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活力中国丨在产业升级热潮中感受中国经济活力

2023-01-16 14:32:4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经济强不强,活力足不足,归根结底离不开实体经济,而这其中,制造业是个关键。下面这组数字可能更让人容易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全貌与分量。

  从规模看,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中占到了30%,这个份额与G7国家制造业总值加在一起不相上下。

  从产业链的重要程度看,2022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20万亿元,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2022年中国全年GDP有望首次突破120万亿元,这其中,有近三成是制造业创造出来的。

  正因为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如此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的五项重点工作中,第一项是扩内需,第二项就是强产业。新年开始,各地都在忙着瞄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强化重点产业链,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安徽这个制造业大省,记者近距离观察了制造业的产业链水平和质量是如何不断向上跃升的。

  一条不断变长变宽的产业链

  合肥新站高新区是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产业核心区里方圆15平方公里内就有上下游产业企业近百家。在国内专攻显示屏制造技术的维信诺科技公司,研发项目管理总监肖一鸣介绍说,新年以来企业订单充足,除了开足马力生产,企业最忙的就是抓紧开发新产品。在实验室里,记者看到,设备正在24小时不间断对新产品进行验证测试。其中,对于柔性屏尤其是折叠屏的测试要达到30万次以上。

  肖一鸣说,别看显示屏只有薄薄的一片,但实际上,它里面不仅包含了模组材料,还包含了屏体材料,其中有零部件几十种,数百种技术专利,涉及到产业链十几家企业。所有这些材料组成和创新凝结了上下游企业的智慧和技术,也都是在合肥当地完成生产。

  “芯、屏、器、合”是安徽制造业的亮眼名片,“芯”是芯片产业,“屏”是新型显示产业,“器”指的是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合”即是指人工智能和制造业加快融合。最近几年,随着新型显示产业在合肥成长壮大,产业链企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一家生产液晶玻璃的企业,记者看到负责人的手机上贴满了各个厂家五颜六色的镜头封贴。公司副总经理程肇琦告诉记者,各家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都越来越高,所以他每次从合作企业的生产线现场回来,手机上就会多一张镜头封贴签。高度重视保护自己核心技术的背后,是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不断跃升。以彩虹液晶玻璃合肥工厂来说,目前像它们这样能生产这种G8.5代玻璃的企业全球只有四五家,企业现在全天不间断生产,过了春节,元宵节前后还将点火一条G8.5代大吨位生产线,5月底,预计还会再点火一条大吨位的基板玻璃生产线。而每新增一条生产线,就意味着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一个百分点。

  不仅是生产规模有所扩大,产业链的自主可靠性也在不断增强。在合肥新站高新区一家生产光刻胶的企业鼎材科技,光刻胶事业部副总经理孙涛告诉记者,过去几年里,企业在光电领域有多项新材料成功量产,2020年时还只有一款光刻胶产品,2021年多了两个产品系列,2022年又新增了一个新的产品系列,解决了关键材料进口垄断的问题,现在企业正在加紧研制新产品。

  夜幕降临,但合肥新站高新区管委会里依然有很多工作人员在忙碌。在高新区经贸局办公室的墙上,记者看到了一张新型显示产业全景图,新站高新区经贸发展局局长蒋昌宽说,这张图是2019年绘制的,当时列为招商目标的100多家产业链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落户开工。下一步,他们将围绕关键的环节进行强链补链,墙上的产业全景图也将随之更新。

  安徽有十大新兴产业,新型显示产业只是其中一个代表。正在召开的安徽省“两会”透露了一个数字,过去五年,安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6%,现在,全球每5块液晶显示屏就有一块产自安徽,每10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在安徽制造。

  在做大做强产业链的同时,安徽也在开始思考,如何借助数字化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推动企业、资本、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优化配置,释放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乘数效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还真的找到了这样一件利器,就是工业互联网。凭借政企联合打造、市场化运作的思路与构架,安徽的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营一年多时间,就脱颖而出,跻身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前十名,在科研与产业之间建起了一座高效连接的“桥梁”。

