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东四小年庙会燃起胡同烟火气

2023-01-14 08:45: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舞狮、小车会走街串巷送祝福,民俗文化摊位“烟火气十足”……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东城区获悉,东四街道“京味儿迎新春 祈福纳吉祥”小年庙会昨日热闹开市,让居民们找回了久违的传统年味儿,感受喜庆的节日氛围。

  昨日上午,在热闹的锣鼓声中,舞狮、小车会、美猴王孙悟空等表演队伍走进了东四六条胡同,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群众的阵阵喝彩。在六条胡同立体停车楼前,居民志愿者还通过放飞和平鸽的形式,为大家送上平安的祝福。“如今,不仅胡同干净敞亮了,还有传统民俗节目,老北京的年味儿又回来了。”居民王女士说。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除了精彩的表演,主会场多项传统文化内容也让参与其中的居民大呼过瘾。一进入位于流水巷38号的主会场内,身着兔子玩偶的志愿者们为每位前来的居民送上小年传统小吃——糖瓜儿,并送上新春祝福。

  主会场的正中,快板、川剧变脸、单弦(京剧)等传统文化节目轮番上演,收获了居民们的阵阵掌声。糖葫芦、对联、传统小吃、非遗手工艺等民俗摊位也吸引了居民的围观。

  值得一提的是,庙会当天,借着浓浓的年味儿,东四街道对辖区12支社区优秀团队进行颁奖表彰,感谢他们过去一年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支持。

  东四街道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社会组织是实现“共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和谐向善良好氛围的中坚力量。东四街道各社区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社区志愿者们的有力支持,正是他们高度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使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公共事务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身边居民们树立了良好榜样,推动东四街道居民自治越发成熟。

  据悉,小年庙会持续一天,活动获得了住地居民们的大力支持,大家自发出力出智,不仅是活动的体验者,更是成为了此次庙会的参与者。本次庙会以文化为载体,利用老北京胡同居民喜闻乐见的文体形式,展示了传统民俗、民风、特色文化和历史文脉,让传统年味儿回归。下一步,东四街道还将继续开展博物馆展览、“居民送福”新春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过年气氛。 摄影/张维民

  相关

  白米社区小年庙会年味儿浓

  昨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二,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文化展示中心内喜气洋洋、张灯结彩。为营造团结奋进、文明和谐、喜庆祥和的过年气氛,给广大居民朋友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什刹海街道白米社区以中轴线的传承与保护为背景,隆重举办“和雨燕一起穿越中轴线”暨什刹海街道白米社区第六届小年传统文化嘉年华活动。

  开场是孩子们集体演唱《钟鼓楼》,伴随着纯真动听的歌声,小年传统文化嘉年华活动正式开启。居民们在历史与现实中来回穿梭,感受老北京城的烟火人间。一段喜庆热闹的舞狮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狮子晃着脑袋,一滚一跃,轻盈的姿态伴着矫健的步伐,创造了一场视觉盛宴,围观居民欢呼雀跃,拍手叫好。

  活动现场还设有剪纸、糖画、糖葫芦、兔爷彩绘、写福字、套圈、投壶等民间技艺和非遗体验活动。围观最多的是卖糖画的摊位,刚熬制好的糖浆还咕嘟嘟冒泡,摊位老板仅用一勺一铲,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注,画出一个个兔子、蝴蝶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引得家长孩子纷纷拍照留念,小朋友拿着刚蘸好的糖画,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不少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为社区举办小年活动点赞:“春节将至,什刹海烟火气升腾,今天带着孙子来逛庙会,了解了不少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白米社区一直以来注重中国传统节日,小年传统文化嘉年华活动至今已举办六年。今年的活动不仅有地区居民的参加,还邀请了地区党员、志愿者、快递小哥等参加,感谢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社区做出的贡献。“此次社区小年庙会活动还原了最真实的老北京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居民可以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看得见、听得见、遇得见’。”白米社区党委书记赵嫣说道。 文/本报记者 解丽 通讯员 安格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春见闻)台湾青年迎新春:体验非遗制作 感受中华年俗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题:台湾青年迎新春:体验非遗制作 感受中华年俗  作者 朱贺  距离农历兔年春节不到十天,北京台湾会馆内洋溢着新春气氛。13日下午,2023年全国台联第二十九届台胞青年冬令营系列活动之“台胞过大年”联谊活动在此举办。  包括北京40余位台湾青年在内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

