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券商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期 行业科技投入将持续加大

2023-01-10 11:18:34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周尚伃

  当前,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加速推进,并不断推动业务与技术的融合。不过,随着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日趋复杂,信息安全事件的频发,使得行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能力面临更大挑战。

  对此,为加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资本市场网络和信息安全水平,推动数字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等,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起草并向券商下发了《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安全提升计划》),并以附件的形式将重点事项进行任务分解,合计33项重点工作

  对券商六大方面明确提出

  提升方向和要求

  《安全提升计划》主要任务聚焦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能力领域普遍存在的基础性和深层次问题,从科技治理能力、科技投入机制、信息系统架构规划设计、研发测试效能与质量、系统运行保障能力和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等六个方面明确提出提升方向和要求。

  科技治理能力方面,券商需要在2023年年底前据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制定全方位的网络和信息科技战略发展规划,并完善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运维及信息安全等技术管理领域的管理体系。

  科技投入机制方面,主要包括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两方面。近年来,券商对信息科技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行业信息技术投入逐年增长,2017年至2021年期间行业持续加大信息技术领域的投入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信息技术领域累计投入近1200亿元。

  具体来看,《安全提升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公司2023年至2025年三个年度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上述三个年度平均净利润的8%或平均营业收入的6%。以最新披露数据为例,2021年证券行业信息技术投入金额为338.2亿元,同比增长28.7%,占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7.7%;其中有10家券商的投入均超10亿元,信息技术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6%的券商有20家,而不少中小券商也将金融科技视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华林证券、华鑫证券的投入占比均已超20%;不过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部分头部券商的投入占比均在6%以下。

  申万宏源预计,“未来假设全部券商达到6%收入要求标准,则按照过去三年平均收入计算,增量信息技术投资金额约22亿元。 ”

  与此同时,人才更是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安全提升计划》要求券商信息科技专业人员不低于公司员工总数的6%,网络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不低于信息科技专业人员的3%且不应少于4人。并且各券商要优化技术从业人员结构,聚焦专业素质能力提升,做好金融科技专业领域核心人才挖掘、培养,完善从业人员梯队结构,做好青年技术员工等储备。同时,健全从业人员培养体系、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

  信息安全是重中之重

  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尤为重要

  当前,券商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已达成共识。根据中证协调查反馈显示,共77家证券公司将数字化转型列为公司发展战略,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逐步由零售经纪业务扩展到机构业务、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自营投资、中后台等多个领域,数字化转型覆盖多业务领域的证券公司有69家,占比高达89.61%。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全面加速阶段,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团队认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已不局限于‘信息化+互联网’赋能升级,而是建立‘全面化+跨行业’融合机制,作为配置市场资源、提供风险定价的重要角色,券商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此数字化浪潮中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券商在转型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阶段性问题,信息安全事件更是时有发生,对资本市场的安全平稳运行造成较大冲击。数据显示,在2017至2021年信息技术风险相关的监管处罚中,有26.09%的证券公司是因为信息技术系统建设不完善,部分业务环节、风控环节未纳入系统监管流程,从而受到监管处罚;其余73.91%的证券公司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应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流程缺失等内部合规管理不足造成。

  2022年,某大型券商因系统交易问题登上微博热搜,此后,监管火速对该券商采取责令改正的整改措施,并指出该券商在网络安全事件中,存在变更管理不完善,应急处置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而在2021年,另有某券商更是发生集中交易系统部分中断,影响交易时间合计约20分钟,达到较大信息安全事件标准。

  至此,《安全提升计划》要求券商在2023年底前建立全面覆盖业务、应用、底层基础架构和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运行监测体系,并持续完善,不断提升运行监控的覆盖度,应建设统一的告警平台;并建立与持续完善软件质量管理制度以及测试指引、制定信息系统备份管理策略、建立完善的漏洞管理制度、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体系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5年我国将基本确立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新模式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王优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0日对外发布《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全系统业务协同、全方位数据赋能、全业务线上服务、全链条智能监管的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新模式。  指导意见要求,构建数字化服务新模式,推进服...

    时间:01-10
  • 数字化打造社区生活新样态

      日前,工信部下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社区研究报告(2022年)》指出,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社区这一新型网民生态圈正成为数字生活的“新入口”与数字经济的载体。近年来,数字社区连接起数亿用户与各行各业,不断创造出新场景、新机会、新模式,但海量的用户和复杂的需求也对其创新建设和使用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下...

    时间:01-10
  • 餐饮业复苏回暖 数字化转型加快

      “忙并快乐着”——这是很多餐饮人近期的共同感受。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密集优化调整,国内餐饮市场加快复苏,大街小巷再次点燃浓浓烟火气。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位于山东济南大观园景区的“城南往事”客流量猛增。“1号晚上11个房间全满,等餐区也坐得满满当当,一直到晚上10点半还没忙活完。”店长王一举说。  让王一举...

    时间:01-10
  • 中国两部门:加快推进银行函证规范化、集约化、数字化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银保监会近日要求各地财政局、银保监局、注册会计师协会、银行业协会以及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和各会计师事务所,加快推进银行函证规范化、集约化、数字化,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  9日公布的信息显示,财政部、银保监会要求各会计师事务所和各银行业...

    时间:01-09
  • 两部门:加快推进银行函证规范化、集约化、数字化建设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9日消息,财政部、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银行函证规范化、集约化、数字化建设的通知。  通知内容如下:  一、全面实现银行函证业务规范化  各会计师事务所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应当严格遵守《财政部 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函证及回函工作的通知》(财会〔2020〕12号)...

    时间:01-09
  • 聚焦智慧医疗:浙江如何依靠数字化提升重症救治效率?

      中新网杭州1月8日电(张煜欢)凌晨时分,想到病房5床的陈爷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综合监护室主任蔡洪流还是不放心地打开手机,又看了一眼他的指标。就在下午,重症患者陈爷爷插管后的氧饱和度两次触发了报警限值,经过紧急处理才稳住了病情。当看到他的各项指标正常稳定后,蔡洪流才松了一口...

    时间:01-08
  • 5项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立项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韩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下达2022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数字化转型管理参考架构》《数字化转型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指南》《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架构》《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模型》和《数字化供应链通用安全要求》5项国家标准正式获批立项。  据介绍,《数字化转...

    时间:01-07
  • 智联招聘CTO王昊:全链路数字化让企业赢在转型“深水区”

      近日,由创业邦主办的“2022数字化发展峰会”在线上举办,智联招聘 CTO王昊受邀出席峰会。活动中,王昊在《当数字化进入“深水区”,先行者如何讲出新故事?》圆桌对话环节,与阿里钉钉副总裁李智勇、中建科技 CIO贾宁深入交流企业的数字化创新,分享数字化的应用经验与案例。  智联招聘CTO王昊认为,2022年是挑战与机遇共存的一年。...

    时间:01-05
  • 甘肃:构建数字化平台解决预付式消费监管难题

      中新网兰州1月5日电 (记者 丁思)4日,“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监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引入“政府监管+企业服务”市场化运营理念,是该省开展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的唯一合法平台。该平台上线标志着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推进该省预付式消费领域的智慧化监管,引导预付式消费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

    时间:01-05
  • 三部门:推动老字号企业数字化转型 营造消费新场景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4日消息,近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  《通知》围绕加强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以及激发品牌消费潜力3个方面提出系列政策举措和具体任务,明确相关工作要求,着力提升老字号与非物质...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