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券商发行收益凭证将有新规 分级余额管理有利于业务规范

2023-01-18 09:48: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周尚伃

  为规范证券公司发行收益凭证,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近日中证协起草并向券商下发了《证券公司收益凭证发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分为总则、发行规范、投资者保护、合规风控、自律管理、附则六章,共36条。其中,对券商发行收益凭证提出了分级余额管理要求;同时提出发行固定收益凭证,利率水平应不超过比较基准的140%等要求。

  为规范发行行为

  提出分级余额管理要求

  《管理办法》首先明确了收益凭证的性质定位,即证券公司在柜台或报价系统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按照是否向投资者支付单一固定利率,收益凭证分为固定收益凭证和浮动收益凭证。

  此前,收益凭证的发行余额不超过券商净资本的60%即可,而本次《管理办法》提出了分级余额管理要求,上一年度分类评级为A类、B类BBB级、B类BB级、B类B级、C类及以下的证券公司,待偿还收益凭证余额应分别不超过净资本的60%、50%、40%、30%、20%,对因分类评价结果下调导致余额上限调整的,应在证监局告知上一年度分类评价结果的六个月内有序压缩存量规模。

  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办法》中提出的分级余额管理要求将对当前整个券商体系在发行收益凭证方面提出更加规范的市场要求,同时也对当前相对比较混乱和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了校正。这对于市场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窗口指导,健全了收益凭证相关业务规范。”

  收益凭证自2014年试点以来,在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券商累计发行收益凭证39241只,发行规模7664.89亿元;截至2022年11月底,存续收益凭证数量为17479只,合计金额4184.76亿元。而2021年全年的发行规模更是突破了1万亿元,当年券商累计发行收益凭证44091只,发行规模10226.49亿元。

  券商发行收益凭证

  应当自行销售

  资管新规落地打破刚兑,叠加近期债市波动加剧,银行理财产品仍面临赎回压力,有部分投资者将目光锁定了券商发行的收益凭证,并将其作为曾经“保本”理财的替代品,成为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理财新宠”。

  中证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市场存续的15951只产品共涉及37.53万个投资者,投资者数量集中在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集中在机构投资者。其中,个人投资者为37万人,数量占比为98.58%,持有规模共705.71亿元,占总存续规模17.04%;机构投资者5337家,持有规模共3436.53亿元,规模占比为82.96%。

  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收益凭证可见,有不少投资者对收益凭证颇感兴趣。此前,不少券商将收益凭证作为新客理财来吸纳客户开户、入金,成为券商重要的获客途径之一。

  《管理办法》提出,收益凭证应当以非公开方式发行,不得以公开或变相公开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收益凭证不得变相突破投资者两百人限制;收益凭证最低期限不得少于七天;证券公司发行固定收益凭证,利率水平应不超过比较基准的140%。此外,《管理办法》要求券商加强销售管理,明确证券公司发行收益凭证应当自行销售,不得委托其他机构代销。

  对于发行固定收益凭证利率水平应不超过比较基准的140%,江瀚表示,“对其利率水平的限制,实际上是在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即券商在发行收益凭证前一定要有足够的准备,而且一定不能超过市场的要求。明确收益利率基准将有助于引导券商控制资金成本。但是同样也会降低部分吸引力较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导致发行困难等问题。”

  此外,《管理办法》明确了投资者适当性要求,考虑到收益凭证均为非公开发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对标非公开发行公司债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将收益凭证投资者限定为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专业投资者,并在合规风控方面要求证券公司建立健全覆盖收益凭证发行各环节的管理制度,有效防范风险。(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日债收益率又突破YCC上限!日本央行本周会再次“突袭”市场吗?

      对于日本央行是否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投资者和日本央行的博弈还在继续。  上周,随着市场预期日本将进一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国债收益率突破新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设置的上限,日元也继续走高。17~18日,日本央行将召开议息会议,市场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日本央行会否再次“突袭”市场。日债收益率再次突破YCC上限  日媒此...

    时间:01-16
  • 券商收益凭证迎监管规范:实施分级余额管理,挂钩分类评级结果

      证券公司收益凭证发行迎来监管规范。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起草并向券商下发了《证券公司收益凭证发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配套文件等。  记者从券商处获取的文件内容显示,《管理办法》重点涉及:对券商提出分级余额管理要求;收益凭证不得变相突破投资者两百人限制;收益凭证最低期...

    时间:01-16
  • 可转债基金净值回升,逾七成今年以来实现正收益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近日,记者关注到,今年以来,可转债基金净值有所回升。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中证转债指数报401.70点,年初以来涨幅达2.30%,日均成交额超481亿元。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从今年年初至今(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3日),按东财分类属于可转债债券基金(以下简称可转债基金)的逾5000只基金产品中...

    时间:01-16
  • 青海1622个脱贫村光伏产业收益年均达30万元

      中新网西宁1月15日电(祁增蓓)在15日举行的青海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宝恩说,结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青海省加大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扶持力度,乡村旅游接待点发展到2325户,1622个脱贫村光伏产业收益年均达30万元,28.3万脱贫人口拿上了“阳光存...

    时间:01-15
  • 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 3月1日起施行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国家药监局网站12日消息,为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规范化妆品抽样检验工作,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了《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现予公布,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接受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组织实施...

    时间:01-12
  • 1.72万只私募基金 仅三成去年实现正收益

      记者 王 宁  1月11日,私募排排网发布的2022年年度私募基金业绩榜单显示,有业绩更新的1.72万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去年全年平均收益率为-8.03%。其中,有5080只私募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占比为29.49%。从策略分类来看,债券型基金去年整体业绩领先,而股票多类策略基金表现偏弱。  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权益市...

    时间:01-12
  • 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出台 哪些用途进入负面清单?

      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是我国有效利用外资的重要手段。《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将于2月10日起施行,该办法将成为企业借取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的主要依据,立法层级将有所提升。此外,本次办法明确了外债用途的负面清单。  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并将于2月10日起施行。此次《管理...

    时间:01-11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望止跌企稳 去年12月新发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连续回升

      日前,普益标准最新发布的2022年12月银行理财市场月报显示,当月理财产品发行量连续回升,且涨幅不低。从近期收益表现来看,受债市震荡影响,理财产品仍处于“破净潮”中,但报告认为,额外流动性的释放有助于稳定债市,预期银行理财市场或将逐步修复“破净潮”带来的负面影响。  去年12月新发  2468款银行理财产品  普益标准监测...

    时间:01-10
  • 《北京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发布 在法治轨道上扩大有效投资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杜燕)为更好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  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据介绍,2004年开始,北京市陆续建立了分层决策、项目储备、委托评估等多项制度,形成政府投资管理基本制度框架。2019年,国务...

    时间:01-09
  •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中国银保监会网站9日消息,为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监管统计管理,规范监管统计行为,提升监管统计质效,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包括总则、监管统计管理机构、监管统计调查管理、银行保险机构监管统计管理、监管统计监督管理和附则等六章,共三十三条,重点...

    时间:0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