优先吸纳当地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口参与建设,有效扩大就业容量。

  总之,只有把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保证就业帮扶政策高质量落实,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乡村振兴见实效。

  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春风行动将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姜琳、郭晓蕾)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2023年1至3月在全国开展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预计将为劳动者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该活动由人社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推出,主要是集中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

    时间:01-23
  • 民生直通车丨2023年春风行动将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姜琳、郭晓蕾)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2023年1至3月在全国开展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预计将为劳动者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该活动由人社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推出,主要是集中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符...

    时间:01-21
  • 民生直通车丨2023年春风行动将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姜琳、郭晓蕾)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2023年1至3月在全国开展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预计将为劳动者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该活动由人社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推出,主要是集中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符...

    时间:01-21
  •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为何被称为新疆的“三峡工程”?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20日电 (杨韬)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霍什拉甫乡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库斯拉甫乡交界处,耸立着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在坝上望去,整齐的边坡、库水深蓝,不可见底,远处河流在群山间蜿蜒游走。这座水库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的叶尔羌河,滋养了下游数百万人。  新疆的“...

    时间:01-20
  • 北京49家优秀家政劳务品牌线上展示 畅通定向输入机制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作为北京市开展“春暖农民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的“优秀家政劳务品牌线上展播”活动启动,不仅让北京市企业掌握各地家政品牌建设和人员供给情况,市民也可以充分了解各地家政品牌和家政服务员的特色。  今天,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依托河北省、内...

    时间:01-19
  • 水利部门做好各项防凌准备

      本报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本年度黄河防凌形势复杂,防凌河段扩大,防凌任务依然艰巨。从黄河宁蒙河段看,流凌、封河急促转换,小流量封河导致冰下过流空间不足,河道交叉建筑物和穿堤建筑物增加,滩区有群众居住,风险点多。从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看,其上游缺乏...

    时间:01-19
  • (新春走基层)青海“一号水利”工程:历经27年建设,收官战紧锣密鼓

      中新网西宁1月18日电 题:青海“一号水利”工程:历经27年建设,收官战紧锣密鼓  作者 庞彩英 贾克文 张添福  作为一名钢筋工,24岁的黄恩堂已经参与过青海“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西干渠7个隧洞的修建。  “引大济湟”工程从1958年开始构想,1996年陆续开工建设,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

    时间:01-18
  • 水利部实施今年首次珠江压咸补淡集中补水调度 全力保障澳门珠海等地冬春供水安全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18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水利部实施今年首次珠江压咸补淡集中补水调度,全力保障澳门珠海等地冬春供水安全。  2022年10月以来,西江流域降雨量112毫米,较多年同期偏少3成;西江梧州段来水较多年同期偏少近5成,为1950年以来同期第3少。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未来一个月珠江流域西江无明显降雨过...

    时间:01-18
  • 中国水利部:本年度防凌形势复杂 防凌河段扩大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陈溯)17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专题会商,视频连线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分析研判黄河凌汛形势,安排部署防凌工作。  李国英强调,要锚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黄河干支流堤防不决口”的目标,提前全面做好各项防凌准备工作。  李国英指出,本年...

    时间:01-18
  • 2022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较上年增长超四成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高云才、李晓晴)记者从2023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893亿元、比2021年增长43.8%,历史性地迈上万亿元台阶。18169处农村供水工程完工,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56%。开工实施529处大中型灌区建设和...

    时间:01-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