  一座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双向奔赴的“桥”

  在合肥的一个科技产业园里,记者见到了安徽大学的曾伟辉老师,她和同事与来自一家企业的技术人员组成了一个攻关小组,为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一项技术难题。看着他们热烈的讨论场面,很难想象,就在几个月前,团队大多数成员之间都还互不相识。安徽合肥科大智联公司研发副总裁王筱圃告诉记者,他们当时承接了一个项目,交期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寻找一些业内的专家协作。与过去校企合作不同,科大智联公司这次尝试了一种新模式。他们把项目需求发布在了安徽新成立的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平台上有来自安徽全省1.7万多名高校教师和8万多名高校学生创客。项目需求发布两天后,科大智联就接到了羚羊平台的反馈,筛选匹配出四名专家教授。曾伟辉就是四名专家教授中的一个。她在中科院工作多年后被引进到安徽大学,担任互联网学院物联网工程系副主任,在智能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有很深入的研究。

  经过几轮谈判,科大智联公司和曾老师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总金额为100万元。在科创产业园里,曾老师和大学同事与企业的科研人员组成一个攻关小组,通过优化计算机算法,提升钢铁材料表面的检测技术。几个月下来,已经取得初步进展。曾伟辉告诉记者,看到研发取得关键进展,自己仿佛有了打开一片新天地的感觉。她说,过去做科研主要是基于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偏重学术研究。

  就在联合研发小组正在攻关的同时,在两公里外的羚羊平台运营中心里,技术人员正在为进一步优化算法而忙碌。羚羊工业互联网公司总裁徐甲甲说,以前一个企业去找技术去找资金,找各种各样的产业资源去寻求发展,效率是比较低的。现在,通过构建羚羊品牌的底层产业知识图谱,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海量的企业需求和海量的企业供给的匹配,可以更好地把各种产业资源向企业流动。

  创办不到一年,像这样的产研对接在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已经超过5.1万次,促成转化的科技成果有720多项。不仅如此,羚羊平台还为各类企业提供工业流程改造、人力资源匹配、产业金融对接等服务55.7万次。羚羊工业互联网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说,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最大的一个创新之处就在于,它除了在传统工业互联网点对点的工业场景赋能,还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现研发、产业、供给、销售、服务、管理全领域的赋能,通过资源共享,进一步降低单个企业和整个市场交易的成本。

  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竞争力归根结底比拼的还是创新力。作为全国四个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之一,合肥正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一座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岛

  在合肥科学岛这座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记者看到,正建设运行着包括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也就是常说的“人造太阳”,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等三个大科学装置,另外,大气环境、强光磁集成两个大科学装置今年也已展开预研工作

  2022年8月份,岛上的稳态强磁场装置刷新了世界纪录,支撑了全国各地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物理、化学、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正产出一系列成果。在强磁场科学中心的一间实验室里,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堆满了工作台,都是从科研机构或者企业寄来的样品,将会在不同的磁体装置中进行分析测试。由此看来,这座岛不光蕴含着巨大的物理能量,也集聚着促进产业升级与变革的创新能量。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才是安徽产业持续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

  其实,不光是安徽,最近这几天,省级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一份份政府工作报告,勾勒出2023年各地坚守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的信心与决心。

  广东提出,坚持制造业当家,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特别提出要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强链工程;上海提出聚焦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向创新产业要动能;2023年,福建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放在首位,全省将组织重点技改项目1000项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以上、“小巨人”企业100家以上;重庆提出,以制造业为重点,抓好产业升级,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山西则提出,未来五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补短板、锻长板,加快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未来,随着“卡脖子”问题加快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活力更足、步伐更稳,前景更光明。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王琰 岳群 吴昊 丁雅妮 李唐 张昊 安徽台 蒋兆雨 徐伟 姚敏 高森 合肥台 孙一蕾 孔解元 夏翔 合肥新站高新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算力”“元宇宙”成山东两会热词 经济探索步伐加“数”前进

