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过去一年的新能源产业:市场高歌猛进,地方招商求快求大

2023-01-28 15:53:54

来源:第一财经

  站在通航净高30余米的洋浦大桥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位于洋浦的炼油化工厂烟。但现在,当地人谈得最多的不是这些,而是正在上马的海上风电。

  张庆毅是洋浦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下称“洋浦国际”)首席技术官,他发现,过去一年,到洋浦来考察的企业,不仅目的性比以往强,而且都带着大项目来。海上风电便是其中之一。

  2023年1月10日,洋浦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首台机组开始下线,涉及投资额10亿元。但这仅是海南的个案。2022年以来,海南确定了多个海上风电项目,涉及总投资1133亿元。这是海南去年全省生产总值6818.2亿元的1/7还多。这意味着,海上风电未来将成为海南清洁能源和装备制造业的主力军之一。目前,海南全省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约40%,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约71%。

  海南拥有全国最大的海域面积,风能资源丰富。2022年1月,国家能源局对《海南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进行了批复,总建设规模高达1230万千瓦。这相当于半个三峡水电站的总装机规模。

  这背后既与国家“双碳”目标有关,也与海南自贸港自身建设有关。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下发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要求,海南要“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加快构建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按照海南的计划,到2035年,当地清洁能源的消费和装机占比分别提高到81%和94%。

  而在紧邻海南的粤港澳大湾区,截止去年,清洁能源电量占比59%,清洁能源装机占比65%。纵观全国,海上风电、光伏、氢能等具有清洁属性的新能源,在过去一年的发展都实现猛增。

  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显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风电(包括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

  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结构趋“绿”,这是过去一年新能源在中国留下的印记。

  招商:“越快越好”

  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是在去年1月落户洋浦的。按照当时洋浦国际与申能股份有限公司(600642.SH)及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88660.SH)签署的协议,该项目计划在今年年初下线。

  除上述项目外,多家央企在抢滩洋浦海上风电资源。比如,2022年3月6日,东方电气、大唐集团和中国电建等3家央企就计划在洋浦建设百亿级海上风电制造产业集群基地。按计划,该项目将在今年6月实现首台风机下线,2024年6月达产。

  在“十四五”期间,大唐集团还计划在海南再投资300亿元,用于海上风电、氢能等能源开发。其中,去年10月,大唐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已经获批,涉及投资金额约146亿元。这是大唐集团至今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海南省核准获批用时最短的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在洽谈过程中,双方(企业与政府)都希望项目落地要快一些,越快越好。”有知情者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海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目前,海南7个海上风电示范、试验项目正加速推进各项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3个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建设全速推进。据其介绍,目前海南确定的7个海上风电示范、试验项目总投资约968亿元,另外3个海上风电项目配套建设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约165亿元。

  “我们的重点并不在于签约,而在于如何让这些企业最后能实实在在地落下来。”张庆毅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同时,与周边的企业相比更有竞争力,能够保持可持续生产。”

  为了让企业“落下来”,洋浦的做法是,以最快的速度把土地规划出来,然后全力以赴做好洋浦码头的各项工作。“如果没有码头,企业生产的风机就出不去。企业到这里来投资,都在盯着洋浦码头看。”张庆毅说,“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企业在码头的租金成本降到最低,装备周转时间降到最短,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能源企业也同样具有紧迫感,希望能够尽快找到项目并落地实施。“过去一年,我们到处在寻找资源丰富地方去投资海上风电。”上述某能源央企的高管说。

  张庆毅则说,过去一年,到洋浦国际来洽谈海上风电项目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以前更多的是在观望,但现在已经不是这个意思了。”

  市场:“高歌猛进”

  和风电相比,光伏的势头更猛。“去年对于我们来说,是接单接个不停的一年。”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广东一家光伏制造企业的高管这样说。

  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其中,太阳能发电去年新增发电装机规模达到了8741万千瓦,同比增幅为60.3%。

  作为光伏原材料的多晶硅,其价格也在一路高歌猛进,从2021年年初的80元/kg,一路飙至2022年下半年的300元/kg,创造了过去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那真是一天一个价,看着都吓人。”上述光伏制造企业的高管说。

  根据《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过去一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

  “不管是规模还是技术,都大大超过我们原来的预期。”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赵玉文在去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我们一直以为,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到20%就是头了,但现在已经突破了26%。”

