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不能光有颜值 打造虚拟偶像产业既需技术也需文化

2023-01-10 06:02:51

来源:工人日报

  今年一些网络平台的跨年晚会上,虚拟偶像的出现,得到了许多网友的欢迎,虚拟偶像产业也得到了业界的进一步关注。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虚拟人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57万家。包括虚拟偶像在内,虚拟人的火热,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在整个虚拟人产业中,虚拟偶像的吸金能力,无疑是最吸引投资者的。

  虚拟偶像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会不会超过甚至取代真人偶像?事实上,这样的讨论,在偶像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在数年前就发生过,而在讨论过程中,虚拟偶像的数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吸引力也不断增加。但以目前的产业模式来看,大部分虚拟偶像,对于整个偶像团体乃至整个运营公司而言,仍处于“锦上添花”的状态,未能在影响力和盈利能力上成为主力。

  要知道,偶像产业本身,也存在着相对完整且复杂的产业链,涉及多方。产业链上游为偶像打造,既包括技术类企业,也包括绘画建模和打造文本的文化企业,中游主要是内容投放渠道企业,下游则为各类衍生变现企业,既包括跨年晚会上的演出平台,也包括各类线上线下的周边产品。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庞大的产业链,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与过去的电视时代相比,偶像打造模式已经大为不同,消费者更加多元,接收信息渠道的方式也更多。过去,打造一个偶像,在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中高歌一曲就有可能实现,但当下则不然。一个偶像成为网红,背后往往需要一个多方人员构成、上下游产业链联动的庞大团队,真人偶像如此,虚拟偶像亦然。

  而这其中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则是虚拟偶像所具备的文化元素本身。毕竟,各类中游渠道和下游变现渠道,往往是多个虚拟偶像共同使用的,并无太多区别,区别就在于上游。

  也就是说,虚拟偶像走红的过程,光有数字影像技术,光有虚拟颜值是不够的。偶像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文化产品,虚拟偶像亦然。偶像需要打造自己的人设和标签,以对应上目标受众群体,而这一群体不仅要在喜好上与偶像的人设和标签契合,也要具有对应的消费能力,能够转换为偶像产业的目标消费群体。

  换言之,打造虚拟偶像这个产品,需要在文化上多做文章,包括构成虚拟偶像人设和标签的各种设定和故事,包括虚拟偶像对应的文化作品,比如歌曲、动漫等,形成受消费者喜爱的IP,这些都需要一个专业的文化团队来设计并根据消费者需求不断优化。而这,也是当下部分虚拟偶像产品需要加强之处。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春运第3天共发送旅客3712.5万人次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9日(春运第3天,农历腊月十八)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3712.5万人次,环比增长5.0%,比2019年同期下降46.3%,比2022年同期增长47.9%。其中: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660.7万人次,环比增长7.7%,比2019年同期下降27.3%,比2022年同...

    时间:01-10
  • 期价上涨行情迎拐点 今年铁矿石供需格局或进入宽松状态

      记者 王 宁  在近两个月整体维持偏强行情后,近日铁矿石期价迎来拐点。2023年1月6日和9日,铁矿石期价主力合约2305连续出现回调。  多位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铁矿石期价涨势暂缓,预示着其中期上涨行情已经结束,且按照以往走势来看,850元/吨下方成为市场能够接受的成本价,而850元/吨上方或存在一定“水分”,预计今...

    时间:01-10
  • 碳酸锂价格跌破50万元大关 促进动力电池、储能等生产成本降低

      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彭衍菘  1月9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50万元大关,较11月上旬的最高点跌去了约22.83%。  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9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下跌,电池级碳酸锂下跌1万元/吨,均价报49.2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下跌1万元/吨,均价报46万元/吨;氢氧化锂下跌7500元/吨至9000元/吨。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碳...

    时间:01-10
  • 9家公司去年生猪销售突破百万头 规模养殖增加行业集中度提升

      记者 桂小笋  1月9日晚间,天康生物、金新农、正邦科技等公司发布了2022年12月份的销售数据,至此共有12家养殖公司发布了2022年全年的销售简报,其中9家公司去年的生猪销售量突破了百万头。  “国内2021年排名前十的规模养殖企业出栏量在市场中的占比由2016年的4.94%提升至17.02%,排名前二十的规模养殖企业出栏量在市场中...

    时间:01-10
  • 光伏产能扩张凶猛 资本涌入致过剩风险陡增

      记者 李 勇  见习记者 刘 钊  旺盛的市场需求让光伏成为近年来增长最为显著的产业之一。一段时期以来,光伏制造各环节产能均保持增长,特别是光伏电池,扩产迅速。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全球碳中和趋势加速,不仅传统企业大幅扩产,跨界资本也大量涌入光伏行业。然而,在争先恐后的产能扩张推动...

    时间:01-10
  • 房地产并购重组需谨慎处理三大关键点

      王丽新  新年伊始,房企处置资产、启动并购重组计划不断出炉。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11月底“第三支箭”落地以来,涉房企业披露的收并购案总交易对价超过576亿元。  支持房企股权融资的“第三支箭”发出,正进一步有效化解房企风险,加快推动行业风险出清,对“稳预期、稳信心、稳投资”起到重要作用。但从实操层面来看,其中涉...

    时间:01-10
  • 中国两部门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9日晚发布公告,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今年,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

    时间:01-10
  • 今年国内物价走势延续温和状态

      记者 孟 珂  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2022年1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五大首席,大多数首席预计,2022年12月份,CPI同比或小幅上涨,PPI跌幅有所收窄。展望2023年,在消费复苏拉动下,通胀水平会持续回升,CPI增长中枢或高于去年,但增长趋势或较为温和。  CPI同比增...

    时间:01-10
  • 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升破6.8 今年有望保持稳步回升趋势

      记者 刘 琪  1月9日,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双双升破“6.8”。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日收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报6.7712,盘中最高升至6.7592,创2022年8月16日以来新高;截至当日18时,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7907,盘中最高触及6.7664,亦创下2022年8月16日以来新高。  同日,人民币...

    时间:01-10
  • “第三支箭”落地月余涉房并购大单持续涌现 2023年将成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大年?

      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陈 潇  自2022年11月28日“第三支箭”落地以来,出险房企积极利用定增红利筹资自救,稳健型房企着力并购优质资产,重拾此前搁置的重组计划。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11月28日以来,多家上市房企陆续抛出并购计划,总金额超过576亿元。以有可比数据的2022年12月份为例,据克而瑞监测,重点房企...

    时间:0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