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赶超国内一流 海南两会多份报告部署优化营商环境

2023-01-16 08:55: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口1月16日电 (记者 王子谦)营商环境是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记者在海南两会报告中注意到,该省正在紧抓自贸港建设机遇,合力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中说,海南组建起百人的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迭代升级数字政府平台和“互联网+监管”体系,深入开展“作风整顿建设年”和“能力提升建设年”,政府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根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2022年海南省营商环境全国排名前移4位。市场主体增速连续34个月保持全国第一。引进人才超过10万人。

  未来五年,横跨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前后,要建成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必须有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与之相匹配。当前,海南营商环境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还有较大差距。

  今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描画了未来五年营商环境提升的方向:推进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用制度和互联网技术,让市场主体和群众依法依规办事不求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2023年,海南将实施营商环境重要量化指标赶超国内一流计划,推进更多民生和涉企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和“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加大行政审批改备案力度。推进“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建设。增强惠企政策兑现刚性和可持续性。

  海南将优化营商环境置于法治化的轨道,从立法、司法层面系统推进。据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22年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统筹运用一般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法规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制定权,加快构建自贸港法律法规体系,审议通过省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143件,批准市县法规54件。

  该报告称,近年来,除积极配合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和调整多部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外,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还制定商事登记管理、外国企业从事服务贸易经营活动登记管理、市场主体注销、企业破产等方面的法规,就市场主体放宽准入、自主经营、便利退出作出一系列创新性规定,制定了有关社会信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法规。今年将对接国际相关规则和惯例制定法规,着力推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财政税收保障、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立法。

  在司法层面,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海南法院过去五年围绕与法院相关的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等核心指标,以指标考核倒逼审判执行工作质效提升。2023年,海南法院将继续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作重点,发挥司法能动作用。

  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称,通过建立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和常态化联系企业、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机制,依法加强对企业的司法保护,过去五年来对603名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不捕不诉、建议适用缓刑。针对近年来海南市场主体大幅增加的实际,探索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今年,海南检察机关将深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强化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

  去年底,全国首个营商环境建设厅在海南揭牌成立,今年海南两会上这一新成立的部门备受关注。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厅长陈标阳在15日举办的海南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厅局长通道”上表示,该厅负责统筹推进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社会信用“一体四面”建设,将发挥制度创新的优势,在认真解决好企业反映的具体问题的同时,找到问题背后制度性、机制性原因,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创优营商环境加速经济回暖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十分重要。近段时间,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发展信心、恢复和扩大消费,成为各地各部门做好经济工作的主要发力点。  以行动传递稳预期信号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营商环境建设厅,作为正厅级省政府组成部门,开创了营商环境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新格局;新疆...

    时间:01-15
  • 山西如何拼经济?市场体系、市场主体、营商环境成热词

      中新网太原1月15日电 (记者 李庭耀)2023年,“拼经济”成为各地关注的重点。近年来,能源大省山西转型发展跑出“加速度”,欲以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该省如何拼经济?正在进行的山西两会上,市场体系、市场主体、营商环境成为热词。  过去五年,山西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和营商环境建设,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89.2万户,净...

    时间:01-15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以上

      今天(1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代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质量、能源、水资源...

    时间:01-15
  • 浙江两会观察:优化营商环境久久为功 民主党派绵绵用力

      中新网杭州1月14日电(汪恩民 郭其钰)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生长之“土”,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亦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  在此间举行的浙江省两会上,多位民主党派代表委员从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法治...

    时间:01-14
  •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 魏小东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魏小东作十三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2022年和过去五年的履职成绩,明确了北京市政协在新时代肩负的新使命、在新征程应有的新作为。  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 ...

    时间:01-14
  • 武威探索打造“甘肃乳都” 资源叠加营商环境“引凤来”

      中新网兰州1月14日电 (徐雪)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官方与宁夏金宇集团日前在兰州签署牧光互补产业园暨奶业研究院建设项目合作协议,这是武威市打造“甘肃乳都”和百亿级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的重大举措。  武威市委书记柳鹏介绍说,武威地处祁连山下,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水源纯净、牧草丰盛,发展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

    时间:01-14
  •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频提“开放” 不断拓展内陆开放广度深度

      中新网重庆1月13日电 (梁钦卿)13日开幕的重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庆市政府市长胡衡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频提“开放”一词,内陆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胡衡华表示,过去五年,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水平全国领先,国际航线增至109条,中新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投入运营,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吞吐量均突破2亿吨,成功创建港口型、陆...

    时间:01-13
  • 述评:浙江法检“两长”为何频提营商环境?

      中新网杭州1月13日电(郭其钰)“尽可能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尽可能减少企业关门倒闭。”“坚持治罪和治理并重,坚决防止‘办了案子、垮了企业’,同时避免‘一宽了之、一放了之’。”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林贻影。 李震宇  摄  1月13日举行的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浙江省...

    时间:01-13
  • 内蒙古聚焦司法为民 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写进工作报告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3日电 (记者 乌娅娜)1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两会”全体会议上,法院、检察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记者注意到,“两院”共同聚焦司法为民,顺应民之所需,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五年来,法院共执结案件133.5万件,有效破解查人找物和财产变现难题,与住建、公安等10余家单位建立网络执行查...

    时间:01-13
  • 安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营商环境

      中新网合肥1月13日电 (记者 赵强 吴兰 张俊)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3日在合肥开幕。在今年安徽两会新闻中心举办的“直通两会”活动上,营商环境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营商环境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综合竞争力,关系到本地区产...

    时间:0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