  类似的速度还有氢能产业。

  广东环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环华”)刚刚投产了一个项目:该基地投产后首年建成100万片的生产能力,三年内超过500万片,五年左右达到5000万片的产能。这5000万片产能,几乎可以满足10万氢燃料电池汽车对双极板的需求。

  这是一家注册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新公司,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投产此行规模的项目,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及市场转变有关。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明确氢能将成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

  截至2022年底,全国至少已有22个省市区出台了省级氢能政策。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去年下发的文件中均提出,到2025年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

  业内人士分析,对照中国纯电动汽车从孕育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比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约滞后10年,目前仍处于产品导入期,正在进入应用成本快速下降的成长期。根据国内外主要燃料电池厂商产品测试数据,预计今后十年燃料电池成本将大幅下降、性能稳定提升。

  业内预计,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比重约5%,届时,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市场业产值或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能源巨头正在接二连三地加入“氢能”这场竞赛当中。它们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中核集团、三峡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国家队”选手。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氢能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100家。广东环华总经理邓亮也有上市的梦想,他笑着对着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我相信未来有一天我们也能实现上市。”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氢能产业在这里发展壮大(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吸引产业集聚,广东佛山南海区的氢能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如今,南海区把氢能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多元应用,构建协同高效的产业体系,氢能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氢能公交、氢能环卫车、氢能冷链物流车、氢能共享两轮车、氢能游船……前不...

    时间:01-18
  • 氢能产业在这里发展壮大

      氢能产业在这里发展壮大(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吸引产业集聚,广东佛山南海区的氢能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如今,南海区把氢能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多元应用,构建协同高效的产业体系,氢能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氢能公交、氢能环卫车、氢能冷链物流车、氢能共享两轮车、氢能...

    时间:01-18
  • 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开工仪式举行

      1月11日,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开工仪式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举行。据了解,该工程是服务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计划投资超过100亿元,将新建4个20万吨级、1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建成投产后,预计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550万标准箱。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时间:01-12
  • 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开工

      中新社海南洋浦1月11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11日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开工。项目计划投资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满足目前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靠泊需要,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港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据悉,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计划新建4个20万吨级、1个15万吨级集装箱...

    时间:01-11
  • 海南将推动建立洋浦经济开发区压力测试区 模拟封关运作场景

      中新社海南儋州1月7日电 (张月和)海南省儋州市市长邹广7日在儋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儋州将推动建立洋浦经济开发区压力测试区,模拟封关运作后的场景,全面检验贸易投资自由便利等各项政策,重点推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等政策,“一揽子”扩大到洋浦经济开发区全域。...

    时间:01-07
  • 东北地区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在辽宁大连开工

      中新网大连12月29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29日正式开工,这是东北地区开工的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  2022年是中国海上风电平价元年,也是新增海上风电项目不再享受国家政策补贴的第一年,海上风电发展尤其受到关注。此次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开工,也标志着东北地区海上风电产业正式开启从政策驱动逐步...

    时间:12-29
  • 我国首个氢能全领域创业大赛——2022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中新网12月29日电 题:我国首个氢能全领域创业大赛——2022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中新财经作者 刘文文  近日,我国首个氢能全领域创业大赛——2022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进行最后决赛,并同步举办氢能创新发展青岛论坛。大赛决出的30强,覆盖“制储运加用”整个氢能产业链。  大赛围绕“氢创未来”主题,践行“...

    时间:12-29
  • 我国商用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投运

    昨天(28日)下午,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并网发电,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标志着我国商用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据介绍,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场采用的11兆瓦风机,是目前我国商用单台功率最大的风机。该风机重量超过2400吨,叶轮直径208米,扫风面积相当于4.7个标准足球场,一台风机的年发电...

    时间:12-29
  • 我国商用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投运

    昨天(28日)下午,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并网发电,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标志着我国商用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据介绍,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场采用的11兆瓦风机,是目前我国商用单台功率最大的风机。该风机重量超过2400吨,叶轮直径208米,扫风面积相当于4.7个标准足球场,一台风机的年发电...

    时间:12-29
  • 中非氢能战略研究院揭牌成立

      中新网武汉12月28日电 (马芙蓉 陈凌)2022中非工业创新与技术转移合作论坛28日在武汉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中非氢能战略研究院”暨“中国-南非光伏氢能联合研究中心”在论坛上揭牌成立。  “中非氢能战略研究院”暨“中国-南非光伏氢能联合研究中心”,由湖北工业大学、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中国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

    时间:1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