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经评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夯实“耕”基

2023-01-15 09:55: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就要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正是题中应有之义。尽管各地农田自然禀赋和建设情况都不一样,但无论在哪里,高标准农田建设都离不开政策、科技和投入方面的支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大国“耕”基,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任重而道远。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经济发展要求高质量,农田建设要求高标准。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这是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的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丰收的背后,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到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高标准农田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国家标准实施的重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的“高”,主要体现在农田质量、产出能力、抗灾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上。根据多年实践来看,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加快了农业转型升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可谓一举多得。

  从《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到《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30600-2022)和《关于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近年来一系列顶层设计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了方向、目标、路径。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就要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我们不仅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还要在2022年建成10亿亩、2030年规划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这一既定目标。届时,高标准农田可稳定保障1.6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我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的“紧平衡”状态将得到有效改善。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建设高标准农田,急不得也等不得。目前,高标准农田面积已占我国19.18亿亩耕地的一半以上,剩余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有效应对。当然人们常说,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尽管各地农田自然禀赋和建设情况不一样,但无论在哪里,高标准农田建设都离不开政策、科技和投入方面的支持。

  应当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一项工程。无论建设、管理,还是后期运营维护,全过程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形成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相融合与集成应用的格局。高标准农田建设还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的系统工程,投资额度较大,且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因此,强化资金保障也是重中之重,既要加大政府投入,也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资。各地各部门要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充分调动起各方积极性,把高标准农田建好、管好、用好。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农业发展方式的创新、农业发展进程的提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大国“耕”基,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任重而道远。(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东临沭深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助力县域工业提质增效

      中新网临沂1月13日电 (沙见龙 王瑞阳 陈秀焘)“刚来工作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在全面的培训教育下,我从一名懵懂的零基础学员成长为生产主管。”谈起自己的经历,山东临沭一家机械生产企业的生产主管李宗磊深有感触。短短几年间,他从一名普通一线工人成长为公司生产主管、技术骨干并多次被评为集团“明星员工”“创新标兵”。  ...

    时间:01-13
  • 水利部: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 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

      今天(1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介绍:水利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精神,聚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面源污染防治,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

    时间:01-12
  • 建起优质田增产信心足(经济聚焦·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②)

    核心阅读 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江西省上高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改良土地质量,提升地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如今,智能化软硬件设施在上高县推广使用,科学种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促进管理成本持续降低,种田效益不断提升。 元旦刚过,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塔下乡长山村的种粮大户,55...

    时间:01-11
  • 建起优质田 增产信心足(经济聚焦·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②)

      核心阅读  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江西省上高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改良土地质量,提升地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如今,智能化软硬件设施在上高县推广使用,科学种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促进管理成本持续降低,种田效益不断提升。  元旦刚过,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塔下乡长山村的种粮大户,55岁的艾小正心情不错,吃完早...

    时间:01-11
  • 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今天的耕地是明天的饭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稳步增加,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当前,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

    时间:01-10
  • 光伏接网消纳“硬骨头”有望被“啃”下

      光伏接网消纳“硬骨头”有望被“啃”下【《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开始施行◎通】  讯员 雒德宏 本报记者 何 亮  目前受我国火电、气电、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能互补电源结构未能统一规划和部署、火电的灵活性改造进展缓慢、现有机组调节性能欠佳等现实问题制约,光伏电站接网消纳问题...

    时间:01-10
  • 青年企业家聚首长三角:看好一体化,深耕“包邮区”

      中新社上海1月8日电 题:青年企业家聚首长三角:看好一体化,深耕“包邮区”  中新社记者 许婧  “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地带是我们的重点部署区域,数据排名显示长三角地区销量和消费水平最高。”2022年度中国长三角新锐青年企业家奖项的获得者之一、更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裁赵加雄说,公司在江苏盐城设立了3000余平方米的...

    时间:01-08
  • 长三角青商:看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前景 未来要继续深耕“包邮区”

      中新网上海1月8日电 题:长三角青商:看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前景 未来要继续深耕“包邮区”  作者 许婧 刘秦春 周胜洁  “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地带是我们的重点部署区域,数据排名显示长三角地区销量和消费水平最高”,2022年度中国长三角新锐青年企业家奖项的获得者之一、更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裁赵加雄说,公司在江苏盐...

    时间:01-08
  • 海南通报4起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非住宅类)典型案例

      中新网海口1月6日电 (尹建军)为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海南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6日通报4起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非住宅类)典型案例。  这4起典型案例分别是:  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第二幼儿园违法占耕地建房...

    时间:01-06
  • 最高标准 最严要求 最实举措 2023春运准备就绪

      今天(1月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表示,今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到2月15日结束,共40天。春运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他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

    时间:0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