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2023-01-17 05:56:12

来源:人民日报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安全保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容提要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研判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新趋势,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旧中国百年屈辱,帝国主义列强横行,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危机。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奠定了根本前提。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回顾奋斗历程,成就来之不易。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强大敌人,化解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才有了今日中国的繁荣昌盛、欣欣向荣。非凡奋斗历程说明,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实现发展进步的牢固基础。

  展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风险挑战,必须继续保持清醒头脑,准备接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外部势力对我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等一系列恶劣做法随时可能升级。全球范围的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金融动荡等也可能会传导到国内,对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从国内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上升,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及时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任务也十分繁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国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国家安全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应看到,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都对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能否顺利推进。只有与时俱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健全国家安全体系,不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不被迟滞或打断,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我们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发展格局。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系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体系现代化的目的是能力的提升,能力现代化是体系现代化的结果。有了科学高效的体系,就可以调动方方面面的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科学技术装备和物质保障。抓住体系建设就抓住了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关键。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要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负责制,在国家安全工作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推进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要聚焦重点,抓纲带目。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国家政治安全得不到保障,国家发展就无从谈起。要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时,适应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着眼于国土安全、经济安全、外部安全等重点领域,着力解决国家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要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是紧密相连、辩证统一的。没有国家安全,就不可能有社会稳定;社会不稳定,也会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有序,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要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共安全放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来思考,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来把握,切实做好各项工作。要主动适应社会治理新的阶段性特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坚持专群结合,共筑国家安全防线

  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既充分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又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共筑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固防线,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特点和优势的重要体现。

  专门机关承担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使命责任。无论是维护国家安全,还是维护社会稳定,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专门机关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专门机关作用,不断提高专门机关的斗争能力,有效捍卫国家安全和利益,保卫人民群众幸福安宁的生活。进一步加强专门机关的思想政治建设、人员队伍建设,锻造忠诚纯洁可靠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提高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各种资源化险为夷、打好主动仗的能力水平,使专门机关成为捍卫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要坚持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无论是与各种敌对势力作斗争,还是处理突发事件、抗击自然灾害;无论是抵御防范外来威胁,还是处理内部的各种矛盾,人民群众都是我们赢得胜利的根本力量、根本底气所在。要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突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安全教育中的指导性地位,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民教育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创新国家安全教育形式,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使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通过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邱 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毛万春当选湖南省政协主席

      中新网长沙1月17日电 政协湖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月17日选举毛万春为湖南省政协主席。赖明勇、张健、张灼华、胡伟林、李民、肖百灵(女)、虢正贵、潘碧灵(土家族)、何寄华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完)...

    时间:01-17
  • 《回家的路》2023特别版,一定要看到最后

      此刻,你在哪里?世间最美的风景,都在回家的路上。“回家吧,抱一抱父母”,愿你在新的一年健康、快乐。...

    时间:01-17
  • 郑栅洁当选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清宪当选安徽省省长

      新华社合肥1月17日电 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7日选举郑栅洁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陶明伦、何树山、王翠凤(女)、杨光荣、刘明波(蒙古族)、韩军、魏晓明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王清宪为省长,费高云、张红文、张曙光、钱三雄、任清华(女,土家族)、单向前、孙勇为副省长;选举刘海泉...

    时间:01-17
  • 在皖台商的新年心声:两岸交流不是难题 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中新社合肥1月17日电 题:在皖台商的新年心声:两岸交流不是难题 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中新社记者 张俊  “新的一年,两岸交流一定会更频繁,特别是民间交流合作会更加紧密。相信在同样的共识下,两岸的交流合作不会是一个难题。”近日,台湾工程师郑人豪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49岁的...

    时间:01-17
  • 联播+ | 同党外人士座谈 习近平提出这几点希望

      |联播+|“2023年是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和挑战并存。希望大家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在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上发挥更大作用,动员激励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时间:01-17
  • 葛慧君当选山东省政协主席

      新华社济南1月17日电 政协山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月17日选举葛慧君(女)为省政协主席,王书坚、林峰海、孙继业、王修林、程林、刘均刚、孙述涛、段青英(女)、张新文为省政协副主席。(新华网)...

    时间:01-17
  • 刘宁当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蓝天立当选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新华社南宁1月17日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7日选举刘宁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春明、张晓钦、黄伟京、卢献匾(壮族)、杨静华(女)、刘有明、周家斌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蓝天立(壮族)为自治区主席,蔡丽新(女)、许永锞、许显辉、苗庆旺、凌志峰、廖品琥、李...

    时间:01-17
  • 中国人口迎来负增长,怎么看?啥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口总量有所减少。  具体数据显示,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

    时间:01-17
  • 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在全国开展酒驾醉驾集中整治行动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信消息,春节日益临近,广大群众即将迎来家人团圆、亲朋相聚的欢乐时刻。节日期间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相对多发,易肇事肇祸。为守护群众平安过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国开展酒驾醉驾集中整治行动,严防酒驾醉驾肇事导致的恶性交通事故。  行动期间,公安...

    时间:01-17
  • 王炯当选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胡衡华当选重庆市市长

      新华社重庆1月17日电 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7日选举王炯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沈金强、屈谦、莫恭明、陈元春、欧顺清、赵世庆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胡衡华为市长,陈鸣波、胡明朗、郑向东、但彦铮、江敦涛、商奎、张安疆、张国智为副市长;选举宋依佳为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李永...

    时间:0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