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内蒙古政协委员陈佰山眼中的林区经济:从“卖空气”到“食森林”

2023-01-14 15:25: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4日电 题:内蒙古政协委员陈佰山眼中的林区经济:从“卖空气”到“食森林”

  中新网记者 张玮

  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如何推动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内蒙古政协委员、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佰山认为,“卖空气”和“食森林”都是不错的选择。

资料图。图为游客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蓝莓采摘园采摘蓝莓。 栾维敬 摄

  林区“卖空气”,探索实现“东林西铁碳中和”

  陈佰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介绍,当前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蓄积9.4亿立方米,森林碳储总量稳定在17.2亿吨以上,生态系统每年固定二氧化碳达8500万吨以上,森林蓄积年增量2000万立方米左右。“保守估算,林木年固定二氧化碳达3600万吨以上,约占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增汇量的1/3。”

  “完备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内蒙古大兴安岭落实‘双碳’战略和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陈佰山如是说。

  2014年,内蒙古大兴安岭陆续在绰尔、乌尔旗汗、根河等6家森工公司开展碳汇林项目试点建设;2017年,绰尔森工公司促成全国国有林区的首笔碳汇交易,交易金额为120万元。

资料图。图为内蒙古大兴安岭阿里河森工公司齐奇岭林场的食用菌基地。 张玮 摄

  2020年,内蒙古森工集团注册成立碳汇科技有限公司,对林区碳汇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开发,挂牌单价从最初的11.5元/吨,上涨至45元/吨,累计实现碳汇产品销售3516万元。

  陈佰山说,按照现行的林业碳汇方法学标准测算,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符合碳汇项目开发条件的森林面积有260万公顷,以2010年至2060年为计入期,51年理论总固碳量可达3.5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年均可实现碳排放抵消700万吨。

图为内蒙古大兴安岭。 内蒙古森工集团供图

  “若以40元/吨的价格估算,仅此一项碳汇产值可达2.8亿元/年。”陈佰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当前,我们正在与市场对接,开展104万吨库存碳汇产品的销售和500万吨碳汇产品的签发工作。”谈及内蒙古大兴安岭的碳汇经济,陈佰山称,林区先期安排了1000万吨人工造林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开发储备,并积极探索建立“场对厂”(暨碳减排林场和碳排放工厂)的碳中和抵消机制,推动“东林西铁碳中和”。

  树立“大食物观”,兴森林食品产业链

  内蒙古大兴安岭拥有独特丰富的森林资源。陈佰山认为,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全力推动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是林区绿色经济发展的另一张“王牌”。

  陈佰山介绍,林区生态环境优良,森林食品种类多、品质好,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调查统计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经济真菌和植物近1200种,林下产出的粮、果、菜、药、水等长期以来就是企业转型发展、职工增收致富的重要物质基础。

资料图。图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克一河森工公司索图罕林场的碳汇林。 张玮 摄

  目前,森工企业自有耕地资源24.8万亩,每年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约1.8亿斤,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约960万斤;森林果品中,蓝莓野生资源储量每年达37.3万吨;野生柳蒿芽、老山芹、蕨菜、四叶菜、黄花菜等森林蔬菜,理论资源蕴藏量达每年10万吨以上。

  2022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森工集团确定为自治区森林食品产业链链长单位后,森工集团便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专题调研,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力推动森林食品产业见行见效。

  陈佰山表示,林区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目前,已人工种植浆果经济林10.88万亩,阿尔山种植大果沙棘6.37万亩,预计2023年可实现产量5万吨;森林药材种植品种主要有金莲花、赤芍、返魂草、蒲公英、白鲜等,全林区种植规模1.92万亩;森林饮品目前开发有桦树汁饮品加工项目,试运行阶段月加工能力可达1000吨;食用菌种植是林区传统产业,2022年林区种植黑木耳55.91万袋,滑子菇等300万盘。

  陈佰山建议,林区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目前还存在基础薄弱,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还需在政策方案、发展基金、冷链物流、仓储设施等方面进行完善。(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民进天津市委会:构建蓝碳经济发展体系 通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现碳汇增量

      中新网天津1月12日电 (记者 王君妍)“目前,全国有很多沿海城市已开始布局蓝碳经济发展,从科研攻关、机制探索、价值实现等方面着手,努力搭建海洋碳汇发展的基础架构。”正在召开的天津两会上,民进天津市委会提交提案,建议天津打造以蓝碳为核心、海洋生态与资源开发相协调的蓝碳经济发展体系。  据...

    时间:01-12
  • 减碳能当抵押物?“海洋蓝色碳汇贷”探索金融助力“双碳”新实践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夏宾 程玉杰)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创新实践又有了最新尝试。1月11日,江苏省首笔“海洋蓝色碳汇贷——紫菜贷”在盐城市大丰区成功落地。南京银行大丰支行向盐城市大丰区交通控股集团“大丰滩涂紫菜种植”项目授信2亿元,贷款期限8年。  据悉,该笔紫菜贷,以紫菜养殖产生的减碳量、固碳量远期收益...

    时间:01-12
  • 难以实现欧盟碳汇目标 芬兰或面临巨额罚款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社消息,芬兰自然资源研究所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发现,由于未能实现欧盟的碳汇目标,该国或被处以高达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19亿元)的罚款。  研究人员表示芬兰需要支付的金额将取决于从欧盟购买的碳汇单价,并将当前局势称为“国家紧急状态”。  碳汇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过程,覆盖...

    时间:12-27
  • 青海果洛入选全国首批林业碳汇试点市(县)

      中新网西宁12月25日电 (记者 李江宁)记者25日从青海省林草局获悉,日前,国家林草局公布了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名单,青海省果洛州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18个试点市(县)之一。  据悉,此次全国试点工作由国家林草局组织开展,于今年7月开始申报。青海省林草局深入各市、州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对比各地情况,...

    时间:12-25
  •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级绿色名录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17日电 (记者 张林虎)17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获悉,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

    时间:12-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