      中新网济南1月16日电 (吕妍 李明芮)打造算网融合高地、加快布局元宇宙重点赛道、加快传统产业数字赋能......正在举行的山东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聚焦“元宇宙”“算力”等概念建言献策,探索步伐加“数”前进。  “浪潮集团2022年推出元宇宙服务器MetaEngine,为元宇宙构建和运行提供AI、渲染、仿真、建模等负载所需的算...

    时间:01-16
  • 甘肃两会内外“生态事”

      中新网兰州1月16日电 (记者 丁思)2023年甘肃两会正在举行。甘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生态等四个方面的成就意义尤为重大。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全局性变化。  甘肃在中国版图上宛如一柄“玉如意”,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

    时间:01-16
  • “95后”青年内蒙古两会履职:从“电小二”到“绿电侠”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6日电 题:“95后”青年内蒙古两会履职:从“电小二”到“绿电侠”  中新网记者 张玮  内蒙古自治区两会的最后一天,张浩早早起床,对着镜子整理好着装,戴上参会证,前往会场。他告诉记者,至今仍觉得恍惚,“我居然当选人大代表,且生平第一次参加了两会。”  1996年出生的张浩是国网...

    时间:01-16
  • 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地方两会看稳增长新举措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题: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地方两会看稳增长新举措  新华社记者  近期,各地两会密集召开。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怎么定,各地稳增长有哪些新举措,引发广泛关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记者在地方两会上...

    时间:01-16
  • 地方两会陆续召开 聚焦资本市场工作三大重点

      本报记者 吴晓璐  1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北京市代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支持北交所扩大交易规模”。  近日,2023年地方两会陆续召开。据记者梳理,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涉及资本市场规划,包括支持当地证券或期货交易所改革发展;设立新增上市企业目标数量,加大融资力度;推动REITs试...

    时间:01-16
  • 赶超国内一流 海南两会多份报告部署优化营商环境

      中新网海口1月16日电 (记者 王子谦)营商环境是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记者在海南两会报告中注意到,该省正在紧抓自贸港建设机遇,合力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

    时间:01-16
  • 通讯:广东两会“Z世代”履职记

      中新社广州1月15日电 题:广东两会“Z世代”履职记  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正在广州召开的广东省两会,出现了多名“Z世代”新面孔,这些年轻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上台前,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开启了履职之旅。  作为新当选的4名“95后”广东省人大代表之一,跳水奥运冠军谢思埸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

    时间:01-15
  • 青海两会:农工党青海省委建言打造绿氢品牌、多场景应用促深度脱碳

      中新网西宁1月15日电 (记者 张添福)眼下,青海省已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农工党青海省委会提交的提案建议,在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青海省应积极打造绿氢品牌,大力发展氢能多场景应用。  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度脱碳的重要手段。  农工党青...

    时间:01-15
  • 山东两会代表委员支招文旅提质赋能 激活齐鲁文化“一池春水”

      中新网济南1月15日电 (李明芮 吕妍)建设数字齐长城、打造黄河文旅产业品牌、推进尼山片区文旅融合发展……1月15日,山东“两会”正在进行中,代表、委员纷纷为文旅提质赋能支招,激活齐鲁文化的“一池春水”。  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山东将实施文旅提质赋能计划,规划建设沿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渤海文化体...

    时间:01-15
  • 内蒙古两会侧记:人大代表为呼包鄂乌“支招”经济发展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5日电 题:人大代表为呼包鄂乌“支招”经济发展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中国地方两会正在密集召开,15日在此间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与会的人大代表纷纷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简称呼包鄂乌)经济发展“支招”。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城市,人大代表赵勇建议:把建设内蒙古航天经...

    时间:0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