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广州以“三个一万亿”支撑GDP突破3万亿元

2023-01-28 20:43: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1月28日电 (记者 方伟彬 王华)广州市28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永航在会上表示,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三个一万亿”支撑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春节过后第一天,广州召开高质量发展的“全市第一会”,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在新的一年里,广州要坚持实体优先、创新引领,为高质量发展夯实牢固根基。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落实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着力打造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软件和信创、时尚产业、文化创意等8个万亿级产业链群。

  广州还要打造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现代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新能源等13个千亿级产业链群,以及一大批百亿级产业链群,加快形成“万千百”规模化产业链群梯队。

  郭永航表示,广州全面增强中心城区、南沙新区“双核”能级,推进北部增长极、国家知识中心城、东部枢纽、番禺智造创新城、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建设,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支撑。

  在聚力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为高质量发展畅通血管命脉方面。郭永航介绍,广州将高效串联城市内部各组团、重点发展平台,开工建设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提升中心城区和广州东部、南部区域路网互联互通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将举全市之力持续加大南沙的开放力度、投资强度、经济密度,集中力量建设先行启动区,努力把南沙建设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要翻番

      本报讯(记者 赵语涵)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七部门近日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

    时间:01-29
  • 智能建造“智”在哪

      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北京、天津、重庆、河北雄安新区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试点期3年。什么是智能建造?智能建造对建筑业乃至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能起到哪些作用?发展智能建造还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对建筑业而言,智能建造是指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相关技术,通过应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建造的智能化水平,...

    时间:01-29
  • “退休人员今年1月份不认证停发养老金”?别信!

      □ 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是国际通行做法,主要是为了建立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反欺诈机制,防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冒领,维护基金安全。认证时间一般是一年一次,各地区社保部门对于认证时间的安排存在不同的做法。  □ 2022年我国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

    时间:01-29
  • 稳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关键

      近日,来自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这是过去在农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西部地区土地贫瘠,种地收入微薄,外出务工只要勤恳工作,就能稳稳妥妥拿到工资,保持比较稳定、可观的收入...

    时间:01-29
  • 冷了加层、热了脱层,新型“变色龙”建材控温又节能

      科技日报北京1月2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学院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类似变色龙的建筑材料,它可根据外部温度改变其颜色以及吸收或释放热量。在炎热的天气里,这种材料可释放出高达92%的红外线热量,帮助冷却建筑物内部;在较冷的天气里,这种材料只发射7%的红外线,有助于建筑物保温。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

    时间:01-29
  • 火爆的兼职:上门喂宠火了,除了猫狗还有乌龟和鱼

      春节期间,当大部分的人都还在陪伴家人,享受轻松快乐的时光时,有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搞起了副业——帮助宠物主人上门照看春节期间留守的宠物。  短短几日就能有上千的收入?记者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后发现,愿意提供上门喂宠服务的人不在少数,一只宠物的定价一般在30元到100元之间,此外,服务人员也明确表示有就近接单的原则,...

    时间:01-29
  •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中国将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日前公布了2022年经济数据。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过去一年,受新冠疫情和粮食、能源、债务等多重危机影响,不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相较于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不超过2%的预期...

    时间:01-29
  • 一线城市购房市场出现零成交 部分省会城市迎置业潮

      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是近三年来春节假期出行人数的最高值。探亲访友、旅游过年等出游需求在春节假期集中释放,然而购房市场则显得较为平淡,加上部分城市如北京等网签系统暂停,数据有所缺失,导致众多城市“挂零”,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重点...

    时间:01-29
  • 消费观察:过年返乡消费带动小城消费热度超大城市

      1月28日,支付宝发布2023年春节消费观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春节对许多人而言有着特殊意义,既是回家团圆的美好,也是对新一年期盼和许愿的序章。截至2023年1月25日的春节假期前7天数据显示,兔年春节小城经济、阖家出游、出门逛街、跨境游、景区慢直播都火了,消费实现翻倍增长。  家庭出游迎来小高潮  与2022年...

    时间:01-29
  •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信用惩戒“缓冲期”等六项信用修复措施助企纾困

      设置信用惩戒“缓冲期”、开展公示信息“自我纠错”、简化信用修复材料……2022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为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切实帮扶市场主体渡难关、复元气,减轻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陆续推出了六项信用修复措施,暖企纾困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去年,本市市场监管部门为市场主体设置了信用惩戒“缓冲期...

    时间:01-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