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新春走基层)山东齐河:刺绣遇上“国潮” 指尖年味浓

2023-01-20 17:56: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山东齐河1月20日电 题:山东齐河:刺绣遇上“国潮”指尖年味浓

  作者 王岳淇 刘磊 孙婷婷

  裁剪、刺绣、缝合……1月20日,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手艺人于飞的手中,一只“国潮范”十足的小兔子刺绣作品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这只造型特别的刺绣作品叫“三兔共耳”,灵感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个造型,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运用缎面绣、轮廓绣、直线绣、结粒绣四种绣法,配以中国传统的“福顺财吉康”五个字,有幸福吉祥的寓意。

  癸卯兔年春节将至,与生肖兔相关的产品销售红火。“我们为迎接兔年设计了粉小兔、虎头兔、三兔共耳和小方兔等4款‘国潮刺绣’作品,最受欢迎的小方兔系列,每月能有上千单的销量。”于飞介绍说,她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以“国潮刺绣”设计、材料包销售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在多家电商平台开设了店铺。公司将刺绣与国潮元素结合,通过简单易学的手工制作,吸引年轻人了解刺绣,爱上中国文化。

齐河县手艺人制作的刺绣作品。 刘磊 摄

  于飞认为,国潮刺绣的热卖也映射出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这不仅是商机,也是传承中国文化的契机。“每年我们都会设计一款生肖刺绣产品,销量都不错。”于飞告诉记者,刺绣容易上手,且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而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等各有特色的刺绣,也代表了中国不同的地域文化。“顾客感受到的是亲手制作的乐趣,印在心里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我们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年轻人和孩子,时间精力和耐心都有限,所以我们一直在确保成品效果的同时,尽量采用简单一点的针法,并对制作方法全程录制视频。”于飞的网店开了10多年,从最初的寂寂无名到现在有着10余万粉丝,不少产品销量已经过万件。“对于我们来说,每增加一个订单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加,还意味着有更多人去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刺绣,他们对‘国潮刺绣’的喜爱,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充满了信心。”于飞介绍说。

兔年春节来临前,生肖兔相关产品销售火爆。 刘磊 摄

  忙完手头的活儿,于飞准备春节前带全家去一趟北京故宫。“故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这次去希望能汲取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设计灵感,创作出更丰富精美的作品,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享受到刺绣的快乐。”于飞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春走基层)山西长子手艺人古法制麻糖48载 老手艺传承老味道

      中新网长治1月20日电 题:山西长子手艺人古法制麻糖48载 老手艺传承老味道  作者 杨静 张月  临近新年,走进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常张乡东洼村手艺人崔秋堂的麻糖作坊内,麦芽甜、芝麻香四散开来。眼下,当地正是麻糖的销售旺季。  麻糖是长子县新年期间不可或缺的舌尖美味,当地历来有春节前做麻糖...

    时间:01-20
  • 三体母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为何受到科幻题材作品热捧?

      “三体”运动有没有解?这是科幻小说《三体》一开始就引入思考的问题。随着电视剧《三体》剧情推进,将展示一个距离地球4光年外有高等智慧生命存在的星系,一颗经历了无数次毁灭与重生、在三颗无规律运动“太阳”的包围下艰难存在的星球,它被称为“三体星”。  现实世界的“三体”真实存在,并很早就...

    时间:01-19
  • 河北唐山蜡染手艺人:“蓝白之间”蜡染技艺为兔年添彩

      (新春走基层)河北唐山蜡染手艺人:“蓝白之间”蜡染技艺为兔年添彩  中新网唐山1月18日电 (白云水 解立经 毕帅)1月18日,河北唐山丰南区蜡染手艺人甘彩云的工作室里,蜡染技艺爱好者们正一起创作兔年蜡染布偶,各式各样的蜡染作品摆满房间,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浓浓喜庆氛围。  蜡染,是中国一项民间...

    时间:01-18
  • 【每日一习话】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这段话出自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时间:01-15
  • 口碑中现争议 动画作品《中国奇谭》引关注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高凯)“这才是中国动画该有的样子”“真的惊艳,当年《大闹天宫》的上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终于又回来了”,播放量4天突破一千万,豆瓣评分9.6,近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哔哩哔哩网站联合推出的动画短片系列《中国奇谭》获得颇多赞誉。  然而点赞声浪之后,一位家长10日...

    时间:01-11
  • 口碑中现争议 动画作品《中国奇谭》引关注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高凯)“这才是中国动画该有的样子”“真的惊艳,当年《大闹天宫》的上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终于又回来了”,播放量4天突破一千万,豆瓣评分9.6,近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哔哩哔哩网站联合推出的动画短片系列《中国奇谭》获得颇多赞誉。  然而点赞声浪之后,一位家长10日...

    时间:01-11
  • 赋能文旅新动力 福建宁德市旅游IP形象获奖作品出炉

      中新网宁德1月10日电 (吴允杰)记者10日从福建省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福见宁德”宁德市旅游IP形象(旅游主题口号、旅游VI标识体系)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已出炉。专家对应征作品进行评审。 林榕生 摄  经过多轮专家评审及社会公投,此次活动共评选出旅游VI标识最佳设计奖1名、优秀作品奖5名、最佳网络人气奖2名,优秀旅游主...

    时间:01-10
  • 迎中国警察节 福建“漳州110”主题作品展举办

      中新网漳州1月9日电 (记者 张金川)9日,“永做‘人民的保护神’——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漳州110’主题书画、摄影、剪纸作品展”在福建漳州古城开展。本次展览由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漳州市公安局、漳州市文联主办。展出书画作品。 张金川 摄展出书画作品。 张金川 摄  “漳州110”是漳州...

    时间:01-09
  • 浙北乡村手艺人坚守四十余载:刨磨之间“箍”就匠心

      中新网嘉兴1月9日电(张雨滴)“嗤嗤……嗤嗤……”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福镇湾里村,箍桶40余年的老师傅沈跃炳正在给一个木桶进行打磨。  木桶作为一种容器,在中国使用的历史已达千年之久。起初,木桶只是盛水舀水的容器,发展到后来用来洗澡、洗脚,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用具,于是出现了一种职业,就是箍...

    时间:01-09
  • 70余幅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在北京展出

      中新社北京1月6日电 (刘玥晴)“笔墨抒怀 情聚两岸——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6日在北京开幕,展出叶培贵、孟繁禧等42位大陆书画家以及沈荣槐、蔡丰吉等11位台湾书画家的作品共74幅。  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于2015年创办,迄今已举办了7届、10次展览。此次展览由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民革北京...

    时间:0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