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专家析中国人口负增长: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

2023-01-17 19:2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专家中国人口负增长: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刘文文)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公开信息显示,这是近61年来中国首次人口负增长。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对中新社指出,2022年是中国人口负增长的一年,但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

  他强调,必须看到人口发展的阶段性。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是一种温和的人口减少,所以依然会沿袭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但在人口负增长的远期阶段,如果生育率仍未有所回升的话,就有可能导致一种直线性的减少。

  “我们依然处在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中,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伴随经济持续发展、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强劲,由此带来的超大市场规模不可估量。”原新说。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指出,“我们过去单纯依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上的人口红利在慢慢消失,但是人口红利应该有更宽泛定义,不仅仅要看数量还要关注质量。”中国的人口红利并没有完全消失,因为人力资本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更为重要的因素,而中国人力资本在未来有望继续提高,教育投资可以进一步增长人力资本的优势。

  “通过教育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质量可以创造出新的人口红利,只要做得好,完全可以对冲劳动人口数量的下降。”屈宏斌说。

  当天的数据还显示,2022年末中国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的提升,表明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性持续增强,既激活了人口国内大循环,又促进了人口空间的优化布局,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原新说。

  原新直言:“当前,中国的人口机会正在转型。以综合型的人口机会为特点,表现为人口规模巨大、人力资源庞大、人力资本增强、人口流动活跃、长寿机会开放的规模型、资源型、素质型、配置型、长寿型等混合型人口机会,这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基础。”

  事实上,国际经验表明,人口负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负增长。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厚莲说:“我们观察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13个国家人口负增长和经济增长的事实。这些国家在经历不同程度的人口负增长时依然保持经济增长。由此可见,人口负增长并非经济衰退的决定性因素,人口负增长与经济增长是能够并存的。”

  针对如何妥善应对人口负增长,一些专家也给出相关建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宋健认为,要鼓励生育,在建设生育支持体系过程中,要关注家庭发展,减轻家庭负担,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为扭转低生育率困境创造必要条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童玉芬认为,人口负增长时代,可以通过加快促进劳动参与率来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尤其是中国老龄人口中的低龄人口在今后一段时间还比较丰富,需要提高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例如通过加强人力培训,提高劳动参与率等增加劳动力供给。(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安全保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容提要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持...

    时间:01-17
  • 天天学习|从国际大变局看中国式现代化

      |天天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中国式现代化是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这一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体现了中国...

    时间:01-16
  •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

      新华社日内瓦1月16日电 专访: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访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  新华社记者陈斌杰 陈俊侠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  布伦德说,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我们...

    时间:01-16
  • 云南:绿色制造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中新网昆明1月15日电 (熊佳欣)15日,云南省两会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云南省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产值分别增长36.6%、130.9%、406.5%,工业特别是绿色制造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2022年,云南省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绿色能源与绿色...

    时间:01-15
  • 2022年上海经济V型反弹 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逾5.5%

      中新网上海1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5日闭幕,在随后举行的上海市人民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刚刚过去的2022年,上海经济走出了V型反弹。今年,全市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5.5%以上。  “上海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龚正说,上海的城市核心功能...

    时间:01-15
  • 贵州:消费市场有序恢复 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中新网贵阳1月15日电 (记者 张伟)1月15日,为期9天的2023年“黔货迎佳节·新春享优惠”贵州新春年货节闭幕。官方数据显示,贵州新春年货节现场累计人流量超25万人次,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45亿元(人民币,下同)。  贵州省商务厅厅长、省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马雷说,2022年,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多彩贵州·助商惠民”促消费专项行...

    时间:01-15
  • 广东树立“制造业当家”导向 探路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网广州1月13日电 题:广东树立“制造业当家”导向 探路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2022年广东经济总量预计达12.8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广东经济实力依然实现大步跨越,在这背后,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  “工业经济顶住了冲击,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韧性和发展实力。”...

    时间:01-13
  •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中国式现代化篇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如何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思想精髓与核心要义?央视网《天天学习》推出“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系列互动海报,为您“...

    时间:01-13
  • 湖北:2022年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中新网武汉1月13日电 (记者 梁婷)2022年,湖北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4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60%。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3日在武汉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上述数据。  据报告数据,2022年湖北GDP预计增长4.7%左右,在过5万亿经济大省中增速第一。“光芯屏端网”产值突破7000亿元;高新技...

    时间:01-13
  • IMF总裁: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调可能即将结束

      继去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预期后,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 格奥尔基耶娃在华盛顿的最新讲话扭转态度,表示对今年全球经济充满信心。  “最近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调可能即将结束,明年经济扩张可能会加速,笼罩在世界经济上空的乌云可能很快就...

    时间:0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