    时间:01-13
  • 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祝雪兰:让一片叶子造福更多民众

      中新网南宁1月13日电(张广权)“现在种茶的农民越来越多了,好茶叶不愁卖。”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祝雪兰每年会在自家茶园开设培训班三次以上,把六堡茶的制作技艺传授给山坪村的瑶族同胞,让一片叶子造福更多民众。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正在南宁举行。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

    时间:01-13
  • 江西省人大代表:建议在职业院校设置非遗相关专业

      中新网南昌1月12日电 (记者 李韵涵)正在召开的江西省两会上,江西省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吴婉菁建议,要加强江西省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深入研究江西职业院校非遗相关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据了解,江西现有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58项,包括传统戏剧、传统舞蹈...

    时间:01-12
  • 小区“法治驿站”赋能基层治理【 多措并举推动社区法律服务提档升级】

      □ 本报记者 杜洋  “就像法院开在了家门口。”近日,家住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源淮社区的居民吴女士对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两位律师关于房产继承的详细解答十分满意,不禁发出感慨。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以来,为了让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法律服务,泉州市积极完善“一社区一...

    时间:01-12
  • 蒸团子、做糖画、吃糖贡……春节“氛围组”已就位 全国各地年味浓

      春节临近,在浙江、重庆、江西、海南等地,人们忙着制作各种特色美食迎新春。  浙江长兴:家家户户蒸团子 古村落里年味浓  在浙江湖州长兴县周吴岕村,制作团子是当地家家户户的传统习俗,寓意新的一年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团子蒸熟后,满满的糯米香扑鼻而来。冬日暖阳下,白团子晶莹剔透,绿团子绿意盈盈。  上海游客 孙佩龙...

    时间:01-11
  • 广府风味肴馔烤乳猪:融化在舌尖的非遗美食

      中新网广州1月8日电 题:广府风味肴馔烤乳猪:融化在舌尖的非遗美食  中新网记者 王坚  新春佳节将至,在岭南地区各大粤菜馆,一道“重头菜”的食材正被紧张有序地筹备着。这便是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记载在《齐民要术》之中,读来令人垂涎的特色菜肴“烤乳猪”——“色同琥珀,又类真金。...

    时间:01-08
  • 甘肃非遗人备货“全球年货节” 万余非遗产品线上展出

      中新网兰州1月6日电 (闫姣 卢艺文)刺绣、瓷器、陶艺、剪纸……6日起,甘肃40余家非遗工坊的100多个品类、2000余件非遗产品,将通过2023年“GO DAY 欢乐年货节”活动,与全球用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线上见面。图为“GO?DAY?欢乐年货节”的甘肃非遗产品。 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供图图为参加此次“GO?DAY?欢乐年货节”的甘肃刺绣产...

    时间:01-06
  • “茶香云南 共享非遗”专题摄影展亮相昆明

      中新网昆明1月6日电 (陈静)“茶香云南 共享非遗”专题摄影展6日在昆明翠湖公园正式开展。近百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展现了刚刚申遗成功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中的普洱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白族三道茶茶俗等内容,还有云南连片翠绿的茶山、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吸引无数市民、游客...

    时间:01-06
  • “滚”出来的年味 浙江海盐非遗技艺排练忙

      (新春走基层)“滚”出来的年味 浙江海盐非遗技艺排练忙  中新网嘉兴1月6日电 (张雨滴 刘建东)春节将近,走进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秦山街道新联村文化礼堂排练室内,可以看到滚灯队员们正在排练滚灯舞蹈《灯舞秦雄》,在鼓点的伴奏下,滚灯在队员们的手里不停地旋转,一系列动作将滚灯的跳、转、跃、甩等...

    时间:01-06
  • 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将进行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等工作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了解到,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将持续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存续状况评估、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等工作。  与此同时,2023年还将深入推进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研究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时间:01-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